名頭(1 / 3)

正堂裏, 傅老爺子微微有些緊張, 這比當年聖上冊封兒子為異姓王, 都覺得緊張。

雖說他也不是沒想過, 兒子的婚事, 多半是京城哪家的貴女, 可怎麼都沒想到, 會是清溪郡主。身後有許閣老還有高寧大長公主殿下。傅家畢竟是新貴,或許在有些人眼中,其實是出身寒微, 蓋因為兒子手握重兵,別人才高看一眼。

這樣的兒媳婦,傅老爺子心中雖說歡喜, 覺得是闔府的榮耀, 可心裏也不免泛起嘀咕,聽聞郡主自幼就被大長公主殿下嬌養著, 如此, 會不會規矩特別多, 特別難以接近。這也是為什麼, 他沒讓傅薑氏現身的原因。當然, 除了這個, 他也還是有顧忌的,他雖說也沒什麼身份,可到底老二身上流著他的血, 郡主跪他, 可以。可傅薑氏,如何能讓郡主跪她,這不是有僭越之嫌嗎?

他這人雖說沒讀過什麼書,可素來行事坦蕩,不想仗著長輩的身份,給小兩口鬧不愉快,外麵流言蜚語已經夠多了,他這心裏明鏡似得。

傅家人丁單薄,和京城那些動輒就有幾房的世家大族不一樣,傅家就這麼幾個人。所以,這會兒在正堂的,便隻有他和大兒子了。

一會兒媳婦就要過來給敬茶了,這一幕,讓他不由想到了當年的老大媳婦。說到底,是個福薄之人。想及此,他看了看老大,心裏頗有些不是滋味。

這老二大婚已過,是該瞅時間給老二找個續弦了。

好在老大也不是那種玩弄權術之人,這些年,愛侍弄些藥草之類的。這不,一入京,就聽聞宮中常太醫醫術了得,私心想著若是能拜常太醫為師,便再好不過了。

兒子的心事兒,他這當爹的如何不知。加上聽說這常太醫這些年一直都給郡主請平安脈,他多少想圓了兒子這心願。在他看來,兒子知輕重,性子最隨他,活的瀟灑。若沒這點兒定力和涵養,這入京已經有些日子了,怎麼可能氣定神閑的一門心思的隻想著能拜在常太醫門下。

所以,對於大兒子,他其實很欣慰。

這正思尋著呢,外頭已經有小廝進來傳話,說王爺和王妃正往這邊來了。

傅老爺子人不算笨拙,可聞著這話,方才那些緊張,又回來了。

隻這正主還沒來,先兩人一步,傅薑氏和傅瑤卻是出現了。

傅老爺子萬萬沒想到,傅薑氏會鬧這麼一出,可此時動怒,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他剛要開口,就見到了二兒子和二兒媳的身影。

隻見許姝一身大紅色牡丹紋遍地金比甲,同色襦裙。頭戴金鑲玉簪子,渾身的貴氣,一看便不同於普通的世家貴女。

這廂,傅瑤知道傅老爺子已經被搞得手足無措了,徑直就笑意嫣然的走上前,恭敬的欠了欠身:“二哥,二嫂,爹和娘等你們好久了。”

說罷,她故作無辜的看向許姝,不吝讚美道:“二嫂真的好漂亮,怪不得二哥這麼急著要把二嫂娶進門呢。”

對也這傅瑤,許姝早已聽過她不少流言蜚語。隻今個兒這麼一見,她再次確信,這人,當真是不知所謂的很。

許姝微微挑眉,看向她,沒有說話。

碰了這麼一個軟釘子,傅瑤當然不甘示弱。今個兒,她是怎麼著都得讓許姝知道,母親不是她想忽視就可以忽視的。

當下,她靈機一動,笑道:“娘,一會兒您可不能小氣呢。您不見嫂嫂是二哥心尖兒上的人,一會兒您可不能讓嫂嫂受委屈呢。”

熟料,這話音剛落,卻見傅老爺子一聲低斥:“夠了,鬧夠了沒有?”

說罷,他把視線落在傅薑氏身上,沉聲道:“你既然來了,那邊在旁站著吧。你雖侍奉我多年,可到底對老二沒生養之恩,自然也沒這喝媳婦茶的名頭。如今外頭多少雙眼睛盯著,現在不比在老家,凡事可不能失了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