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3)

第三章

買櫝還珠

成語意思

櫝:木匣;珠:珍珠。為:用;輯: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

近義詞: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反裘負薪

反義詞:去粗取精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商人,專門做珠寶生意,有一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為了讓珠寶賣的好,珠寶商特地用名貴的木料,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致美觀,使盒子會發出一種香味,然後把珠寶裝在盒子裏麵。有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觀,愛不釋手,就買了一個。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走了。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隻見鄭人將盒子裏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放在盒子裏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裏。

買櫝還珠———在買物品時,如果隻是一味的注重包裝,往往會陷入買櫝還珠的誤區。

買櫝還珠:

馬革裹屍

成語意思

古時候出征的將士陣亡後,一般收屍都是用馬皮包裹著運回營地或者家鄉埋葬;形容視死如歸的決心。

近義詞:赴湯蹈火、決一死戰

反義詞:臨陣脫逃

東漢初的名將馬援英勇善戰被劉秀封為伏波將軍。其中有個叫孟翼的平時以有計謀出名,也向馬援說了幾句恭維話。馬援聽後說:“我盼望先生能說些指導我的話,為什麼先生也隨波逐流,一味的恭維我呢。雖然我被封為伏波將軍,封地也多達三千戶。賞過於功。如今,匈奴和烏桓還在北方不斷侵擾,我打算向朝廷請戰,提出當個先鋒,作一個有誌的男兒。男兒應該戰死在邊疆荒野的戰場上,不用棺材斂屍,而隻用馬的皮革裹著屍體回來埋葬,怎麼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盂冀聽了,不禁真誠他說道:“將軍真不愧是大丈夫啊!”從此馬援經常主動請求出征,終因長期辛勞,患了重病,在軍中死去,從而實現了他“馬革裹屍”的誓言。

馬革裹屍———作為一名軍人,就是要保家衛國,即使在戰場上馬革裹屍又有妨呢。

馬革裹屍:

門可羅雀

成語意思

羅雀:設網捕雀。大門之前可以張起網來捕麻雀。形容門庭冷落,賓客稀少。

近義詞:門庭冷落、門堪羅雀

反義詞:門庭若市

司馬遷曾為漢武帝手下的兩位大臣合寫了一篇傳記,一位是汲黯,另一位是鄭莊。他們為官清正,剛直不阿,曾位列九卿,上他們家拜訪的人絡繹不絕,十分熱鬧,誰都以能與他們結交為榮。可是由於他們太剛直了,漢武帝後來撤了他們的職。他們丟了官,失去了權勢,就再也沒人去拜訪他們了。開封的翟公曾經當過廷尉。他在當官時,去他家拜訪的賓客十分擁擠,塞滿了門庭。後來他被罷了官,就沒有賓客再登門了。結果門口冷落得可以張起網來捕捉鳥雀了。官場多變,過了一個時期,翟公官複原職。於是,那班賓客又想登門拜訪他。程公感慨萬千,在門上寫了幾句話:“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門可羅雀———以前大家都喜歡去遊樂園玩,可現在裏麵的設施都老化了,再去裏麵玩的人已經是門可羅雀了。

門可羅雀:

名落孫山

成語意思

名字落在榜末孫山的後麵。指考試或選拔沒有錄取。

近義詞:一敗塗地

反義詞:名列前茅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孫山的才子,他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於說笑話,所以附近的人就給他取了一個“滑稽才子”的綽號。有一次,他和一個同鄉的兒子一同到京城,去參加舉人的考試。放榜的時候,孫山的名字雖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數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鄉的兒子,卻沒有考上。不久,孫山先回到家裏,同鄉便來問他兒子有沒有考取。孫山既不好意思直說,又不便隱瞞,於是,就隨口念出兩句不成詩的詩句來:“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他這首詩全部的意思是說:“舉人榜上的最後一名是我孫山,而令郎的名字卻還在我孫山的後麵。”從此,人們便根據這個故事,把投考學校或參加各種考試,沒有被錄取,叫做“名落孫山”。

名落孫山———這次高考,王曉召又名落孫山了。

名落孫山:

孟母三遷

成語意思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以防他學壞。

近義詞:三遷之教

反義詞:出淤泥而不染

戰國時期的大學問家孟子,小的時候十分調皮,他的母親為了讓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花了很多的心血!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的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說:“不行,不能再住在這裏了。”於是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學著商人買東西的樣子,一會討價還價,一會招待客人,表演的像極了。孟子的媽媽知道後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孟子的媽媽滿意的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孟母三遷———現在的家長為了能讓孩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紛紛效仿孟母三遷,把家搬遷到學校附近。

孟母三遷:

馬首是瞻

成語意思

原指作戰時士卒看著主將的馬頭決定行動的方向。後比喻服從指揮或樂於追隨。

近義詞:軍令如山

反義詞:各自為戰

馬首是瞻———小強是校足球隊的隊長,我們踢足球時都唯他馬首是瞻。

馬首是瞻:

元前558年夏天,晉悼公派中軍元帥荀偃率軍攻打秦國,會同晉軍一起攻打秦國的有魯、莒、鄭、衛等國的軍隊。

雙方交戰後,荀偃率各諸侯國的聯軍一直打到秦國境內械林一帶,可是秦軍仍頑強阻擊。於是,荀偃下令說:“明天清晨雞一叫全軍就要駕好兵車,準備出擊,用土填沒汲水的井,鏟平燒飯的灶,做好一切戰鬥準備,看著我的馬頭行動,我的馬走向哪裏,你們就跟向哪裏!”下軍元帥感到荀偃的命令太專橫獨斷了,他不服氣地說:“我率軍打過無數次仗,從來沒有接到過這樣的命令,你要我看著你的馬頭行動,我偏不聽!”於是,下軍元帥帶著自己率領的下軍掉頭向東,撤回晉國,荀偃考慮到剩下的人馬打不贏秦國,也隻得命令全軍撤退了。

毛遂自薦

成語意思

薦:推薦,薦舉。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去做某項工作。

近義詞:自告奮勇、當仁不讓

反義詞:自慚形穢

秦軍圍攻趙國的都城邯鄲,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挑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挑來挑去還差最後一人。這時,有個叫毛遂的人主動走上前來,向平原君推薦說:“先生現在要去楚國簽訂‘合縱’盟約,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平原君說:“先生在我門下這麼多年都沒有被發現。”毛遂說:“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像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不單單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答應與毛遂一同前往。到了楚國,毛遂憑借自己勇敢和才能使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

毛遂自薦———班裏要舉辦元旦晚會,我毛遂自薦,做了一回小主持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

毛遂自薦:

門庭若市

成語意思

門前像市場一樣。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近義詞:車水馬龍

反義詞:門可羅雀、門庭冷落

戰國時齊國的相國鄒忌,身材高大容貌端莊。他給齊威王進諫時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早晨,他問自己的妻子和愛妾:“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誰長得英武?”妻子和愛妾都說說:“你英俊極了,徐公怎麼能不得上你呢?”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聽了她們的話,鄒忌並不太相信。第二天,家中來了客人,鄒忌又問了客人,客人說:“徐公哪有你這樣俊美呢?”過了幾天,鄒忌見到徐公,趁機仔細的打量徐公。結果發現,自己實在沒有徐公漂亮。於是,他對齊威王說:“大家說我漂亮,是因為妻妾偏袒我,客人恭維我,都沒有說實話。”大王如能開誠布公地征求意見,一定對國家有益啊。齊威王覺得有道理,就命令群臣直言進諫,從此,朝廷門口每天像市場一樣熱鬧。

門庭若市———以前社區的診所天天都門庭若市,自從有了那次事故後,就變得冷清多了。

門庭若市:

木人石心

成語意思

形容意誌堅定,任何誘惑都不動心。或者比喻人冷酷無情。比喻意誌堅定不受外物誘惑。

近義詞:木石心腸

反義詞:優柔寡斷

晉朝有個名士叫夏統,多才善辯,很有名氣。太尉賈充想利用他的才學和名望增加自己的勢力,於是勸他來自己身邊任職,卻被婉言謝絕了。

賈充不甘心,於是調來軍隊,用華麗的馬車,吹著響亮的號角,又招來一班仙姿綽約的美女,來到夏統麵前,賈充說:“隻要你來我身邊做官,這些都是你的。”夏統就像沒看見似的,根本不動心。賈充看這些全然打動不了夏統的心,不理解的說:“天下竟有這樣的怪人!真像木頭做的人,石頭做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