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和諧寬容的家庭糊塗學·第三章是龍是蟲,糊塗育子(1 / 3)

第五篇和諧寬容的家庭糊塗學·第三章是龍是蟲,糊塗育子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許多父母往往感覺束手無策,許多父母在自己年輕的時候,往往有過許多彩色的夢,然而最終沒有實現。於是,他們在下一代身上傾注了全部心血,希望自己的理想能夠在孩子身上得以實現,這種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切不可把孩子逼得太緊。

 放開手,讓孩子自己走

有媒體報道說,開學第一天,某小學一男生提出想走十分鍾路和同學結伴到學校,其父不同意,非要他坐小車上學。到了學校門口,小車停下,父親目送兒子入校,直到背影消失才開車離去。生活中類似現象的報道常見諸報端,什麼孩子值日啦,什麼學校有遠足活動時,家長們前呼後擁,多方配合……這種現象反映了一些家長不願讓孩子吃苦的共同心態。我們時常感歎如今的孩子充滿嬌驕二氣,沒有應付困難的能力,沒有承擔困難的心理素質,更沒有“跌倒一百次還要一百零一次站起”的抗挫折精神。原因就在於家長的這種保姆式的做法。

生活中有些做父母的對子女過分關心,一切包辦,不敢讓他們獨自去麵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但生活自有它發展的客觀規律,在風風雨雨的人生路上,每個孩子都要遇到困難和挫折。如果父母大事小事都越俎代皰,那麼孩子怎能磨煉出堅強意誌,怎能培養出百折不撓的抗挫折精神?

陳先生中年得子,高興萬分,對孩子是捧在手裏怕摔著,含在嘴裏怕化了。一步也不讓孩子自己走。孩子走一步,他就牽一步,而且總是老兩口子牽著。自然,兩口子都覺得這樣子最好不過了,自然,兩口子總是笑嘻嘻的。

再後來,他不讓孩子亂跑,怕被風吹涼,怕被太陽曬黑。他們不讓孩子和別的孩子一起玩,怕被帶壞了,怕被傳染上疾病。他們不讓孩子唱,他們不讓孩子跳……

這樣的孩子長大了能幹什麼,不用說也可想而知。在生活富足的今天,如果說我們沒有必要讓孩子去經受先輩們所經曆過的種種苦難的話,那麼生活中的某些困難是孩子難得的鍛煉的機會。這些幼苗隻有在風吹雨打中才能知道什麼是困難,什麼叫逆境。鼓勵他們戰勝困難,他們才能提高生存能力,體會到成功的歡樂,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幾次風雨,幾回挫折,隻會增強他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他們奮發向上,自強不息。如果我們硬要去剝奪孩子們這樣的鍛煉機會和權利,動輒親力親為,甘願讓他們做溫室裏的弱苗,那無疑是在粉碎自己“望子成龍”的願望。

生活中的糊塗學

生活中,該孩子完成的任務,就讓孩子去麵對,路是他們自己的,放開手,讓孩子自己走吧。摔一兩跤不要緊,隻有今天學會了走,明天才能在人生的路上健步如飛。

 老子也要給兒子麵子

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家長不考慮自己孩子的將來吧。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呢?不給別人添麻煩,自己的事情自己來做,這也許就是家長對孩子最一般的期望吧。不過,大部分家長在表現這種心情的方法上存在著不小的問題。很多家長經常用這種期望來衡量孩子的表現,這樣那樣地加以幹預。他們覺得批評和提醒是家長的義務,所以總是去注意孩子的缺點和不擅長的地方。這些其實都是很愚蠢的想法。孩子對這些非常反感。

小明的媽媽就很會體貼孩子的感受,她懂得什麼時候要給兒子保留麵子:

一個星期一的下午,正在上小學二年級的小明走進家門,一回來就嚷嚷餓,自己徑直吃起了餅幹。

媽媽問:“你今天有作業嗎?”

“一點也沒有!”小明含糊不清地回答,嘴裏塞滿了餅幹。

“你星期一總是沒有作業,”媽媽驚訝地說,“這怎麼可能?”

“我們就是沒有嘛!”小明堅持說,但媽媽發現小明的臉色不太自然、略顯緊張地看著她,“老師沒有留作業,”他又咬了一口餅幹,“我不覺得老師留了作業。”

這時候,媽媽很想徹底檢查小明的書包來證明自己的懷疑,或是戳穿小明的謊言。但是,她忍住了,媽媽打算給兒子留一點麵子。

“嗯,聽起來你好像說不太準,為什麼不打個電話問問同學呢?是不是真的沒有作業?這隻要一點點時間,省得你明天去學校會有麻煩。”

小明沒有吭聲,也沒有去打電話,這並不是因為他懶得打電話,而是因為他已經一再告訴媽媽沒有作業了,他在猶豫:應不應該改變自己的說法或是承認自己的錯誤。

“是不是當時你正在思考什麼問題,沒有注意到老師布置的作業?”媽媽自然地說,“這種情況經常會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