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奔月傳說(I)(1 / 3)

傳說堯帝時期,很多河流得不到治理,致使洪水泛濫,中原大地,白茫茫一片。百姓哀鴻遍野,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堯帝一籌莫展,苦無對策,問於臣民。五嶽之主說:“治水者,非姒鯀不能成也。”堯帝說:“鯀此人,好大喜功,怕不能成!”五嶽之主說:“若不用此人,怕無人能擔此大任!”堯帝思索半晌,方才召見鯀。

鯀乃黃帝後人,堯帝當政後,封其在崇地,稱為崇伯。鯀聽召,便趕往帝都平陽,接受了治水重任。然而麵對滔天的水勢,鯀也是一籌莫展,無從下手,隻得哪裏有洪水便堵住哪裏。這一招治標不治本,無法控製水情,百姓依舊苦不堪言。就這樣,曆時九年,並無功勞。

堯將王位禪讓給舜。舜即位後,立即召見鯀,勒令他從速治水,一定要控製住水情。鯀接旨後,隻得和屬下商議。其中有一人建議道:“為今之計,隻能開山治水,或能阻住水情。此地距羽山甚近,可先開此山。”鯀從其言,便與手下一起開鑿羽山。

他們就這樣開鑿三天三夜,忽聽一聲巨響,羽山裂開,從中跳出三隻巨獸,形貌甚是恐怖,聲若驚雷,震動天地。原來黃帝時期,羽山中封印了三隻神獸,分別為:契俞、鑿齒和九嬰。契俞是一隻長著人麵、馬蹄、渾身紅色長毛的怪物;鑿齒長著野獸的頭,牙齒像鑿子,能把金石貫穿;九嬰則既能吐水,又能噴火。這三隻巨獸初得自由,異常興奮,為禍人間。契俞橫衝直撞,見人吃人,遇畜食畜;鑿齒則摧毀房屋;而九嬰則是高興時吐水,淹沒僅剩的田地,生氣是便噴火,燒毀莊稼房屋。他們所到之處,幾乎寸草不生,中原大地,處處都是人間地獄,慘烈情形,不可名狀。

前有洪水,後有猛獸!舜帝無奈,隻得跪求上天,降下恩澤,誅殺惡獸,治理洪水。天帝感其意,俯視人間,不禁被人間的慘象驚動,遂派火神祝融,處死鯀於羽山。急忙召群臣於淩霄殿,開金口,動玉唇問於眾大臣:“下界猛獸為禍,該派哪位神仙誅殺?”

兩班文武中,轉過一人,但見他麵長四目,乃倉頡也。他卑躬奏道:“臣保一人,必能成事!”天帝問:“所保何人?”倉頡奏道:“此人乃是後羿,擔任天宮的司衡一職,保衛天宮。他力大無窮,極善弓矢。百丈之內,無物可逃。”

天帝聞奏,將後羿召入,果見他身形龐大。試其力,十萬重物亦不在話下。天帝大喜,乃賜他一張紅色神弓,十隻白色神箭,命他去下界射殺惡獸。

後羿領受弓箭,登雲下界,徑奔契俞而來。

契俞也曾為天神,知後羿善射,心中甚是害怕,倉皇奔逃,躲進弱水中。後羿見它奔進弱水之中,乃躲在岸邊五十丈外的老樹下。契俞在弱水中不見後羿,以為他沒有跟來。躲了幾天,便爬上岸來。誰知剛一上岸,背後便響起一陣淩厲的聲響,好似空氣被什麼東西劃裂一般。急回頭看時,一隻白色神箭正中腦門,一命嗚呼。

後羿取回神箭,見周圍皆是白骨,不禁感觸良多。他把一些白骨拾在一處,集體掩埋,也算是讓他們入土為安了。

後羿趕赴桑林,見鑿齒背上馱著一個女子,快速奔逃。那女子驚慌失措,緊緊趴在鑿齒背上動彈不得。原來鑿齒知後羿射殺契俞,心中懼怕,便想跑到桑林中藏起來。途中見這女子長得秀美,便捉來駝在背上,奔到這裏。不曾想後羿也追到這裏!鑿齒見了,大吼一聲,轉身便逃。後羿並不去追趕,隻是搭上神箭,拉滿弓,側耳聽著聲響。那聲響愈行愈遠,後羿反倒平心靜氣,半晌也不見神箭射出。忽然一個轉身,神箭向相反的方向射出,隻聽一聲巨吼,便再無聲響。後羿急忙趕過去,見那女子癱坐在地上,已經昏迷,而神箭則掉落在遠處的林子中。後羿背上那女子,拾起神箭,向著鑿齒逃跑的方向追去。

鑿齒受了傷,自知跑不遠,就躲到桑林外的一個石窟中。後羿追了進去,鑿齒知無路可逃,便轉身為戰。原想欺後羿身背女子,打鬥不便,沒想到後羿拔出長劍,隻一個轉身便插進它的腹中。它哀鳴一聲,轟然倒地,再無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