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人間詞話》:詞家多以景寓情。其專作情語而絕妙者,如牛嶠之“須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顧夐之“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歐陽修之“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美成之“許多煩惱,隻為當時,一餉留情”此等詞古今曾不多見。
歐陽炯
南鄉子
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水上遊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裏住。
品賞:徐士俊《古今詞統》卷一:隱隱聞村落中嬌女聲。
李冰若《花間集評注》:儼然一幅畫圖。
南鄉子
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 樹底纖纖抬素手。
品賞:徐士俊《古今詞統》卷一:致極清麗,入宋不可複得。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好在“收紅豆“三字,觸物生情,有如此境。
蕭繼宗《評點校注花間集》:全文寫南中風土,人物如畫。
張泌
江城子
碧欄幹外小中庭。雨初晴,曉鶯聲。飛絮落花 ,時節近清明。睡起卷簾無一事,勻麵了,沒心情。
品賞:湯顯祖評《花間集》卷二:“無一事”,不消勻麵;“勻麵了,沒心情”,連勻麵也是多餘的。”
李冰若《花間集評注》:“飛絮落花 時節,近清明,流麗之句寓傷春之感。
江城子
浣花溪上見卿卿。 臉波明,黛眉輕。綠雲高綰,金簇小蜻蜓。好是問他來得麼?和笑道:莫多情!
品賞:茅映《詞的》卷一:更覺多情。
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所以感傷之本,豈在蕉雨?妙妙。
陳廷焯《雲韶集》卷一:結六字寫得可人。《詞則·閑情集》:妙在若會意,若不會意之間。
蕭繼宗《評點校注花間集》:末三句,極生動,的是女兒吻。
李煜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品賞: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即景生情,妙在無一字一句之雕琢,純是自然流露,豐神秀絕。……落花紛紛,人立其中,境乃靈境,人似仙人。拂了還滿,既見落花之多,又見描摹之生動。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品賞:徐士俊《古今詞統》:隻一“又“字,宋元以來抄者無數,終不厭煩。
俞陛雲《五代詞選釋》:亡國之音,何哀思之深耶?……就詞而論,李、劉、秦諸家之以水喻愁,不若後主之“春江”九字,真傷心人語也。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品賞:吳從先《草堂詩餘雋》卷二:結句“春去也”,悲悼萬狀。
沈際飛《草堂詩餘正集》卷一:夢覺語妙。那知半生富貴,醒亦是夢耶。末句可言不可言,傷哉。
烏夜啼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品賞:黃升《花庵詞選》:此詞最淒惋,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
徐士俊《古今詞統》卷三:七情所至,淺嚐者破,深嚐者說不破,“別是”句甚深。
陳廷焯《雲韶集》卷一:淒涼況味,欲言難言,滴滴是淚。
馮延巳
蝶戀花
誰道閑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品賞:葉嘉瑩《名篇詞例選說》:此詞開端之“誰道閑情拋棄久”一句,雖然僅隻七個字,然而卻寫得千回百轉,表現了在感情方麵欲拋不得的一種盤旋鬱結的掙紮的痛苦。
鵲踏枝
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 樓上春山寒四麵。過盡征鴻,暮景煙深淺。一晌憑闌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
品賞:陳延焯《白雨齋詞話》卷六:詞有貌不深而義深者,韋端已《菩薩蠻》、馮正中《蝶戀花》(注:《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