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焯《白雨齋詞話》:深情苦調,元人詞曲往往宗之。
辛棄疾
清平樂
茅簷低小,坡上青青草。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品賞:薛礪若《宋詞通論》:通俗的字句入詞,寫來亦清逸有自然知趣。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品賞:彭孫遹 《金栗詞話》:稼軒“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秦(少遊)、周(邦彥)之佳境也。
俞陛雲《宋詞選釋》:《武林舊事》紀臨安燈市之盛,火樹銀花,自宵達旦。此詞自起筆至“笑語”句,皆紀“元夕”之遊觀。唯結末三句別有會心。其回首欲見之人,豈避喧就寂耶?或人約黃昏,有城隅之俟耶?含意未申,戛然而上,蓋待人尋味也。
梁啟超《藝衡館詞選》:“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三句自憐幽憐,傷心人別有懷抱。
薛礪若《宋詞通論》:流走自如,真切活現。
滿江紅
點火櫻桃,照一架、荼縻如雪。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 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煙波隔。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蝴蝶不傳千裏夢,子規叫斷三更月。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
品賞:顧隨《駝庵詩話》:“點火櫻桃,照一架、荼縻如雪。”真好。武鬆鴛鴦樓上殺完人寫“殺人者打虎武鬆是也”。金批:“請試擲地,當作金石聲。”辛此句亦然,寫景沒有寫得這麼有力的。
祝英台近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喚、流鶯聲住。鬢邊覷。 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
品賞:徐士俊《古今詞統》卷十一:結尾數語,分明流鶯聲也。自然婉轉銷魂。怎生住得?
張炎《詞源》卷下:景中帶情,而存騷雅。
顧隨《駝庵詩話》:“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憂,憐,無可奈何。“花卜歸期”句感情很熱烈,很忠實,不用說,也很美。稼軒雖是老粗,但真能寫女性,了解女性……
滿江紅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花徑裏,一番風雨,一番狼藉。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閑愁極。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處也?彩雲依舊無蹤跡。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品賞:顧隨《駝庵詩話》:“家住江南”,一起便好,,尤其是“又過了,清明寒食”,什麼都沒說,而什麼全有了,清明寒食對得起江南,江南也對得起清明寒食。好像隻有在江南才配過清明寒食。
薑夔
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品賞:
先著、程洪《詞潔》卷四:“無奈苕溪月,又喚我偏舟東下”,是喚字著力。“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是蕩字著力。所謂一字得力,通首光彩,非煉字不能然,煉亦未易到。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猶厭言兵”四字,包括無限傷亂語也,他人累千百言,亦無此韻味。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品賞:
先著、程洪《詞潔》卷四:落筆得“舊時月色”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詠梅嫌純是素色,故用“紅萼”字,此謂之破色筆。又恐突然, 故先出“翠尊”字配之, 說來甚淺,然大家亦不為, 此用意之妙,總使人不覺,則烹鍛之工也。
譚獻《譚獻〈詞辨〉》:石湖詠梅,是堯章獨到處。“翠尊”二句,深美有《騷》、《辨》意。
蔣捷
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片春愁待酒澆, 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 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 綠了芭蕉。
品賞:顧隨《駝庵詩話》:末兩句寫色,寫得真好。
賀新郎·秋曉
渺渺啼鴉了。亙魚天、寒生峭嶼,五湖秋曉。竹幾一燈人做夢,嘶馬誰行古道。起搔首、窺星多少。月有微黃,籬無影,掛牽牛數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紅棗。 愁痕倚賴西風掃。被西風、翻催鬢鬒,與秋俱老。舊院隔霜簾不卷,金粉屏邊醉倒。計無此、中年懷抱。萬裏江南吹簫恨,恨參差白雁橫天杪。煙未斂,楚山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