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宛
一
每次朋友來我家,尤其在炎炎的夏日,臨走時,總會對著那一片樹蔭感謝著說:“啊!真好,這個樹蔭正好擋了大太陽,車子一點也沒被曬到。”
事後我們總會舉頭對那片濃綠的樹葉、高大聳立的大樹衷心讚美一番。
六年前搬來時,這兩棵樹差點被砍掉。因為樹根被建屋的工人粗心地釘了大釘子,幾乎是被宣布生命垂危活不過冬天的,如今已高過兩層樓,枝葉茂盛。每年秋天,當枝枯葉落時,我們不免擔心熬不過冬天,但是就在我們不經意中,在春天來臨之時,嫩嫩細細的綠芽就迫不及待地向我們透露春的消息。又一次,它掙脫了寒冬的考驗而欣欣向榮。
樹木的成長讓我感到天地萬物的神奇力量。隻要有了生命,就會努力而好好地活下去,不論風吹雨打,不管嚴冬酷暑,每一個生命不都是如此莊嚴地完成它的路程?
二
看到了羅潔絲,捧著她剛出版的書,充滿希望地談著她的未來時,我再次對生命充滿了敬意。
羅潔絲從出生時就先天不良,她膀胱生在體外,心律不齊。童年,父親離家出走,拋下她和嗷嗷待哺的弟妹以及沒有生活能力的母親。後來母親再嫁,繼父又強奸了她。她14歲就輟學,出外幫傭,打零工維持生活。然而,在這坎坷的環境中,她沒有放棄希望,她拾起書本,利用成人教育的機會,持續地撿拾著失落的童年,補綴著斷失的學習機會。她最後拿到的文憑是護士合格證書,那已是1980年的事。
而今十二年的歲月過去,她利用一邊工作、一邊進修的機會,又把她潛伏的才華展露。她完成的第一本著作雖然隻印了數千本,但是,那是她賴以生存的力量——對生命的信賴。
這位做過女傭、也開過計程車的47歲的黑人,處在一個對她全然不利的坎坷環境中,卻用寬闊的胸襟“接納自己,肯定自己”。
“這一切災難又不是我的錯,是命運給予我的挑戰。”她對記者說,“我惟有接納自己,肯定自己,才能繼續走下去。”
看著這一段報道,我忍不住兩眼含淚,愛哭是我的弱點,但是對於不完美的世界,這一份對生命的感動,是我能用含淚的雙眼,迎接可愛的明天之因。
三
變,是現代人的人生哲學。人們認為舊的東西沒有利用價值,又不合時宜,但是新的也時時在更換著。新的要更新,到頭來,連自己追求的是什麼也迷茫,甚至自己是誰,該往何處去也一無所知,迷失了方向。
迷路的感覺並不好受,惶恐、焦慮、神經緊張,好像無頭蒼蠅,不斷地撞玻璃,不斷地試新路,可是沒有方向,最後的下場也成了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