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天福在這裏待了約三個禮拜,這裏的病員的情況大為改良。比起叢林深處的大營地,何天福還是比較喜歡這裏。因為這裏的營地更像是一個戰鬥的營地,不像大本營裏麵整天都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唱抗日的歌曲、講蘇維埃的曆史。這裏的人每天都在出生入死,所以是生活在真實的戰鬥之中。這裏距離怡保很近,何天福也因此覺得和卡迪卡素夫人接近了一點。他托那些經常進入怡保城的隊員打聽卡迪卡素夫人的消息。有一天,聽到了她正在日本人操縱的怡保法庭接受審判,被判終身監禁。知道了她沒有被處死,何天福還是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然而就在暗殺分隊忙著出手清除為日本人做事的對象時,日軍也在探測著它的營地位置。一個早上,在營地後麵的位置傳來急促的槍聲,須臾間,兩個哨兵衝過來向劉洪報告,說日本人沿著營地的後路包抄進攻過來了。劉洪馬上對形勢作出判斷,日本人不從比較容易接近的營地正麵進攻,而是派輕兵繞到了後麵的高山上圍攻,很可能是想把營地裏的人趕出來,日軍的主力正在前方埋伏,讓遊擊隊進入他們的埋伏圈加以消滅。劉洪和日本人打過很多次戰,他顯得非常地冷靜。他能夠準確判斷形勢,不會把對隊伍帶進敵軍的陷阱。他在這個時候得當機立斷,找出正確的對應。敵軍已經切斷了營地後路,在營地的一側是陡峭的石灰岩懸崖,看起來根本無法穿越而過。過了這個懸崖之後還是一連串鋸齒狀的石峰,使得路線更加艱險。而在對麵的一側,則是一條筆直的溝壑,蓋滿了濃密的植被,但日軍很可能在這條路上布下重兵等候著他們。
現在遊擊隊員唯一可選擇的撤退路線隻能是爬到懸崖上,躲到石峰後麵和日本人周旋。因為一旦退到了石峰後麵,日本人要進攻他們隻能也是爬著岩壁上來,那樣他們就可以一個個擊斃。不過那懸崖是絕路,沒有地方可通。日本人要是一直守在這裏不撤,或者派飛機來在空中打擊他們,遊擊隊員就無法堅持。他們所帶的糧食隻能吃兩天的時間,然後就會餓死。劉洪選擇的就是這一條路。
劉洪派出了三個人斷後,拖延敵軍的進攻,讓其他人先撤退到懸崖頂端。當大部分人馬進入了石峰上麵,這樣就可以居高臨下打擊日軍的腰部位置,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混戰狀態,斷後的三個人就可以乘亂撤回到懸崖上麵去。
兩聲軍號在山穀回響,表示人馬已撤到安全位置。斷後人員可以撤退了,可是那個機槍手和助手已經被打死了,隻有一個隊員逃了回來和大夥會合。日本人很快闖入了他們的營地,發現已經空無一人。日本人知道他們已退到了懸崖上麵,立即集合在石峰的險道邊,開始向遊擊隊員撤出的岩壁小道前進。日軍前進一段距離之後,突然一聲爆炸,前麵的一個日軍碰到一個遊擊隊埋下的詭雷,被炸得掉下了百丈深淵。日軍受到挫折,小心了許多。他們小心翼翼向前,前麵的幾個日軍開了幾槍之後,就貼著岩壁慢慢前行,讓後麵的日軍火力掩護,就這樣像蚯蚓一樣慢慢前進。遊擊隊沒有和他們交火,因為不想暴露自己的隱身位置。這時另一個詭雷爆炸了,又一個日本兵被炸得掉入了深穀。這次爆炸讓敵軍的進攻欲望受到了打擊,他們不再貼著岩壁前行,退回到了原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