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空中通道(1)(3 / 3)

張德爵跟著交通員在山上羊腸小徑走了三天,才到達山坡上的守衛哨站,被引進到營房裏麵。在見到了抗日軍隊長楊烈、指導員陳詩之後,張德爵被帶到後一座營房,見到聯軍全體人員,有戴維斯、勃羅姆、查普曼等英國人和由重慶派來的譚顯炎、李漢光、龍朝英、梁元明等四位。張德爵得知重慶派來的人員都是龍組的,他也介紹自己來自龍2組,比各位晚一點參加受訓。張德爵向山上的聯軍人員報告了總部交代的任務,表示總部現在最為迫切的要求是盡快建立空中電台聯係,因為整個世界大戰的戰局已經發生變化,英軍反攻馬來亞半島的計劃已在籌備中,急需得到馬來亞抗日遊擊隊的配合。戴維斯等人聽了彙報後心裏也很著急。然而由於山下的組織已被日本人一網打盡,他已經完全失去了行動能力,一切隻能依靠陳平的幫助。第二天,陳平和鄭乾坤來到了山上的營地,給戴維斯他們帶來一個好消息:林謀盛帶來的無線電台通訊器材,抗日軍的交通隊正在努力搬運中,具體的做法是把電台的幾個主要部件分開來用自行車運送。這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任務,因為在路上要通過無數個日本人的檢查點,沒有一點失手的空間,任何一個錯誤都會導致全盤皆輸。交通員走了無數次的繞道路,除了走叢林就是走橡膠園和沼澤湖,經常要把電台部件頂在頭上涉水過河。按照計劃,下個月有希望能運到營地。

五月三十日這天,抗日遊擊隊正式通知戴維斯,林謀盛帶來的無線電台收發報機和附屬設備已經運到山腳交通站。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戴維斯和抗日遊擊隊楊隊長各自帶了一批人馬,一同下山去搬運。山上的營地隻留下幾個人警戒,外加幾個生病需要休息的人員。留守人員中聯軍方麵有譚顯炎、梁元明和英國人冠爾,抗日遊擊隊方麵也有兩三個人。

下山搬運電台設備的人馬天還沒亮時就出發了。下午時分,有兩位抗日遊擊隊隊員,每人背著兩隻綠色的軍用箱子,汗流浹背到達營房。梁元明一看箱外的標誌是兩部手搖發電機和兩隻6伏特蓄電池,都是電台的附屬設備,因此興奮異常。那兩個抗日遊擊隊的隊員也情緒很高,顧不得休息就要再次下山,說是還要回去幫忙搬運東西。但他們離開不久,又急急忙忙地奔跑回來,告訴大家日本軍隊攻進來了。山上的幾個留守人員覺得如果是大隊日軍攻山,他們的幾條槍根本無法抵抗,隻能采取躲避的辦法。於是他們迅速把剛剛運到的木箱子藏在矮樹林裏,背著武器和行囊跟著一位抗日遊擊隊小隊長向山後撤退而去。聯軍人員的行囊平時都是準備好的,隨時準備轉移。其中英國人冠爾保管的一隻帆布背囊裏有聯軍的活動經費、電報密碼(MARKIII)、軍用地圖、奎寧藥片和一顆珍貴的藍寶石(用來做救急的經費)。這隻背囊平時是戴維斯自己保管的,他在下山前才交給冠爾,請他務必保管好。

留守的人員剛剛撤出營房,轉入後山的密林,就聽到了背後傳來驟急的槍聲。殿後的一位抗日遊擊隊員發現後方有日本追兵跟來。他們加快腳步向前,但仍然丟不掉追兵。後來他們發現他們走過布滿落葉的地麵之後樹葉子很零亂地散開來,追兵就是循著落葉的痕跡追來的。於是他們快步走到一條山溪邊,在溪邊走了一段距離之後,再涉入水中回頭走了幾十公尺,然後在一棵大樹旁跨過草叢向下坡處走去,躲在茂密的草叢中。不久就聽到一隊日軍快步向山溪方向奔去,過了一段時間,又看到日軍回來,退回到他們來的方向。因為天氣已近黃昏,日軍追兵大概亦要回去與大隊集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