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 逅

1、

10年前的一個秋天,在江南一個小城裏,有個12歲的小姑娘,叫柳青青。柳青青原本是個普普通通的江南女孩子,白白淨淨的皮膚,清秀的五官,說話有那麼一點兒嗲。

可是有一天,她從一本雜誌上讀到了一篇關於西藏邊關哨所的故事,她的命運軌跡有了一些改變。或者說,和其他的女孩子有了那麼一點不同。她讀了故事後感動的掉眼淚。那上麵說,駐守在哨所的兵一個冬天都吃不到蔬菜,隻有醃菜,海帶,煮黃豆之類;喝水喝不上自來水,也沒有井,隻能接屋簷上流下來的雪水;那上麵還說,由於幹燥寒冷,也由於缺少維生素,哨所的兵常常流鼻血,嘴唇開裂,牙齦出血,一說話滿嘴是血;那上麵又說,冬天下大雪的時候,幾米深的雪常封住他們宿舍的門,凍住窗簾;而且,下雪還打雷,一打雷,哨所的兵就隻能坐在床中間不動,否則被雷擊中就完了,連曬衣服的鐵絲都被雷擊成一截一截的……有一年,一位戰士就被雷擊中犧牲了。

柳青青從來沒想到,解放軍叔叔為祖國站崗放哨還要吃那麼多苦!她以為他們隻要握著槍站在那裏就行了,就跟他們學校升國旗的時候,站在國旗邊上的同學那個樣子。

柳青青鼻子一酸,眼淚巴拉巴拉就掉下來了。那一刻,她真想為解放軍叔叔做點兒什麼。正好這時候,語文老師布置作文,要求每人寫一封信,寫給誰都行。爸爸媽媽同學老師親戚朋友。柳青青就提起筆來,給那個哨所的叔叔們寫了封信,

親愛的解放軍叔叔:你們好!

我是桑樹小學六年級一班的學生柳青青……

柳青青在信裏無比真誠的表達了自己對哨所解放軍的敬意和愛意,還說她想給他們寄點兒新鮮蔬菜,還說以後長大了一定去哨所看他們。

這封信寫得情真意切,感情充沛,不但得了個優,還被老師拿到班上作為範文念了一遍。全班同學都為她熱烈鼓掌。柳青青忽然想,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把它寄出去呢?

她就按文章裏所說的哨所名字寫好信封。還真的從家裏拿了些黃瓜西紅柿去了郵局。當然,黃瓜西紅柿被拒絕了。信,順利寄出。

西藏,白雪拉哨所收。

寄出去後久久沒有回音。她想,也許是地址不對?

接下來是春節,再接下來是新學期,再再接下來小姑娘升中學了。每天的學習都很緊張,每天也都發生很多新鮮有意思的事,她漸漸的就把那封信給忘了。

隻是偶爾,看到那本雜誌的時候,會想一下。

2、

也是10年前。一位叫周小東的18歲青年,入伍來到了白雪拉哨所。

白雪拉是個邊境哨所,海拔高,氣候寒冷,而且,交通極為不便。周小東到哨所沒多久,一場大雪就將他們與外界的唯一一條路封掉了,他和哨所的7個老兵一起,開始了漫長的冬季。

他都不知道他是怎麼熬過來的。必須用熬這個詞,一天天的熬,一個星期一個星期的熬,一個月一個月的熬,一直熬到夏天來臨。

好在周小東從小就吃慣了苦。他的父母在他7歲那年遭遇車禍雙雙撒手人寰,後來跟著姨媽過了一陣子,姨媽離婚再婚,有些顧不上他,是左鄰右舍把他拉扯大的。他因此懂事很早,很能忍耐。何況比起家裏,這裏還有那麼多戰友可以作伴。更何況他們這個哨所,還是個先進哨所,得過很多獎狀的,還上過解放軍報的。

但即使如此,周小東還是日思夜想的盼著夏天的來臨,盼著山下有車上來。老兵們告訴他,山下車上來之時,才是他們過年之日。在此之前那叫過得什麼年啊,孤單寂寞,冷冷清清。

沒想到路通之後,上來的第一輛車就是團長他們,團長帶著連長指導員,親自來看望他們這些孤獨了半年的兵。團長他們帶來了新鮮蔬菜,新鮮肉,雞蛋,水果罐頭,奶粉,還有電影錄像帶,但最讓他們惦記和盼望的,還是那兩麻袋郵件!

班長上前去把麻袋底朝天那麼一掀,哇,好大一大堆!

8個兵立馬像餓虎撲食般的撲到了麻袋上,埋頭找自己的名字。可是,可是……等7隻餓虎都離開了麻袋,周小東也沒找到一封屬於他的信。雖然他有預感,但還是難過得要命,腦袋耷拉著,要掉到麻袋裏了。

班長發現了,問了一句:怎麼,沒找到你的信?周小東點點頭,他的眼淚已經汪在眼眶裏了。他怕戰友們看見,更怕團長看見。無論如何,要忍住。他轉身進了宿舍。一進門,眼淚就止不住了。太太傷心了,比什麼都傷心,看看班長他們,信多得手都拿不下。

一個老兵跟進來,攬住周小東的肩膀說,別難過,你的信肯定在路上。現在路通了,每個星期都能送信上來,下次肯定會有你的。我當新兵的時候也遇到過,一封沒有,嘿嘿,沒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