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中午時,一個工作人員興衝衝地趕過來說,他打聽清楚了,跟別人訂合同的不是小賈克·柯根,而是老賈克·柯根。
卓別林高興極了,一下子就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大聲說:
“快!給他父親打電話,要他馬上到這兒來,這事非常重要!”
大家也被卓別林的情緒感染了,開始忙活起來,甚至連辦公室的人都跑來祝賀卓別林。他立即又想到不能讓消息傳出去,趕過去告訴通知的人,絕口不提小孩的事兒。
就這樣,當賈克先生走進製片廠時,還帶著一臉迷惑的神情。當他終於弄明白事情的真相後,非常高興地說:
“啊,你盡管把這小壞蛋留下來好啦!”
拍片的首要問題解決了,卓別林興奮不已,正如他在這部影片的片頭字幕裏所寫的那樣:
“這是一部笑中也許含著淚的影片。”
這也是卓別林為這部新影片所設下的基調。
(二)
一名窮苦的倫敦女人(艾德娜飾)把私生子丟棄在有錢人住宅門口的汽車上。因為她太窮了,無力撫養。但是,有錢人家的汽車卻被竊了,偷竊者又把嬰孩扔在了垃圾箱旁。
善良的玻璃匠夏爾洛(卓別林飾)經過垃圾箱時,發現了這個棄嬰。他把嬰孩撿了起來,交給一位母親,問是不是她丟失的孩子?女人很生氣,指了指自己的孩子讓夏爾洛看清楚。
夏爾洛剛想放下嬰兒,警察看到了。他隻得佯裝係鞋帶,讓一個人幫著抱孩子,隨後自己逃之夭夭,結果那人把孩子又放回到先前那個母親的嬰兒床裏。
從商店裏出來的女人生氣極了。她怒氣衝衝地找到夏爾洛,又把孩子塞給了他。
這時,夏爾洛發現了孩子身上的字條,他決定自己好好撫養他。
在夏爾洛的照顧下,孩子(賈克·柯根飾)長到四五歲了,夏爾洛就帶著他出去幹活。父子倆分工合作,小棄兒在街上遊逛,乘人不注意就扔石頭砸人家的窗戶,然後飛快地逃跑。接著,玻璃匠夏爾洛就適時地出現,十分殷勤地幫主人配裝玻璃窗。
貧民習藝所的人要把棄兒領走,兩人都不願意離開對方。當貧民習藝所的工作人員開著汽車把棄兒帶走時,玻璃匠從頂樓上飛快地越過無數屋頂,終於在停車的一刹那奪回了哭泣的棄兒。兩人不敢再回頂樓,隻好到外麵租床位住……
棄兒的母親成了歌唱演員,有了錢,懸賞尋子。棄兒被帶回到母親身旁,玻璃匠夢到了天使,警察把他推醒,並把他帶到棄兒的母親家裏。玻璃匠見到了那個孩子,兩人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
《尋子遇仙記》將深沉的悲劇氛圍、濃鬱的抒情風格以及強烈的樂觀主義精神天衣無縫地融為一體,成就了卓別林的第一部多本影片。鬧劇的場麵使影片的喜劇色彩更為突出豐富,表現了主人公對生活的熱愛,而夢中天使的處理也讓人印象深刻。
但是,這部喜劇片的創新之舉當初並沒有博得電影劇作家的一致好評,甚至有人還認為它不倫不類。卓別林的精益求精加之生活的困擾影響了他的創作,使得這部片子拖了一年半的時間才製作完成。因此,第一國家影片公司的股東們也認為他拖得時間太長了,根本賣不到150萬。
卓別林仍然頂著這些壓力繼續創作,片子共耗1.7萬米的膠片,共拍了兩部底片,其中一部是專給歐洲觀眾看的。某些場麵他反複拍攝達上百次,一個幾秒鍾的鏡頭,像夏爾洛蓋著一條像睡衣似的開了紐扣洞的被子,從床上爬起來那一場,觀眾雖然就看到3個動作,但卓別林變換各種花樣拍攝,拍了兩周的時間,最後從眾多的花樣中挑選出一條最好的。
艱難的拍攝完成了,接下來的重頭戲就是剪輯。這時,卓別林遭遇到了婚姻危機,哈裏斯的律師在報界一邊倒的支持下,揚言要沒收卓別林的財產。
卓別林沒法出麵,隻得請律師幫忙抵擋,自己不得不離開被眾多記者包圍的製片廠,帶著兩個工作人員攜影片底片離開洛杉磯,躲到猶他州的鹽湖城,在一間旅館裏租了幾間房子。在那裏,卓別林在地上、床上、沙發上攤開一卷卷的膠片,十分冒險地進行剪接。因為早期的膠片是易燃物品,一旦引起火災,後果不堪設想。而影片的剪接工作又十分瑣碎煩亂,2000多個鏡頭被一一編好號碼,按照新的預想,重新排列組合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