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格爾要了杯水潤嗓子,卻將剩下的水倒進了褲子裏……
演講終於結束了,興格爾離開廣場,大街兩旁的雕塑藝術品“維納斯”、“沉思者”全都舉起右手,向他行禮。
由於興格爾對待猶太人的嚴苛政策,整個猶太街區都被恐怖的氣氛包圍著,黨衛軍士兵們打碎猶太人的店鋪,搶他們的東西,洗衣姑娘哈娜與這群畜生鬥爭……
理發師的身體漸漸恢複了,但他的記憶還沒有完全恢複。他溜出醫院,回到自己的理發店,與蠻橫的士兵發生了衝突。理發師寡不敵眾,被士兵們強行帶走。
這時,黨衛軍司令官修爾茲經過,認出了他的救命恩人。而理發師也完全恢複了記憶,理發師的理發店暫時得到了安寧,他也與哈娜產生了感情,鄰居賈克爾成全了他們。
興格爾擴軍備戰,想在國內設立集中營,以致國庫空虛,他隻得向銀行家們借錢。但正直的銀行家都不打算借錢給他,隻有一個人肯借,但是個猶太人。無奈,興格爾隻得暫停鎮壓猶太人。
興格爾在辦公室裏轉動著地球儀,妄圖稱霸世界。他把地球儀頂在手指上,自己又趴在桌上,用屁股一頂,地球儀升上半空。突然,“嘭”地一聲巨響,地球儀居然爆炸了,膽小如鼠的興格爾嚇得抓著窗簾往上爬……
修爾茲越來越厭倦戰爭,他想讓理發師和他的朋友們炸掉興格爾的總統府。他們召開會議,用抽簽的方式決定誰去執行任務,結果哈娜耍了詭計,在每份點心裏都放了銀幣。而不知情的人們都把自己的銀幣放在了理發師的碟子裏,理發師誤打誤撞吞了4枚銀幣。經過哈娜的勸阻,他們沒有貿然行事。
由於正直的修爾茲不同意鎮壓猶太人,興格爾以叛國罪抓他入獄,理發師也被關進了集中營。他們兩人相遇,並設法逃跑,逃到了邊境時,正遇到興格爾和他的部隊。興格爾裝作獵野鴨子,等待進攻的時刻。剛巧在劃船時一不小心,船翻了,興格爾掙紮著爬上岸,卻碰上了前來抓修爾茲和理發師的衝鋒隊員。他們錯把這個獨裁者當成了理發師,將興格爾抓了起來。
與此同時,修爾茲和理發師卻被興格爾的部下所救,並且恭恭敬敬地請他們上車。理發師乘車來到了奧斯特萊赫的首都廣場上,一場軍隊演講正等待著他。
此時,卓別林所飾演的理發師發表了一篇慷慨激昂而又感人肺腑的反戰宣言,這一篇6分鍾的演說其實已不是演員在表演了,而是卓別林在渲泄內心的情感,是讓觀眾聽到自己的內心世界。
(三)
在這6分鍾的演說中,卓別林講道:
對不起,但我不想成為什麼皇帝。那不是我的事情。我不想統治或征服任何人。我想要幫助每一個人,猶太人、非猶太人、黑人、白人,我們要彼此幫助。人類就應該那樣。我們要幸福的生活,而不是悲慘的。我們不要彼此憎恨。……
在這個世界中,土地是富足的,它能養育每個人。生活可以是自由且美好的,但是我們迷路了。貪婪侵蝕了人們的靈魂,用憎恨阻隔了世界,我們一步步走向血腥。我們飛速發展,但同時又自我封閉。工業時代讓我們物欲橫流,我們的知識讓我們玩世不恭,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冷酷無情。我們考慮得太多而感知得太少。除了機器,我們更需要人性;除了聰明,我們更需要仁慈和溫順。沒有這些品質,生活將充滿暴力,一切將不複存在。
那些聽到我言辭的人們,不要絕望!淩駕於我們之上的悲慘隻不過是短暫的貪婪,隻不過是那些害怕人類進步的人的痛苦而已。人的憎恨將會過去,獨裁者終將死去,被他們奪走的權力將會回到人民的手中。隻要人們活下去,自由將會無法毀滅。
……
卓別林這篇激情滿懷的演講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有人讚歎他的勇氣,是電影史上一個前所未有的創舉,觀眾們還寫了許多封熱烈讚揚它的信寄給卓別林;但更有人從劇情和人物性格加以考慮,認為理發師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其實,這部電影的曆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更大於它在藝術上的討論。《大獨裁者》更像是一篇戰鬥檄文,為所有喜愛和平的人們帶來勇氣和希望。它出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戰局尚不明朗,以希特勒為首的協約國占據戰爭的優勢,同盟國的戰事節節敗退,而這部影片出現得十分及時,給人們以對抗邪惡的勇氣。因而,它的現實意義超越了它的藝術價值,盡管它的藝術價值也是不容忽視的。
事實上,在納粹分子剛剛獲悉《大獨裁者》的拍攝計劃後,就曾想法設法給卓別林施加壓力,阻止他繼續拍攝。
一天,卓別林又收到了一些納粹分子和親納粹者寫來的恐嚇信,他懶洋洋地看著。這時,一個臉色發白的工作人員急匆匆地衝進攝影棚,手上是一個厚厚的牛皮紙信封:
“查理,這是剛才在大門口撿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