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周易變革思維
《周易》展示聖人對社會、人生、理性真摯而長遠的關懷和思考:人應當一生都剛健勤勉,奮發向上於外,而又敬畏憂患於內。我們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人文素養,還得從學習《周易》開始,學習它所固有的強烈的人文主義精神以及理性、科學的文化底蘊,通過自身的實踐使其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
蠱:治理積弊撥亂反正
蠱卦講治理積弊保持生機的智慧。在管理方麵,管理者要善於用變通的思想、創新的理念來持續不斷地給企業注入活力。蠱卦下麵為巽為風為謙,上麵為艮為山為止。巽下艮上,山下有風。風能夠發舒萬物,而現在風受阻於山,萬物得不到風的發舒,必久而蠱壞,所以卦名為“蠱”。“蠱”也指事物積弊不通,久而生事的意思。推及社會人事,也就是說由於長久的安逸無為而產生弊端,產生腐敗。《蠱》卦並不是講“蠱”本身,而是講如何解決事情,治理事情。蠱亂既生,治理也就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必須把它疏通,撥亂反正。
蠱卦告訴我們:事物積弊多年,甚至幾代人了,長期的積澱形成了這樣的弊端,這種表麵看很好,內部卻有很多的不良之處,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馬上進行治理,來扭轉,來疏導,來撥亂反正。
在現實的經營中,管理者在企業發展到一定高度時,就放鬆了對企業管理的創新,以至於整個企業的文化理念僵化定勢,這樣長久下去必然導致各種弊端的滋生,最後會使企業經營失去活力,失去方向,走向衰落。所以,作為企業管理者要能夠及時治“蠱”。
治理弊端保持靈活性
蠱卦辭“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事物日久生弊,積弊成亂,亂而複治,大為亨通,有利於渡過大江大河。治理弊亂應事先籌劃,實施後及時總結,開創新局麵。爻辭多次提到“幹父之患”、“幹母之患”,以糾正父親、母親的重大弊端比喻事物積弊多年甚至幾代人了,長期積澱形成的弊端需要進行治理,來扭轉,來疏導,來撥亂反正。
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企業的內部管理及其他工作都趨向於規範化、製度化,這時組織也會趨於僵化。企業的內部僵化,會導致機構缺乏靈活性,難以適應外界的變化。一個人如果缺乏靈活性,就難以在現實環境中生存;一個企業如果缺乏靈活性更是如此!
1998年,上海石化的經營遇到了自建成投產以來最嚴重的困難。造成這樣嚴重困難的原因從外部看,受國際石化行業不景氣的拖累及亞洲經濟危機的影響。從內部看,雖然進行了公司製改造,但長期計劃經濟體製下形成的生產經營意識和思想觀念仍然嚴重束縛著企業的行為,內部機製的轉換尚未完全到位,深層次的改革任務還沒完成。富餘人員較多,人工成本居高不下。大多數生產裝置是在20世紀80年代從國外引進的,規模偏小,生產工藝落後,競爭力不強。技術開發工作滯後,產品結構老化,不少產品已連續生產了20年,其質量、品種、技術都已落後於下遊加工企業的水平。
這次石化產品市場大幅調整形成的嚴峻局麵,表麵看對上海石化是壞事,但從深層次看,也是好事。它使上海石化經受了市場經濟的考驗,也把計劃經濟遺留的問題和以前工作中的不足進一步暴露了出來,從而為最終解決這些問題創造了條件。
上海石化的領導在認真總結上海石化的曆史經驗和深刻分析上海石化麵臨的嚴峻局勢之後,決心下大力氣改革營銷體製,加強銷售網絡和銷售隊伍建設;改進科研管理體製,加強科研工作領導,加強新產品開發的力度;發展和加強多種經營,組建有一定規模的多種經營公司,以便吸納更多的分流人員;加強資本經營的力度,以形成某些產品在國內的領先優勢;加快與英國石油公司、美國菲利普斯等國際石化大公司的合資、合作,以期取得國內石化產品市場的領先地位;開始舟山冊子島原油碼頭和油庫的建設工程,改造現有乙烯、常減壓等裝置,增建100萬噸延遲焦化等生產裝置,以進一步調產品結構,增加進口原油的加工,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經過革新,上海石化逐步往好的方向發展。
治理積弊要按步驟進行
蠱卦講治理積弊有一定的危險性,要謹慎地進行,事前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同時也要考慮到事後的結局。糾正“父之蠱”會困難重重,而“母之蠱”又根深蒂固,改革這些弊端要采用剛柔適中的辦法,守正待時,逐步加以解決。
當企業處於加速發展階段時,一切的危機都會被速度所掩蓋。當進入持續穩定期後,所有的弊端和矛盾馬上會一一地暴露出來。此時企業管理者治理積弊應該注意方法問題。既然“蠱”亂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那麼進行治理也隻能有理有節有步驟地進行。先做什麼,後做什麼,都應有個順序安排,既不能亂套,也不能急於求成。
沈陽飛龍集團在成立之初,總裁薑偉率領一幹人經過刻苦鑽研開發出一係列新產品,開創中國中醫藥保健品之先河,鑄就了“飛龍”在中國保健品市場的輝煌成就。薑偉赴香港爭取上市的那段時間,也正是國內保健品市場風雲突變的時候。
1995年4月,薑偉巡視全國市場,在跑遍全國22個分公司之後,帶給他的唯一的信息竟是:企業的管理一塌糊塗。財務狀況是隻管賬目不管實際,占用、挪用及私分集團貨款的現象比比皆是;廣告策劃一盤散沙;經營無序,不懂得控製發貨節奏;內部創業激情渙散殆盡。
1995年6月,薑偉放棄上市,在報紙上登出公告:飛龍集團進入休整期。這份公告將飛龍的內部危機徹底地公開化,傳媒的聚光燈齊齊照射而來,而公司的主打產品的銷售市場則發生了災難性的大地震,一線營銷人員不知所措,經銷商和零售商不敢進貨,消費者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苦心經營多年的市場一夜之間崩瀉千裏。
就在逆風不順的時刻,薑偉做出了第二步行動。他認為市場潰敗的根源在於企業內部的管理紊亂和幹部結構不合理,於是他斷然決定對內開刀,展開“整風運動”。所有幹部和員工都要反省自己的過失和教訓。在幹部人事上,他辭退母親和弟弟,在很短的時間內對中高層幹部中的8%進行了清除。
在“整風運動”成效有限的情況下,薑偉又做出了第三步更讓人不可思議的動作。1996年7月,薑偉拋出題為《我的錯誤》萬言檢討,曆陳“總裁的20個失誤”。《我的錯誤》發表後,國內傳媒廣為轉載、評述。在這樣的熱炒之中,飛龍集團喪失了它最後殘留的一點市場空間,種種不利於飛龍集團的流言一日傳遍天下。薑偉頓時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尷尬處境:家庭成員都說他不該花錢宣傳自己的失敗;企業員工全都不服他;政府也不再支持他,認為他不是個優秀的企業家。
飛龍集團從事業頂峰一下跌入到了無人過問的深淵。而薑偉衝動而缺乏深思熟慮的公告和“休整”,是飛龍集團走向衰落的最直接的原因。
整治不良現狀要講究方法,弊端要找準,思想要統一,措施要得當,安排有步驟,因勢利導,治“蠱”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革:變革製勝之道
革卦講變革創新。《周易》哲學立足於“變”,革卦則是論“變”的典型。
革卦上卦為兌為澤,下卦為離為火。火性向上,澤水下注。水在火上受到燒灼,水澆火,水盛則火滅;火燒水,火盛則水幹。水火不相容,相克相生,正是事物發生變化的關鍵時刻,所以叫“革”。革卦以火、水為象,含有變革之意,說明革的時代是一個變化時代。
革卦六爻圍繞“革”字,談了用革新來改變現狀的道理,是一種明智之舉,它告訴我們,當矛盾不可化解,或是現實情況存在著眾多弊端時,變革可以使事物更好地發展下去。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一直強盛,當現象出現或麵對困難壓力時,就要采取革新的行為,以適應時勢的需要,謀求自己的發展。 唯有變者才能生存。世上有許多因循守舊的人,很少有開辟新路的希望,在麵對困難的局勢下,很難有所轉機。思想活躍敢於創新的人,則到處都會有出路,尤其是在困境中,他們往往能開創出一番嶄新的事業。
變革,幸存者的藥方
革卦卦辭“革,巳日乃孚。元享,利貞,悔亡。”革卦象征變革,時機成熟,才能被理解,圓滿順利,悔恨將會消失。
《彖傳》說:“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變革符合自然社會的規律而又順乎人心,對於變革,認識和把握時機的意義太重大了。
《象傳》說:“君子以治曆明時。”君子領悟變革之象,用改革曆法來明確顯示季節的變化,按照規律行事。
革卦各爻均談變革之事,說到底講了變革的三點:一把握時機;二遵循規律;三順應人心。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變革無時不在。今天的領導者,不管是在哪個階層、哪個部門,都要接受環境不停變化的事實。隻有強者才能生存下來,弱者必將淘汰。組織隻有不斷變革,調整自身的形態與機能,才能適應新的環境,實現持續發展。
萬燕公司作為VCD行業開創者曾名揚天下。1993年,萬燕公司創始人薑萬猛將MPEG技術成功地應用到音響視聽技術上,研製出一種物美價廉的視聽產品VCD。到1994年,萬燕公司生產了幾萬台VCD,人們逐漸接受了VCD,VCD的普及使得大眾生活進入到家庭影院時代。此後四年間,中國VCD市場銷量由2萬台猛增至100萬台。
萬燕公司的初創是成功的,但是,由於缺乏應有的商業經驗,薑萬猛一心想擴展市場,而沒有想到給自己的新技術申請專利。結果,由於幾乎沒有進入壁壘,各種資本紛紛投入到VCD行業,引起了VCD行業的價格大戰,在此次價格戰中,作為VCD行業開創者的萬燕公司最後竟然被橫掃出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996年,當日本索尼公司在VCD的基礎上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DVD後,很快製定了相應的國際標準,並申請了專利。在這種情況下,使得VCD不僅在技術升級中落伍,而且由於達不到國際標準而被排除在世界音響產品之外。
作為VCD行業開創者的萬燕公司就這樣衰落了,而踏著萬燕倒下的軀體前進的是那些後來跟進參與VCD行業草創並壯大的企業。在萬燕公司衰落後,獲得成熟果實的是後來進入的金正、先鋒、萬利達、夏新、上海廣電等企業。
變革會引起企業組織形式的變化,在這種變化中也伴隨著固有力量的反彈和阻力,再加上企業變革本身所需要的推動力,這幾大力量都要變革首倡者獨自承擔,這就要求變革首倡者能夠提供前進的動力,同時對抗固有的力量;還要擁有足夠的經驗,避免在變革過程中出現致命的錯誤。
在企業需要變革的時候,如果意識不到或者漠視變革,將使企業付出巨大的代價甚至給企業帶來毀滅性的後果。變革越及時,則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動力就越強勁。變革越滯後,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就越狹小。因此,企業變革,是企業自我突破、自我發展的永恒主題,也是管理者必須時時關注、敏銳把握的關鍵問題。
選擇變革時機
變革不僅是一種挑戰,更多的時候是發展進步的一次機會。值得注意的是,這劑藥方並不是百分之百地靈驗。任何組織想要延長生命周期中某個階段保持恒久活力,就必須選擇有利的時機,進行恰當的變革。那麼,企業如何選擇變革時機呢?
企業並不是在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都需要開展變革。最有利的變革時機在成熟期,這一階段往往是企業發展的高峰期,隊伍穩定,領導者威信高,改革措施容易得到員工的擁護,阻力相對較小。這一階段企業經營狀況良好,掌控著足夠多的資源,為變革提供強大的支撐。
無數企業變革的實踐表明,並非所有的環境變化都需要企業進行變革,企業變革也不總是與成功相伴,甚至在有的階段,企業進行主動變革,反而可能招致失敗。不過當企業走下坡路,出現危機時,變革就變得極為必要。比如,進入衰退期的組織,反應遲鈍、效率低下、人心渙散,這時需要企業及時進行變革,以扭轉不利的局麵。
每一次企業主要領導人的更迭,都意味他(她)將給企業帶來新的價值觀。所以,這時往往就是企業變革之時。
企業在市場中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利益相關者的支持與促進。經營良好的企業,往往與各種利益相關者建立良好的關係,在利潤分配實現了較好的平衡。所以,企業是否進行變革,還要多看利益相關者的“臉色”。在顧客、政府、供應商等利益相關者要求企業進行變革時,企業就可以考慮變革,實現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均衡”狀態。
其實,影響企業變革的因素還有許多,如企業內外部環境、企業領導人的偏好等。企業應根據所處的時空環境進行綜合考慮,以決定進行變革的最佳時機。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唯有變革才能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改革的火候要把握好,不能錯過時機;推行變革者必須遵循正道,以孚誠之信取信於人。讓人信從,改革才能成功。
鼎:吐故納新促發展
鼎卦講打破常規的立新之道。管理者要敢於打破常規,獨樹一幟,開創事業新領域。
鼎卦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巽為風,風在火下是烹飪的形象,所以此卦命名為“鼎”。中國古代改朝換代之後,新的君王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鑄鼎,而且把法律的條文刻上去,以示威嚴,這也是鼎新之象。
革舊鼎新。革卦講變革、改革,是破除舊事物的過程;舊的事物一旦革去,一旦破除,就需要建立新的事物、新的秩序。因此,革卦之後為鼎卦,有立新之義。
許多事情,打破常規往往能起到意外的效果。學會變通,才是創造的根本。離經叛道的手段也許正是能引人注意的策略,用在商業宣傳上,這種舉動往往成為最有創意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