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 祖傳之寶(1 / 3)

第六輯 祖傳之寶

騎著毛驢去拉薩

狗娃是個孝子。娘死得早,是爹吃苦受累把他拉扯大的。他開采石場賺了大錢後,就不讓爹種地了,說爹年紀大了,該享享清福了。可是爹勞碌了一輩子,閑不住,不幹活著急。狗娃就說,爹,您一輩子沒出過門,想去哪旅遊盡管去,咱不差錢。

爹想了想,說,我想去拉薩。

爹,全國那麼多地方,爹您咋想起去拉薩了呢?狗娃實在想不通老人的選擇。

爹咧嘴一笑,說,電視裏見天唱《坐上火車去拉薩》,拉薩一定是個好地方。

狗娃忍住笑,說中,我給您找個旅行團,讓他們帶著您去……我忙得放屁的工夫都沒有,沒時間陪您。

爹說,我想自己去,一個人自由。

狗娃一時沒明白爹的話,以為爹想坐火車去。

不是,我想騎毛驢去。爹撓了撓頭,不自然地嘿嘿一笑。

狗娃感到又好氣又好笑,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爹忙解釋說,騎毛驢自由自在,方便。

若是讓爹騎頭毛驢,外人不把自己的脊梁筋搗斷啊?狗娃說,爹,我給您買輛小汽車得了。

爹把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說不妥,不妥。

狗娃恍然大悟,說,您是說自己不會開啊?沒關係,去駕校學兩個月就會了。我跟您買個自動擋的,好開,一踩油門就走,不踩油門就停了。

學開車是不是要交錢?騎毛驢卻不用交錢,不用學就會。爹擺擺手。

狗娃一愣,說,爹,咱不差錢,真的!

爹說,騎毛驢穩妥,電視上常說開汽車出事的,沒聽說騎毛驢出事的,是不是這個理兒?隻聽說汽車撞人的,沒聽說毛驢撞人的,為啥?毛驢有眼啊。

嗬嗬,爹說的還真有道理。狗娃又是一怔。

爹狡黠一笑,又說,騎毛驢能爬山,能趟河,汽車行嗎?再快的汽車也開不到山上去,再好的汽車也過不了河,路上有個坑怕是就過不去了。

這、這……狗娃張口結舌。

爹繼續說道,毛驢吃山上的草,不需要花錢,汽車卻要燒汽油,又是一筆大花銷。再說,沒油了,一步也會不走。毛驢呢?餓了也還能蹦躂。

爹,您這是什麼邏輯啊?!狗娃哭笑不得。

啥騾子?爹搖搖頭,我說的不是騾子,是毛驢。你才幾天不種地,咋連騾子毛驢都不分了?我要買就買頭母驢,明年就能生頭驢駒,後年還能生,以後每年都能生,你見過哪個汽車能生小汽車的?而且過不了多少年,汽車就變成一堆廢鐵了……你說,買毛驢劃算還是買汽車劃算?

狗娃目瞪口呆,啞口無言,還真想不起拿什麼話來反駁爹。

爹說,汽車放的“屁”難聞,照電視上說的是汙染環境,害人不輕;毛驢呢?拉的屎卻能當肥料,種出的蔬菜、莊稼都是綠色食品,城裏人最愛吃了。

爹侃侃而談,眉色飛舞,說汽車不能亂停亂放,開到停車場裏要交停車費,毛驢隨便栓到哪個樹上、電線杆上就成了。

毛驢要是丟了呢?狗娃終於想起反駁爹的話來。

爹卻不當一回事,輕鬆隨意地說,買頭毛驢,不上半個月就認識人了,生人不但牽不走它,弄不好還被踢一腳呢,即使被人偷走了,它自己認得路還能跑回來。汽車行嗎?被人偷走了就心甘情願“認賊作父”跟人家過日子了!

嗨,爹還真有一套哩。細細琢磨,爹的話也不是沒道理。狗娃當下就想,到集上買頭毛驢,讓爹騎著毛驢去拉薩?可是,可是,如果爹真的騎頭毛驢去拉薩,隻怕比耍猴的還吸引人的眼球……

屁大的事

兒子下晚自習回家,在穿越馬路時被一輛卡車撞飛了,由於搶救及時,終於轉危為安,卻從此落下了終身殘疾。

兒子今年才剛剛過了十二歲生日,正是含苞待放的花季少年啊!今後的路該怎麼走?老牛傷心欲絕,欲哭無淚。

兒子出院後,老牛決定找出這起車禍的原因。

通過監控錄像看出,兒子並沒違反交通規則,是在綠燈亮起五秒後通行的。難道是卡車的刹車係統失靈了?沒有。經過相關部門檢驗,肇事車輛的刹車係統正常。難道當時卡車為了避讓異常情況,意外撞向兒子的?通過監控可以看到,出事前後,路上隻有這一輛車,行人也不多,沒有異常情況。難道是車速過高,刹車失控?也不是,當時車速隻有六十邁。是酒後駕駛?當時警方經過儀器測試,否定了這個說法。難道是自己跟司機有仇,故意找事的?也不是啊,自己平時謹慎做事,走路都怕踩死個螞蟻,沒有得罪誰啊,跟司機也非親非故……在看守所裏,司機小李痛心疾首、萬分後悔地告訴老牛,他在家受了妻子莉莉的氣,當時是帶著情緒開的車。

司機小李說,那天下午,他在家看電視,莉莉買菜回來,嘟囔他就知道看電視,不做家務,飯菜也不做。小李感到很委屈,他向來如此,又不是今天才這樣,再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菜沒買回來,怎麼做啊?而且,莉莉那天歇班,她不做飯誰做飯?當時小李心裏很不舒服,覺得莉莉是在沒事找事,結果飯也沒吃就出門了。他和莉莉感情深厚,從未紅過臉吵過嘴,今天是怎麼啦?是嫌棄自己沒本事,還是買菜途中遇到了老情人?……就這樣,他一邊開車一邊胡思亂想,結果稀裏糊塗撞了人。

莉莉那天為什麼朝小李發火呢?真像小李說的那樣,遇到了老情人?莉莉說,她上街買菜時帶著自家的小狗。在菜市場,她跟菜販子討價還價時,一個小孩狠狠踢了小狗一腳,小狗疼得呲牙裂嘴,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等到她發現,想訓斥那個小孩時,那個小孩已經跑掉了,她心裏憋屈著,回到家裏才向小李發火。

那個小孩叫明明。這天在學校,班主任劉老師當著全班學生的麵,嚴厲批評了他一頓,說他字跡不工整,是在敷衍了事。明明是班裏的學習委員,勤奮刻苦,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各科老師包括班主任從未批評過他。明明說,我的作業向來都是如此啊,感覺劉老師是沒事找事,故意找茬兒,當時心裏很不服氣,下午放學時,路上遇到一隻小狗就使勁踢了一腳。

班主任劉老師怎麼啦?那天下午他去學校前,到街上的售報亭買雜誌,打聽當月的《小說選刊》到了沒有。賣報的王大嫂脾氣一向很好,一見麵沒開口就笑,有時你身上沒帶錢,盡管把報刊帶走,等下次來時再給也不遲。因此,劉老師一向都是到她的售報亭買報刊。沒想到,這一次,她頭也沒抬,沒好氣地說,要你兩眼出氣哩?有沒有不會自己看?劉老師氣得一句話沒說就走了。

那天,王大嫂在家做午飯,做的是老公張三愛喝的紅薯湯。張三回到家,聞到紅薯湯味,就氣不打一處來,說,你昨晚做紅薯湯,今天又做,不會換換啊?王大嫂感到莫名其妙,說,你不是向來就愛喝紅薯湯嗎?你說紅薯是第一防癌的蔬菜?張三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就摔了:誰給你說我愛喝了?你聽不懂好賴話啊?王大嫂說張三你講不講理啊?你還有良心沒有?說罷,就氣呼呼地去樓下的售報亭了。

張三是單位的一名科員。那天上午單位開會,科長正在抑揚頓挫地講話,張三憋不住放了個屁,惹得哄堂大笑,甚至有人鼓起了掌,譏諷他要跟科長搶著發言呢。科長鐵青著臉,訓斥張三:你放屁也不撿個時候……

至此,老牛長歎一聲,什麼話也沒說——那個科長正是老牛自己!

老馬之死

在單位組織的一次體檢中,老馬忽然被查出患有癌症,而且隻有半年的壽命了。他怕醫院誤診,又到省城大醫院檢查,結果跟當地醫院一樣。

不像有的人一樣,一旦得知自己患有絕症,好像天塌地陷了,絕望,萎靡,頹廢,打不起一點精神,像得了雞瘟似的,老馬卻相反,反而一下子輕鬆了,開朗了。他把所有的親戚朋友同事叫到一起,寒暄一番之後,忽然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自己死了,他們怎樣處理後事。

在場的人都愣住了,不明白老馬何以說此話,有人甚至懷疑他的腦子是不是進水了。

老馬把醫院的檢查結果拿出來,又重複了一遍自己的問話。

大家這才明白老馬的意思,看他的表情也不像是在開玩笑,大家這才你一言我一語小心翼翼地說開了。

單位領導說,老馬,你幹了一輩子副科,按正科的待遇給你開追悼會。

妻子說,老頭子,你放心,將來喪事一定給你辦得排場。

兒子說,爸,我給您弄個水晶棺材。

外甥說,舅你放心,我給隨五百塊錢的禮。

小李說,馬科長,等您百年後,我給您買個大花圈。

……

老馬笑著搖了搖頭,說,我死後,無論你們怎樣做,我都看不到,不如折算成錢,現在交給我。

老馬的葫蘆裏究竟裝的什麼藥?大家又是一愣。

我沒別的意思,醫生說我隻有半年的時間了,我想用這些錢去全國各地旅遊……說實話,我這輩子隻到過省城。老馬解釋說。

老馬這麼一說,大家都明白了他的意思。之後,都紛紛拿錢給他:妻子給了他兩萬,兒子給了他兩萬,單位給了他三萬,等等。

老馬把錢打到卡上,然後一個人上路了:桂林,海南,廣州,深圳,上海……由於沒有俗事纏繞,一路的好景色讓他賞心悅目,心曠神怡。

半年後,等到老馬把全國各地轉了個遍,卡上的錢已經所剩無幾。

老馬回到家裏,等待死亡,卻發現絲毫沒有死亡的征兆。他半信半疑又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令他意外——他的身體非常健康,身上的癌細胞消失了!也就是說,他是一個正常的人了。

這一下,老馬坐不住了:親戚,朋友,單位的同事,是不是猜測自己騙他們啊?這且不重要,重要的是,妻子給他的錢,那是他們的養老錢,如今花光了,日後怎麼辦?兒子給他的錢,那是兒子準備結婚的費用,這點錢需要積攢多少天?兒媳不把自己罵死啊?單位領導得知他安然無恙,要他到單位上班,由於他走後,科室又提拔了一名副科長,因此,他隻能享受副科待遇,不能主持工作了。如此一來,他的正科隻能永遠是個夢想了……老馬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整個腦子成了糊塗糨子一盆,想得腦子快要爆炸了也理不出個頭緒來。

老馬鬱鬱寡歡,五個月後,他得病死了——死因是癌症。

祖傳之寶

省電視台的鑒寶欄目組來到了小城。小城人趨之若鶩,該出手時就出手,不少人把祖傳的或是收藏的寶貝疙瘩拿出來,讓專家給鑒別個真偽,根據市場行情估算一下價格,以便做到啞巴吃餃子心中有數。當然,其中免不了有真品有贗品,有人歡喜有人沮喪。

這天是個集日,富貴去趕集賣肉了。富貴是個養豬專業戶,逢到集日就殺豬賣肉。他的老婆杏花就把富貴珍藏的一幅對聯拿出來——說是對聯,其實是單個的一些字裱在兩條紙上。說是“字”,杏花卻一個也不認識。

杏花把對聯拿到了現場。她忍住激動的心情,故作鎮靜地說,這幅對聯是男人家祖傳下來的,有好幾代了。

幾位專家像蒼蠅見血似的圍了上去,先驚詫不已,後興奮不已。

這是好東西。光頭李點點頭。

不錯,好玩意。胡子張附和道,

什麼是寶?這就是寶。辮子馬翹起了大拇指。

杏花的臉開了花。她羞答答地說,這對聯上是啥字?

光頭李說,原始文字的起源,是一種模仿的本能,用於形象某個具體事物。它盡管簡單而又混沌,但它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審美情趣。書法藝術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畫符號——象形文字或圖畫文字。漢字的刻畫符號,首先出現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畫符號隻表示一個大概的混沌的概念,沒有確切的含義。

胡子張說,從夏商周,經過春秋戰國,到秦漢王朝,二千多年的曆史發展也帶動了書法藝術的發展。這個時期內,各種書法體相續出現,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簡帛朱墨手跡等。

辮子馬說,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采。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曆史長河中,一方麵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另一方麵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

杏花鼓足勇氣問道,各位老師,這對聯上是啥字呢?

光頭李口若懸河地說,應該是梅花篆字。曆史上“梅花篆字”經曆了商、漢、唐、宋、元、明、清諸朝的風雨沉浮。早在商朝時的古陶器上,就刻有梅花象形文字。到了漢代,梅花篆字就成了收藏佳品。它以“遠看為花,近看為字,花中有字,字裏藏花,花字融為一體,字體剛勁有力”為特點。古人愛梅、賞字的習慣,賦予了“梅花篆字”遒勁、淡雅的文化內涵,也使之成為研究中國古代書法的一塊活化石。

胡子張眉色飛舞地說,梅花篆字是指在篆字的基礎上,將梅花鑲嵌字內,使之天然成為一體,遠看像篆字飛舞,近看似梅花盛開,篆體本來就很難令人讀懂,加上梅花的點綴,便顯得更為生澀難懂,更增加了它蒙朧神秘感。篆體與其他字體一樣不作為常用字體逐步退出曆史舞台。梅花篆並非簡單“畫”成,它有嚴格的講究,“逆鋒起筆、中鋒行筆、回鋒收筆”是其書寫的要決。

辮子馬抑揚頓挫地說,在我國,曆史上的“梅花篆字”經曆了商、漢、唐、宋、元、明、清諸朝的風雨沉浮,如今,能寫出梅花篆字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也正因為書字困難,且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在新加坡、日本、巴西、美國、加拿大、法國、韓國、越南等多個國家受到特殊的禮遇,梅花篆字均能被人搶購、收藏。

聞聽三位專家的話,杏花雖不甚明白,但聽出了話音,知道自己手中的對聯是無價之寶,忍不住笑得更燦爛了,說各位老師,這對聯上到底寫得啥?

光頭李說,似乎是“六畜興旺千家樂,五穀豐登萬象新”。

根據民間習俗推測,應該是“爆竹聲聲辭舊歲,梅花朵朵報新春”。胡子張說。

辮子馬搖搖頭說,好像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

正當三位專家像公雞掐架一般爭論得臉紅脖子粗的時候,富貴趕來了。他狠狠瞪了杏花一眼,說胡鬧!你敢把這祖傳的東西拿出來丟人現眼,看我回去咋收拾你!

在場的人麵麵相覷,不明就裏。不待專家發話,富貴就滔滔不絕講述開了:

祖上家裏窮,窮成啥樣?窮得過年連一幅對聯都貼不起。有一年年關,曾祖母埋怨曾祖父,你看看,有過年不貼對聯的嗎?咱家隻所以窮得叮當響,就是因為沒有貼對聯。

狼腿拉到了狗腿上,哪跟哪啊。曾祖父不以為恥,還譏諷曾祖母。

曾祖母說,你別不服氣,為啥過年家家戶戶總要貼上對聯?就是為了除晦氣,期冀來年和和睦睦,甜甜美美。

曾祖父一聽,也覺得有道理,就打算貼一幅對聯。可是又實在沒錢買,這可怎麼辦?村裏有個私塾先生,每年春節就在村裏擺開桌子給人寫對聯。誰拿了對聯就留下幾個錢,多少沒規定,有錢人家多留些,沒錢人家少留些。曾祖父來到現場卻不敢上前,縮頭縮腦在人後麵徘徊。先生知道曾祖父窮,看曾祖父廋得狼見了都掉眼淚,便大發慈悲讓他拿一幅,不要錢。可是,曾祖父人窮誌不短,就是不拿。最後,他把先生裁下的紅紙片撿一些回家。到家後,他把鍋底上的黑灰刮下來,用水攪拌成“墨汁”。然後找了一個屎殼郎,用兩根小木棍夾住屎殼郎,把它放在“墨汁”,然後把它夾出來放在紅紙片上,用一個小碗反過來蓋住屎殼郎,再用刀沿碗邊裁下多餘的紅紙,過上一袋煙的功夫,拿開碗——屎殼郎已經把“字”爬好了!就這樣,一個個“字”或者說是“畫”完成了,再把它們均勻隔開貼在門框上就成一幅別出心裁的對聯了。村裏有人問曾祖父,對聯是啥意思?曾祖父嘿嘿一笑,不認識?那是你肚裏墨水少。接連幾年,曾祖父都貼上這樣的對聯。後來,村裏人知道了原委,就笑話他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