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物的助人故事(1 / 3)

1.動物的助人故事

人們都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這不僅僅因為動物的一些行為有利於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更重要的是,動物經常“熱心”地幫助人類做好事,甚至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挽救人類的生命。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動物幫助人類是多方麵的,每一方麵都有令人感動的故事。讀了下麵這些故事,你一定會更加理解動物、愛護動物,也會真心實意地做動物的朋友。

救命的孔雀

在印度,有個叫達契的人,養了一隻漂亮的孔雀,他給自己心愛的孔雀起了個名字叫“彩翅”。閑暇時,他總喜歡帶著彩翅去散步。有一次,達契到江邊去散步,突然,從窪地的草叢裏竄出一條叉粗又長的大蛇,緊緊地纏住達契的雙腿。達契頓時嚇得三魂出竅,一跤跌倒在地,昏死過去了。

彩翅見主人跌倒了,頓時收緊羽毛猛撲過去,它先用翅膀照著蛇頭猛扇下去,惡蛇慌忙縮身躲避,正當它要甩頭出擊時,彩翅那鐵鉤似的尖利嘴巴朝蛇的左眼猛啄過去,隻聽“噗”的一聲,鮮血四濺,蛇的左眼已被啄瞎。那蛇疼得直晃頭,彩翅乘勝追擊,又向它的右眼啄去,惡蛇想躲已經來不及了。瞎了雙眼的蛇已經失去了反擊的能力,彩翅照著蛇頭如同啄米一般狠啄不止,轉眼間那蛇頭已被啄得稀爛。

停了一會兒,彩翅用力將死蛇從主人的身上扯下來,丟在了一邊。它圍著主人邊轉邊叫。看到達契一點反應也沒有,彩翅不安地拍打翅膀,樣子非常急躁。

忽然,彩翅似乎明白了什麼,它不顧一切地朝家裏奔去,見了女主人高聲大叫,然後往回跑,一邊跑一邊回頭,像是在告訴女主人發生了什麼事情一樣。

達契的妻子感到很奇怪,就跟隨彩翅前往,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達契的妻子看到窒息倒地的丈夫,大吃一驚,趕忙叫家人把達契背回家去。達契到了家,依舊昏睡不醒。彩翅看到主人沒醒過來,始終精神不振,不肯吃東西。

過了兩天,達契醒過來了,妻子把彩翅相救的事告訴了達契,達契十分感動。從此,他們對彩翅就更親了,簡直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故事啟示:

鳳凰在主人麵臨危急時刻,挺身相助,終於救了主人的命。試想,如果它沒有勇鬥毒蛇,主人恐怕就會死於毒蛇之口。動物救人,是沒有條件的,也是不計安危的。同某些人類的“斤斤計較”相比,動物的助人,的確是高尚的。盡管它們的救人完全出於本能。如果你也擁有這樣一位“朋友”,是不是感到很滿意?

喜鵲助人

農曆正月初五中午,孟老漢在山裏行走,突然聽見一聲巨響,一塊一百多斤重的石頭便砸在了他的左大腿上,他慘叫一聲就昏了過去。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被一陣鑽心的疼痛弄醒,這時天已黑了,一摸左腿,黏糊糊的,把手放到鼻前一聞,一股血腥味。他知道自己負傷了,但他不敢呼叫,擔心招來野豬野狼。

夜裏的深山,夜色蒙蒙,寒風颼颼,就在這時,一個身形矮矮的活物朝他靠近,他一陣發怵,伸手摸到了上山時帶的木棍。可那黑影卻在離他隻有幾米遠的地方,突然停住不動了。當霧氣散去,老孟終於看清了那東西的模樣:原來是喜鵲。那隻喜鵲足有1米多長。不一會兒,天完全亮了,老孟發現自己所處的位置有點陌生,便亮開了喉嚨大喊“救命”,可沒有任何回音。這時,那喜鵲竟向他走來,在他受傷的左腿上輕啄了一下,然後就依偎在他身邊蹲了下來……

幾天後,一直依偎在孟起庚身邊的喜鵲突然站起身,似乎在尋找著什麼。隻見它在不遠處停了下來,用嘴啄開亂草,把脖子伸了進去,然後又收了回來,轉頭望著老孟,嘴裏流出了一線清水,原來喜鵲是在找水!孟起庚艱難地挪動身體,爬行了十多分鍾終於來到喜鵲身邊,扒開亂草一看,果然看見亂草下有一攤清水。一天一夜滴水未沾的老孟學著喜鵲的樣子,把頭埋了下去,大口吸了起來。喝夠了水的老孟突然覺得有力氣了,又扯開嗓子大喊救命,可是喊了半天還是沒人應,喊累了,他就躺在地上打起了瞌睡。

等他一覺醒來,一眼就看到了喜鵲身邊的一堆細細的嫩草,而喜鵲正在同情地望著他,饑餓難忍的老孟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把嫩草就嚼起來,把那堆草吃下肚後他又喝了幾口水,又來了精神。這時,老孟試著把喜鵲攬進懷裏,喜鵲竟乖乖地順從了。不久,山上霧靄又起,黑夜說到就到,但有了喜鵲相伴,老孟心裏踏實多了,竟抱著喜鵲安然睡去。又不知過了多久,他被一陣冰涼的液體打醒,原來是下雨了,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的手腳冰涼,但胸口卻十分暖和,用手一摸,原來是喜鵲正張開翅膀趴在他身上呢,此時的鳥兒全身已被淋透,老孟內心湧起一陣從未有過的感動……

幾天,老孟醒來後發現喜鵲一改先前的溫順,看樣子想跑,但跑了幾步,見老孟沒動,它又返了回來,朝他“咕嚕嚕”直叫。老孟納悶,難道這裏有危險?他連忙跟著喜鵲在後麵爬,才爬了幾步他就累了,於是,喜鵲又趴在老孟身邊陪他喘息,但仍不停地“咕嚕”。就這樣,這對“人鳥搭檔”走走停停,老孟爬了一整天,這時喜鵲卻突然不走了,老孟環顧四周,驚訝地發現,他居然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家附近了。

故事啟示:

喜鵲真心實意地幫助處在困境中的孟老漢,聽了這個故事,就好像聽見一個人與人之間助人為樂的故事。人救人的故事是非常普遍的,也是最受人崇敬的。而動物助人為樂的故事,我們聽見後,是不是也一樣感到崇敬?麵對這樣對人類伸出救助之手的動物,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把它們當做最朋友?有什麼理由不愛護和保護它們呢?

撲向手榴彈的狗

這個故事發生俄羅斯西部城市別爾哥羅德的街頭上,一隻忠誠的大狗為了解救主人和路人,奮不顧身撲上一枚即將爆炸的手榴彈,被炸得血肉模糊,犧牲了生命,而它的主人以及周圍的路人,由於它以自己身體阻擋了手榴彈爆炸的威力,僅僅受了點輕傷。

整個故事是這樣的:這天晚上,一名青年軍人,喝得爛醉在街道上橫衝直撞,行人紛紛避而遠之,一位老人實在看不下去,走上前指責他,青年一怒之下衝著老人破口大罵,還揮起拳頭狂揍老人,並掏出一顆手榴彈拋向人群,瞬間人們瞪大眼睛呆住了,一場慘劇即將上演。

正在這危急時刻,在人群不遠處,一隻正和主人一起散步的狗兒,突然意識到將會發生什麼事,它猛然掙脫主人手中的繩子,鑽進人群,一躍撲上正在冒煙的手榴彈,刹那間爆炸聲響起,眾人嚇了半天才回過神來,看到這隻仁勇的狗兒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而人們卻安然無恙,大家既驚愕又感動,個個默默無語。

故事啟示:

狗之所以奮不顧身地撲向手榴彈,並不是因為它沒有意識到手榴彈的危險,否則它也不會撲上去。凡是養狗的人都知道,當任何一件東西襲向主人時,狗都會第一個衝上前去,清除危險隱患。這是狗對人的忠誠決定的。朋友之間貴在真誠。一個忠誠的人常常會自我犧牲,一個忠誠的狗也會自犧牲。同人的忠誠相比,狗的忠誠也一樣偉大。你說對不對?

家犬救主

孟悠悠和她的丈夫高先生是鎮郊區居民。孟悠悠懷孕幾個月後接受產科檢查,發覺胎位不正,而且初產年紀稍大,可能難產,所以醫生打算為她施行剖腹手術。

不料,距預產期還有幾星期的一天,孟悠悠一人在家,忽然感到子宮劇烈收縮,豈知這是分娩先兆,陣痛越來越劇烈,她終於不支倒在地上,連打電話求救的氣力都沒有了。

在這個危急關頭,唯一在她身邊的是她豢養多年的雌性牧羊狗卡莉。“它好像知道該怎麼做一般!大概我曾經幫助過它生狗仔,現在當我生孩子時,它反過來幫助我。”孟悠悠事後感激地說:“當我陷於半昏迷狀態時,卡莉不斷在我身邊吠叫,並用口輕輕咬住我的耳朵,免使我完全失去知覺,它溫暖的挨擦和吠叫給了我精神上的支持。”

過了好一會兒,孟悠悠肚裏的女嬰開始鑽出來了,卡莉竟然懂得輕輕用口把女嬰拉出來,隨即把臍帶咬斷。之後,它又跑到西瓜田去找男主人,高聲吠叫,並用頭推主人的腿,好像叫他馬上回去。

孟悠悠和女嬰後來被送到醫院,均告平安。夫婦為感激愛犬救命之恩,替女兒取名為高卡莉。

故事啟示

狗之所以會給女主人接生,可能與它的生育經驗或本性有關。狗是一種通人性的動物,它機靈、聰明,懂得報恩。在人類曆史上,流傳著許多狗和主人的故事,無不說明了這一點。其實,像狗這樣忠於人類的動物還有許多。所以說,許多動物都是人類的朋友,我們不輕易傷害任何動物。如果我們真誠地愛護它們、關照它們,它們一定會反過來幫助人類的。

羅馬人的救星

鵝的聽覺靈敏,警惕性高,很適合做“警衛”工作。曆史上有過這樣的事:性情溫順的家鵝立下奇功,因而獲得樹立豐碑的殊榮。

公元前390年,高盧人大軍從北部人侵意大利,大軍長驅直人,占領了羅馬城。隻有易守難攻的卡皮托利要塞,高盧人一時還強攻不下。高盧軍隊將卡皮托利要塞圍了個水泄不通。有一天,高盧人的軍事頭領布倫仔細察看了高崗上的斜坡,想出了一個偷襲的計劃。於是,半夜,一支高盧人的軍隊悄悄爬上懸崖,聚集在要塞的城牆下麵。意大利的巡邏的士兵己進人夢鄉,警犬也睡著了。高盧人正準備翻越城牆,忽然要塞裏傳來“咯、咯、咯”的叫聲。原來是飼養在尤諾女神(羅馬神話中的最高女神之一,被認為是婦女的保護神)廟裏的家鵝在鳴叫。這些聽覺敏銳的家鵝聽見高盧人的兵器叮當作響,便昂起脖子,“咯、咯、咯”地叫開了。羅馬人的守軍驀地驚醒,立即拿起武器,打退了高盧人的偷襲。然後羅馬人又乘勝追擊,終於把人侵者趕出了家園。

羅馬人為了表達對家鵝的感激之情,宣布家鵝為聖禽,並規定每年都要舉行慶祝活動表示紀念。每逢這個節日,一支特別的遊行隊伍走遍全城;身著盛裝的祭司們畢恭畢敬地舉著一隻鵝,後麵則用繩子拖著一隻狗。羅馬人紛紛走到家鵝跟前,向它和祭司們鞠躬致意。人們對於那隻狗則用棍責打,以表示對它的同類在當時貪睡失職的懲罰。為了頌揚家鵝在擊退高盧人侵者的戰役中立下的奇功,羅馬人還為它建造了一座紀念碑。

故事啟示:

鵝救羅馬人,可以是湊巧吧。這完全不是它的有意識行為,而是它的天性造成的。當我們知道鵝天生是一種高敏感和警覺性極強的動物時,我們完成可以利用它的這一特點,為我們人類服務。例如,讓它替我們防賊,遇到情況讓它及時為我們警報。不過,這個故事同樣也告訴我們,動物的天性就像一隻“雙刃劍”,對人類有幫助的一麵,也有不利的一麵。讓動物為我們服務,就要發揮其有益的一麵,避免其不利的一麵。

英雄救美

幾年前,中國日報網站曾報道過一起發生在埃塞俄比亞的一件獅子救人的故事。故事這是樣的:有三頭獅子從一夥綁架者的手中救下了一個12歲的小女孩,並且在她身旁守候至警察到來才放心地離開。一向嗜血的“百獸之王”,竟然做出這樣見義勇為的義舉,在當地傳為了佳話。

當時,警方找到了這名失蹤7天的小女孩時,發現小女孩的附近赫然站著3頭獅子。這可把警方驚出一身冷汗。雖然從遠處看不出這幾頭獅子的雌雄,但它們顯然對小女孩沒什麼惡意,反而有一副保護者的姿態。這些獅子似乎還能辨認出警方的身份,當警察向小女孩靠攏時,這三頭獅子也默默地轉過身向森林走去。

隨後,警察抓獲了4名綁匪。

原來,是這幾名綁匪在路上綁架了小女孩,強迫她接受一樁婚姻。在接下來的7天中,他們一直不停地毆打她,直到小女孩的獅子救星突然出現。後來,這些綁匪心有餘悸地回憶說:當時三頭怒氣衝衝的獅子突然衝出來,嚇得他們丟下女孩連忙逃命。這些獅子並沒有繼續追趕而是留在飽受驚嚇和摧殘的小女孩身邊,默默守護著她直到警方出現,這才默默離去。

雖然獅子在通常情況下是會攻擊人的。但野生動物專家認為這三頭獅子見義勇為的行為並不是無緣無故的,可能是小女孩被鞭打時發出的哭聲救了她一命。她的嗚咽聲可能被獅子們誤聽成了獅子幼崽的叫聲,這就是獅子沒有吃她的原因。

故事啟示:

獅子作為一種大型食肉動物,通常是會攻擊人類的。但這次卻是一個意外,它們卻救了一個手無寸鐵的弱小女孩。不管是出自什麼原因和動機,但這件事的的確確發生在獅子身上。這個故事至少說明,連動物抵觸那種欺負弱小的同類、並肆意施暴的野蠻行為。

和狼相處

二戰中,一個年僅 8 歲的猶太女孩為了躲避納粹的魔爪,背井離鄉,獨自逃進 深山,意外地和狼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

1941 年的一天,麗沙的爸爸媽媽被納粹迫害,她決定出逃,尋找自己的父母。她偷了一些麵包和幾個蘋果,身上還戴了個指南針,一直向東走。在波蘭境內,麗沙第一次遇到了狼。那天,她從一戶農舍裏偷了點吃的,一個男人追出來,向她扔石頭。麗沙拚命地跑,躲進了樹林。她受了傷,疼得直叫,那叫聲好像狼嚎。突然,麗沙發現有什麼東西在看著她。她開始以為是一隻狗,就丟給它一塊肉,但它不肯靠近。它的叫聲讓麗沙意識到這不是一隻狗,而是一隻狼。

此後,麗沙漸漸和狼稔熟起來,她們成了形影不離的朋友。母狼對麗沙很好,捕食到的 獵物都分給她吃。麗沙叫她麗塔媽媽。那段日子,麗沙過得很開心。麗塔媽媽打獵回來,會和麗沙分享她的戰利品,如兔子之類的野味。吃飽後,麗沙就依偎在 麗塔媽媽身邊,笑著睡去。麗沙仿佛又找到了一個媽媽,對麗沙而言,麗塔媽媽就是整個世界。後來,麗塔媽媽有了一隻公狼做伴。公狼起初對麗沙很不友善,它幾次企圖襲擊麗沙,都被麗塔媽媽阻止了。摸清了公狼的性情後,麗沙學乖了很多。每當公狼發威時,麗沙就做出屈服的表示,身子往地上一躺,蜷起四肢,露出喉嚨,公狼見狀也就罷休了。 麗沙和這兩隻狼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

後來,兩隻狼被獵人打死了,麗沙為此非常傷心。她離開了樹林,一個人繼續趕路。幾個星期後,麗沙遇到了一群狼。這可是個大家庭,有狼爸爸、狼媽媽,還有幾個幼崽。麗沙也加入其中。狼爸爸、狼媽媽外出捕捉獵物時,麗沙就留下來照顧 幼狼,做起保姆來。等它們回來了,麗沙模仿幼狼的樣子,四肢蹲下,舔舔狼媽媽的鼻子討食吃。起初,狼媽媽身子向後一退,不肯給麗沙喂食。但麗沙不斷發出輕輕的叫聲,哀求著,狼媽媽慢慢靠近,這才把食物吐給麗沙吃。漸漸地,狼媽媽開始像對待自己幼子一樣對待麗沙,麗沙也成為這個特殊家庭的一員。然而,好景不長,狼群解散了,麗沙又重新回到一個人的生活。

接下來,她向東走到了烏克蘭,也曾偷乘火車到克羅地亞、意大利。前前後後用了四年多的時間。

故事啟示:

麗沙曆經苦難,在狼的幫助下,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戰勝了饑餓和死亡的威脅,終於重返人間,成為一個正常的人。狼的本性雖然是吃人、吃弱小的動物,但狼群中也有母性,也有對弱小動物的同情。它們在解決溫飽之後,是不會輕易傷生的。女孩和狼群和相處數年的故事,的確是令人感動和驚喜的,也讓我們對狼這樣的動物有一種全新的認識和了解。

.

靈犬送信

魏晉時,有一個叫陸機的人,曾經養了一隻善解人意的狗,名字叫黃耳。一次,陸機在京城有急事想要通知家人,但是卻又找不到一位能夠信任的送信人。

陸機在房中走來走去,一邊歎氣一邊想辦法,忽然,他低頭看見了黃耳,於是靈機一動,把黃耳叫過來吩咐:

“黃耳啊!這認要靠你嘍!我把這封信寫好,你就替我帶回家去,要記得帶一封回信回來喔!”

黃耳聽完陸機的話後,神態嚴肅,好像了牽這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陸機寫好信後,把信綁在黃華的身上,然後拍了拍黃耳的頭,對它說:“好狗兒,一切就靠你了。現在去吧!”黃耳聽了,就出發了。

一路上,黃耳都不敢稍做停留,不停地向前跑。餓了就找些剩菜剩飯來吃,渴了就喝露水或雨水。就這樣,不管日曬或雨淋黃耳一直向家中跑去。自從黃耳走後,陸機幾乎每天都站在門邊望著家鄉的方向,心中想著:

“不知道黃耳到家了沒有?希望繚一路平安。唉!我叫一隻狗送信會不會太為難它?”

陸機每天站在門邊等候,都把門檻踏壞了。好不容易過了50天後,黃耳終於麵容憔悴地拚命跑回來。

“我就知道你一定會辦到的,真是我的好狗。”陸機高興地抱著黃耳,並且迅速地拿下黃耳帶回來的信。

陸機趕緊打開信來看,黃耳這時已經精疲力盡地倒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了。

等到陸機讀完信,才發現黃耳已經因為力氣用盡而死了。陸陸難過極了,抱著黃耳的體痛哭。

陸機在離開不遠的地方,選了一塊地替黃耳建了一個墓塚。這個地方就是後來人們所謂的“黃耳塚”。

故事啟示:

黃耳送信的故事,一是說明狗的忠誠和奉獻精神,二是說明狗是具備超強記憶本能的。可見,狗不僅會為我們看家護院,保護我們的的安全,也會為我們做其他工作。像狗這樣既忠誠又有能力的動物,其實是很多的。我們人類是講情感的,對狗這樣的動物,我們更應該盡力去愛護它們。當我們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時,我們也應該成為動物的朋友,為動物的需求助一臂之力。你說對嗎?

斑鳩救人

漢朝的劉邦在與項羽爭戰於滎陽一帶,劉邦被項羽打敗。他雜在亂軍中策馬奔逃,逃到一個小村附近,手下的人全散掉了,項羽的兵從四麵八方呐喊著圍上來。

劉邦眼見沒法逃走,打算躺在草叢中躲避,忽見前麵村子的一棵大樹下,有一口破井,他便迅速走到井邊,隻見是一眼枯井,井欄斜倒著,井裏沒有什麼水,土石樹枝塞在井口。劉邦立即跳入井去,把枯樹枝頂在頭上蹲著,不敢動彈。

項羽的人馬進入村中搜索,找不到劉邦。到天將晚時,項羽讓士兵細細搜索,因為他親眼看見劉邦逃入村中的。項羽指揮兵卒亂搜,發現一棵樹下有口破井,一個兵士想去看看,項羽說:“那有什麼看的?你看,那井上不是站著兩隻斑鳩嗎?”兵士一想有理,如果井那裏有人,斑鳩不早就飛掉了?於是,他們又到別處去搜,搜來搜去搜不到。第二天,劉邦手下的大將率大軍來戰退項羽。劉邦從井中探頭見是自己人馬,便從井裏躍出來,嗬嗬大笑說:“這井應當叫做‘厄井’,但遇厄之後能逢凶化吉,全靠的一對斑鳩啊!我是不會忘記斑鳩的大恩的。”

故事啟示:

斑鳩救劉邦,這個故事雖然很巧合,但卻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難道是斑鳩有意站在井上,麻痹項羽的嗎?或者是斑鳩根本沒有發現井下有人,而是碰巧落在上麵的?不管是哪種原因,斑鳩是的的確確救了劉邦一命。不然的話,曆史就會改寫。

巨蛇引路

在印度洋海嘯爆發後,一名印度尼西亞婦女在一條巨蛇的指引下,竟然背負鄰居的雙胞胎遊出洪水區脫險。

海嘯爆發,當巨浪肆意摧毀她的家園時,26歲的麗紮最初也隻是無助地觀望。她親眼看到卷著泥沙、碎石和木頭的洪水怎樣向自己襲來。數以千計的人們歇斯底裏地慘叫著,他們恐慌萬分,那時洪水已經高過了他們的房子。

麗紮被洪水衝出屋外,漂到了鄰居身邊。當時鄰居已經身負重傷,卻依然舉著雙胞胎,避免他們受到傷害。這位母親懇請麗紮救走她的孩子,於是,麗紮背起雙胞胎,開始與洪水搏鬥。後來,她看到一條電線杆一般粗大的蛇從左側順著洪流遊去,而遠方似乎就是堤岸。當時,麗紮一點都不害怕,她撐著最後一口氣跟著蛇遊向了安全區,那裏的水隻有一米深。麗紮很慶幸,雖然孩子們受了點傷,畢竟沒有生命危險,雖然孩子的生母生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