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人同坐在一條木船上;
有些人緊拉著帆,
另一些人同心協力地
搖晃著插在深水裏的有力的槳。
我們聰明的舵手,在靜寂中倚著舵,
一聲不響地駕駛著滿載的船;
而我——充滿了毫無憂慮的信心,
在向水手們歌唱……。
突然間,喧響的旋風狂襲過來,
縐起波濤的胸膛,……
舵手死了,水手們也死了!——
隻剩下我一個隱秘的歌者,
被暴風雨扔到海岸上,
我一邊唱著往日的頌歌,
一邊把我潮濕的衣裳,
晾曬在太陽下的岩石旁。
——一八二七年七月十六日
【注】據傳說,阿裏翁是公元前七至六世紀的一位古希臘的詩人與音樂家,有一次他帶了很多的財寶從意大利乘船到科林斯去,水手們在途中為了要搶掠他的財寶,準備把他推進大海。他就要求他們,允許他再唱一次歌,然後跳進大海自盡,海豚聽了他的歌聲,深為感動,就把他救回岸邊。
這首詩是普希金為了紀念十二月黨人在一八二六年七月十三日行刑的一周年而寫的。普希金在詩中以阿裏翁自稱,舵手和水手們俱指十二月黨人,舵手即指五個起義的領袖之一的詩人雷列耶夫(1795—1826)而言。在十二月黨人的起義中,隻有他一個人幸免於難,但他不能忘記他的朋友,因此仍然一個人孤獨地在唱著往日的頌歌。普希金在一八二六年八月十四日寫給詩人維亞澤姆斯基的信中說:“被判處絞刑的人都被絞死了;但是一百二十個朋友、兄弟和同誌去做苦役,那也是可怕的。”後來普希金在寫作《葉甫蓋尼·奧涅金》第五章的原稿上,又畫了一個絞架,上麵掛著五個被絞死了的人,並且若有所思地在旁邊寫道:“而我也會這樣的……。”
這首詩最初發表時,未署名,以免當局從作者的名字猜出詩中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