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預感(1 / 1)

烏雲又重新在靜寂中

聚集在我的頭頂上;

嫉妒的命運又重新拿災厄

來將我威脅……

我要對命運保持蔑視嗎?

或者就用我驕傲的青年時代的

不屈不撓與忍耐的精神,

去和它相抗?

我因為狂暴的生活而疲乏啦,

正平心靜氣地等待著風暴的來臨:

也許,我還會得救,

又重新找到避難的碼頭……

但在預感到那分別,

那不可逃避的威嚴的時辰,

我的天使呀,我便最後一次

趕忙地緊握住你的手。

溫柔嫻靜的天使呀,

你輕輕地對我說:再見吧,

你悲傷啦:把你溫柔的視線

抬起來或是垂下來吧;

而在我的心靈中,

將用對你的回憶

來代替我年青時代的力量、

驕傲、期待和勇敢。

——一八二八年

【注】一八二八年,因為在兩個十二月黨人的軍官身上搜到普希金所寫的《安德烈·謝尼耶》一詩的斷片,當局疑此詩係普希金為紀念十二月黨人起義事件而作,曾將其審訊。過後不久,又發生了一件新案件,就是普希金在基什尼奧夫所寫的一首嘲笑基督聖胎的詩《加甫利裏亞德》傳到了當局手裏,因為這首詩,普希金有遭受終身監禁的危險。普希金堅決否認這首詩係他所作,案件從當年六月一直拖到十月,後來就毫無下文而中斷了。據說這首詩中的“溫柔嫻靜的天使”,係指彼得堡藝術學院院長的幼女安娜·亞列克謝耶夫娜·奧列寧娜(1808—1888),普希金當時正和她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