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沒有我的時候有風(1 / 3)

第一輯 沒有我的時候有風

釋放一段時光給心靈

到三峽去旅遊,在距離重慶近10公裏的三峽沿岸發現了這樣一家茶館,這家茶館從外麵看沒有什麼特別,但是,一旦踱步進去就會發現裏麵大不一樣,茶館內特別安靜,除了偶爾發出的茶具的碰撞聲,就是汩汩的煮茶聲了。很少能聽到茶客們的大聲喧嘩。

繞過大廳,還有一個腳門,我懷著好奇從向門外走去,剛過腳門就發覺豁然開朗。那是一排走廊式的卡座,卡座建在陡峭的堤岸上,仔細聆聽,可依稀聽到數十米之下洶湧的江水拍擊岸邊石塊的聲音。卡座麵朝江麵的方向開有小窗,打開窗戶,就可以觀看江上的來往船隻和浩渺的煙波。

我對這些卡座很感興趣,就叫住一個服務生問她卡座如何消費,服務生告訴我,這裏的消費是外麵包廂的3倍,是大廳的6倍。我不禁大為驚訝,這樣一些卡座看起來十分的普通,隻不過是臨江而設,難道就能高出其他茶座這麼多嗎?

服務生看出了我的疑慮,就連忙告訴我,如果您覺得不合適的話,我可以在外麵為您開一個包廂,條件比這裏要好的多。

比這裏要好的多?我不禁更加疑惑,就禁不住問道,那還有誰願意多花幾倍的錢到這些卡座喝茶呢?

聽了我的疑問,服務生笑了,她對我說:“先生,你一定是誤會了,所有到這些卡座來的人,都不是喝茶的,而是過來發呆的,他們是想找這樣一個地方來撫平一下紛繁的心緒。每天都有好多人提前預定這些卡座,然後驅車數十公裏到這裏來發呆呢?”

我大為驚訝!竟然還有這樣的“發呆卡座”。我不禁為茶館老板的高明創意豎起了大拇指!沒有想到這位老板不光懂得茶道,而且深諳人心啊,據說,正因有了這家茶館,而使“發呆”成了一件非常時髦的事情。

這樣一排 “發呆卡座”,不禁讓我想起了黑格爾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民族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不隻是注意自己的腳下。”其實,我們每一個有夢的人都是一位行者,我們背負著沉重的行囊,在天涯疾走,我們能做的是,當夜深人靜,大地陷入沉睡的時候,我們不妨走進心靈深處的那個“發呆卡座”,仰望心靈的星空,品讀那份屬於自己的生命美妙。

也許,我們曾經把太多的生命時光交給了物質,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要釋放一段時光給心靈了,試想,在我們的生命中,又有多少人因為太關注腳步,而丟失自己的靈魂啊!

瞄準別人需求的靶心

智利地震後的10天,在一場前往地震災區的誌願者征集會上,一群融合了富商、教育專家、翻譯、醫生等行業的人群前來應征。其中有一這樣一個事例很耐人尋味。

工作人員在審查了大多數的醫生的資質並通過應征後,還有少數名額,工作人員打算征集災區最需求的專門人員前往。

一位億萬富翁前來應征。工作人員問他,請問您能給災區的人民提供什麼?

我能拿出1000萬的資金用於災後重建,給那裏建造上百所小學或幾十座醫院。

工作人員禮貌地拒絕了富翁的請求說,感謝您的善舉,但這些,您通過國際紅十字會捐助就行了,不必專程前往智利。

一位翻譯在闡述自己的應征理由時說,我熟悉西班牙語和英語,屆時我可以為各國的救援隊做好翻譯工作。

工作人員搖了搖頭說,這些在智利國內可以解決,不是最需要的。

一位教育專家看到這副情景說,那麼,智利地震災後肯定需要建造臨時學堂,我可以到那裏教孩子們讀書。

工作人員仍舊微笑著拒絕說,這也不是目前最急需的。

一位按摩師來到接待台說,我會按摩,還能通過按摩幫助災區的人們消解壓力,讓他們盡快振作起來。

工作人員站起來握緊按摩師的雙手說,這的確是災區所急需的。

緊接著,又有包括心理谘詢師在內的10餘人被征召,他們全都是可以解燃眉之急的。

也許很多人納悶,甚至對工作人員有意見說,幫助別人還需要挑三揀四嗎?

工作人員的解釋是:一顆心為了暖化一顆心,可以盡可能的表達自我,但是,需要掌握的原則不是看施助者擁有什麼,而是看受助者需要什麼……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一個完美的善舉不是拉滿善良的勁弓,還要學會瞄準別人需求的靶心再溫暖放手。

向日葵分出許多頭

2007年的時候,我自合肥一所大專院校畢業,自感前途渺茫,無處可尋落腳之處,隻得暫在合肥租住了一處房子,打算找份像樣的職業“衣錦還鄉”。

我的求職路漫漫,投出去的簡曆總厚度差不多要超過了我的身高,都如泥牛入海。正在我愁苦之際,好在有房東老太安慰我,每天很晚都給我留著門,有幾次因為喝酒回來晚了,她還會特意打電話問我,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總之,房東老太帶給我的溫馨如春陽撲麵,讓我在窘迫的日子裏心裏仍裝著信念的小火爐不熄。

然而,哪裏架得住長時間的求職無果呀,生活的困乏壓的我喘不過起來,眼看著,生活費都成問題了,我已經連續欠了房東老太近半年的房租,而原先說好是每月一結的。

此時,我最怕過的日子是30日或31日,每每月末,我都感到自己臉上比火燒還難受,堂堂七尺男兒,卻掙不來一個房租錢,談何成家立業。

中秋節快到的時候,我終於在一家印刷廠找到了外包裝策劃的工作,老板是個精明的外地人,給我開價月工資4000,我當即被不菲的薪酬擊倒。哪知道,幹了一個月,老板才告訴我,薪酬是一個季度結一次。我苦熬慢等,終於到了一個季度,卻傳來了這家印刷廠倒閉,老板攜款潛逃的消息。

那一夜,我失魂落魄地回到了住處,身心俱疲的我如一灘爛泥,再也沒有臉去房東老太那裏取熱水,隻得和衣倒頭而睡,第二天十一點還沒起床。

隻到房東老太急促的敲門聲把我喊醒,她的手裏拎著一隻還在冒著熱氣的暖水瓶。

看到我的精神勁兒,她就開導我說,孩子,我知道你一定遇到了什麼難處,你距家千裏,有心事不妨對我說說,我可以充當你的父母,替你排排憂愁。

我眼淚簌簌地流下來,打在了被單上。

房東老太也許恐我抹不開麵子,隻得給我講了一個她曾經下放在河南農村時候的故事——

當初我下放在河南偏遠農村那會兒,一個姑娘家,嫁不得人,回不得家,曬得黑瘦黑瘦,眼看著沒有活門,有一天,眼看著沒有活門的我實在想不開,就找了條繩子,打算結果自己的性命。幸好被一位農村老大媽發現,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她指著窗外的一株向日葵對我說,你看孩子,向日葵很少隻有一個頭的,你知道為什麼嗎?它們就是為了多分出幾個頭,多長出幾雙眼睛來,好好看看自己腳下的土地和陽光普照的生活。向日葵生長這麼多頭還活得這麼帶勁,何況是隻有一個頭的我們。那天,我不再哭了,農村老大媽的話仿佛給我陰霾的生活劈開了一條明麗的路,我堅持朝下走,後來,我也返回了老家,嫁了人,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房東老太說,年輕人,當初河南老大媽送我的那棵向日葵我已經養了56年,今天,我打算分蘖出來一棵交給你來養。我相信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你隻要想想那棵對生活如此充滿新鮮感的向日葵,就一定有辦法走出一條嶄新的路來。

那年的下半年,我通過應聘成功在一家電視台找到了穩定的工作,三年後,我買下了屬於自己的房子。新房子裝修好的那天,我在客廳裏讓人給我畫了一麵牆的向日葵,然後拍下來照片,郵寄給了合肥那位房東老太看。

房東老太很快給我回信了,信隻有8個字:養心如葵,心堤不潰。

我想和你喊出一個聲音

下班的時候,路過鬧市區,在商貿城的對麵看到一對特殊的夫妻,男的下半截肢體已經不見了,坐在簡易的板車上,板車上還馱著一個音響,扯出來一支麥來,拿麥的是他的女人,略帶些哭泣的嗓音,在唱一首《流浪歌》。

老實說,這種情況太司空見慣了。如今這社會,人們對待行乞者的免疫力都很強,大凡遇見老、少、侏、殘的乞者,人們皆繞道而走,如遇抱腿強行行乞的孩子,更是迅速跑開。

所以,可想而知,這對夫妻的行乞效果久不見其好,除了幾個年齡稍大的阿公阿婆,就是放學從此經過的孩子。看到天色漸晚,他們板車前缸子裏僅有幾張毛票和硬幣,女人的眼淚簌簌而下。

就在這時候,不知從人群裏擠進來一位穿著入時的男青年,走到那個行乞女人的麵前,說,我能借你的麥唱首歌嗎?

女人遲疑了一下,把麥遞給了這位青年。

隻見青年接過麥,頗為動情且滑稽地唱了一首《嘻唰唰》,還有另外兩首動感十足的歌,引得一旁的路人哄然大笑,繼而紛紛掏錢扔進缸子裏,一會兒工夫,缸子裏的錢就滿了。而再看那位男青年,絲毫沒有尷尬的表情,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慢慢把麥還給那個行乞的女人,然後掏出10塊錢說,謝謝,這些是我剛才用你的麥K歌的錢,祝福你們。

男青年給了錢,就要走開。

那個女人顯然感激得說不出話來了,瞬間,不知道說什麼才好,隻衝男青年喊了一句:為什麼!?

男青年轉身笑了笑說,不為什麼,我隻想用用您的話筒,然後,試試能否和你喊出同一個聲音來!

街道上,人潮如鯽,那對夫妻收拾了板車上的東西,準備返程,在他們收拾東西,有淚從女人的眼裏落下來,滴在他們行乞用的不鏽鋼缸子上,叮的一聲,那一刻,站在一旁的我心裏有股溫暖的潮水翻上來,我相信,那聲音是善良製造出來的響動。

我望著那位男青年走遠的背影,想起了這樣一句話,從受助者的角度,把自己置換到受助者的場景裏,然後幫助他們,這種幫助,是鍍了金的。

是的,鍍了人性美的真金。

露珠是天使的房子

大學畢業以後,我曾在一所鄉村小學代過語文課。劉燕就是我所教的小二(3)班的一個女生。她是個漂亮的女孩,雙眼皮大大的,紮著兩根粗粗的長辮子,特別機靈,人人都喊她“小燕子”,還真別說,乍一看,劉燕還真和著名演員趙薇有幾分相似呢。

但是,即便是這樣漂亮的女生,卻很少有人願意和她玩,因為劉燕從不講究衛生,整天穿得油膩膩的,脖子裏積的灰比指甲蓋還要厚,隻要稍微和她近些,就有一股難聞的異味刺鼻而來,班裏所有的同學沒有一個人願意和她坐同桌。

這下子可令我犯了難。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曾單獨把劉燕叫到了我的辦公室,委婉地教育她,要多注意自己的衛生,這樣才能有益於身體健康。我本以為我的開導會有用,哪知道第二天,劉燕身上的油汙和脖子裏的積灰依然如故。我大為不解,難道是劉燕家裏窮,沒有可供換洗的衣服嗎?或者是買不起香皂和毛巾?當天下午,我再次把劉燕叫到了辦公室,特意送了她一件嶄新的外套,並給她買了香皂和毛巾,然後把她送出了校門,她回頭望了一下我,就跑開了,那一瞬間,我發現夕陽的餘暉正照在她稚嫩的臉龐上,她的眼睛裏儲滿了晶瑩的淚光。

望著劉燕離去的背影,我如釋重負,心想,這下終於把壓在心頭的難題解決了。殊不知,次日清晨,當我再次見到劉燕時,我不禁火冒三丈,她的穿著不僅沒有絲毫改觀,而且也沒有洗澡。我一怒之下,狠狠地批評了她一頓,她是個倔強的女生,哭著跑出了教室。當天下午劉燕也沒來上課,第二天早上依舊沒有見她,這下子我可嚇壞了,不會出什麼事情吧?帶著焦慮和不安,我騎著自行車到了劉燕家,我要對她進行一次家訪。

當我到達劉燕家時,她的奶奶正在批評她,看到我來了,劉燕的奶奶滿臉歉疚地對我說,李老師,實在不好意思,孩子給你添麻煩了。我馬上就讓她收拾一下,跟你到學校去!

我上下打量了一下麵前這位老人,穿得十分幹淨整潔,一看就是個講究的家長,但是,為什麼劉燕會穿成那個樣子呢?這就納悶了,難道劉燕不是她的親孫女嗎?

老人家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慮,連忙解釋說,李老師,你有所不知啊!燕子是個倔娃子,從小就被我嬌生慣養,沒有辦法呀,誰讓燕子的命苦呢!燕子四歲那年,她的爸爸因車禍去世,她的媽媽從此以後就患上了精神病,每天到處亂跑亂撞,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我每天都跟著她,生怕她再出什麼意外。哪知道,有一回燕子病了,我帶燕子到村口的醫院去看病,燕她媽就失足跌進了村口的水塘裏,等被人撈上來,已經不行了。從那以後,燕子就特別怕水,連臉盆裏的水都不敢沾,就更別提洗澡了,所以,我每天也隻能給她用濕毛巾擦擦臉……

老人說著說著就哽咽起來,我也聽得潸然淚下。原來,劉燕怕水是因為怕想起自己的死去的媽媽呀!

從劉燕家回來的第二天,我給班裏的同學們布置了一項任務,每天清晨提前一小時起床,然後到田間的植物上去收集露珠,我把這些露珠彙集到一起,放在一個瓶子裏,一個星期後,已經收集整整一小瓶了。我們把這瓶露珠送到了劉燕家,劉燕的奶奶把這些露珠撒在事先燒好的洗澡水裏,然後攪勻,總算給劉燕洗了個澡。

知道劉燕為什麼不怕撒有露珠的洗澡水了嗎?因為,班裏所有的同學都異口同聲地告訴她:露珠是天使的房子,每一滴露珠裏都藏著一個天使,用撒有一滴滴露珠的水洗上一個澡,一個個天使就會永遠伴隨我們周圍了!

是啊!心若能如甘露洗塵,愛便是藏在心靈深處的天使了!

一下雨就往外跑的人

若是說,有這樣一個人,別人都往家跑,他往外跑,你一定認為他是個瘋子。

沒錯,很多人都會這樣想。

一天淩晨,兩點多,傾盆的大雨澆灌著這個城市,城市的排水係統很快變得“上氣不接下氣”,大量的積水彙流成河,一條主幹道旁的窨井蓋很快被大水衝跑了,無處可尋。

這個城市少樹,有樹,他也不願意折斷樹枝,他就一個人穿著雨衣,頂著兜頭而下的暴雨,死死地守在缺了蓋子的窨井,一站就是兩個小時,直到雨停了,天亮了,人們可以發現危險的,巧妙避開了,他再一個一個地給窨井排險,安裝窨井蓋,疏通管道。

換做是年輕人也就罷了,他今年已經54歲,冰涼的雨水從他的頭頂直衝下來,他穿的膠鞋裏經常被水灌得滿滿的,他卻一動不動,腳被雨水泡得浮腫了,這些還算不了什麼,到了夏天,遇雨則多雷,時刻都有生命危險,他依然如故地,不分白天黑夜,一下雨就向外跑,可以說,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兌換著別人的安全。

他所做的一切,已經完全超出了職業範疇,而是道德和靈魂的自發。

他叫王玉庭,在天津市一個小排水站工作已經35年,35年間,他不止一次上演著守窨井的活計,很多人見過這個雨夜守井蓋的人,一開始,多數人被嚇了一跳,看到被雨水淋得恐怖的樣子,根本不敢靠近他,都離得遠遠的。他說,他要的就是這個目的,嚇到別人不要緊,若是出現了生命安全,就無力挽回了。當人們從他的身旁走過,回頭再看那一眼黑洞洞的窨井的時候,再看他堅定的身影,沒有一個人不為他的舉動肅然起敬。

人們常說,這個一下雨就往外跑的人,跑出去的瞬間,他早已經忘了自己,他的心裏裝著的全是一顆利人的心。

在城市花盆裏紮根的麥子

一轉眼,時光就飛快地把他淹沒了。他像是掉進時間的深潭裏,眼巴巴地望著一塊尿布大的天空,他嗟歎,如今自己隻有仰望的份兒。

老伴兒走後,他孤零零的一個人,越發寂寞。兒子就把他接到了城市。城市裏,人潮湧動,如鴨群出圈,也像是不知道那位撒了一把糧食,雞鴨們紛紛來啄。

好在兒子在城市有個院子,沒事的晚上,他可以站在院子裏看那輪混混沌沌的月亮,星星是看不到了,蟲鳴也少。為了能聽到蟲鳴,他曾經在一周裏回到五十裏開外的農村老家三次,逮一罐頭瓶蛐蛐,螞蚱,撒在院子裏,那裏,有兒媳婦兒種的花。據說,那些花兒都是十分名貴的,要不然,望著被蛐蛐咬得像鋸齒一樣的花葉子,兒媳的嘴不會撅得比顴骨還高。

夏天,兒子專門給他在房間裏裝了空調,但他仿佛一刻也不願在屋裏多呆,他說,四下裏不透氣,悶得慌。於是,搬了個沙發床在院子裏的泡桐樹下,透過泡桐樹葉子的空隙,他看淡淡的月影,天明的時候,他興高采烈地告訴兒子,我好像在泡桐樹葉子的空隙裏看到了你娘的笑臉,她在那邊一定過得很好。

一句話,把兒子嗆得眼淚都下來了。

兒望著自己媳婦微微隆起的肚皮說,娘唯一的遺憾就是臨走前,也沒能看上她的孫子。

他說,是呀,我們的孫子,秋天的時候,他就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