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征服地球之巔(2 / 3)

為了爭取時間,3月28日,在登山隊完成第一次適應性行軍返回大本營的同時,副隊長許況帶領著一個由6名最優秀的登山家組成的偵察小組,冒著風雪在北坳開始了攀登。

七八個小時之後,偵察隊員們在風雪中攀到了海拔6800米的地方,擋在他們麵前的是一條垂直而狹窄的冰裂縫。這條冰裂縫被中國登山家們稱為珠穆朗瑪冰胡同,隻有豎著從冰胡同深深的底部攀登上去,才能到達北坳的頂端。他們大膽地使用了冰雪作業與岩石作業相結合的複雜技術,背靠在冰胡同的這一邊,雙腿蹬在冰胡同另一邊,一寸一寸地向上移動。這個動作需要全身用力,盡管是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嚴寒下,不到兩三分鍾,他們全身就被汗水濕透,呼吸也更加急促起來。

4月11日,中國登山隊的大部隊全體登上了北坳,隊長兼政委史占春、副政委王鳳桐等4名優秀登山家還繼續登到了海拔7300米高處,偵察前麵的路線。

1960年4月25日,中國登山隊打響了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第三戰役。4月29日,全體隊員重新到達北坳頂部,跨向了新的高度。

經過兩天的艱苦行軍,登山隊的全體隊員安全地抵達了海拔7600米的地方。建立了營地進行休整。

為了進一步確定突擊頂峰的路線,第二天上午,史占春、許競、王鳳桐、石競、拉八才仁和貢布6人又開始向更高的高度前進。

在當時的國際登山界,8000米是一個高度極限,如果不使用氧氣瓶,在這樣的高度上生存是難以想象的。

史占春等6人在很少使用氧氣瓶的情況下,心髒跳動得特別猛烈,但他們仍堅持著,他們要親自試試人體在死亡地帶的反應。

他們踏過白雪皚皚的山坡,走過一條狹窄的山嶺側脊,成功地繞過了珠穆朗瑪峰的第一台階。然後,他們又走上了鋪蓋有重重疊疊黃色風化石的陡坡。這個陡坡像一根帶子圍繞在珠穆朗瑪頂峰之下,曾讓英國探險隊吃足了苦頭。現在,他們順利地通過了。

許競、拉八才仁和貢布3人在海拔8500米處停了下來,著手建立中國登山隊的最後一個營地——突擊營地。

而史占春和王鳳桐還不滿意他們所達到的高度,決定繼續前進,開始攀登被英國登山家認為是“不可超越”的“第二台階”。

“第二台階”是一座陡峭而光滑的岩壁,高度為30米,坡度為70度左右,攀登者在這道岩壁上幾乎找不到任何支撐點。這裏是1924年著名登山家瑪洛裏和歐文失蹤的地方,也是阻擋英國登山隊從北坡登頂的最後難關。

史占春和王鳳桐匍匐在岩壁上一點一點地向上移動。他們翻過巨大的岩坡,終於在當天晚上9時攀登到了海拔8600米處的“第二台階”頂部,這比預定的第三戰役計劃到達高度高出了整整300米。天色漆黑,周圍什麼也看不見。為了準確地找到突擊頂峰的路線,他們決定在這裏過一夜,等天明後再進行偵察。為了以防萬一,他們決定不用氧氣瓶。

史占春和王鳳桐用冰鎬挖了一個雪洞,兩人在雪洞中緊緊擠坐在一起,度過了一個寒風呼嘯的夜晚。

這一夜,他們十分沉著地創造了一項在世界登山史上了不起的記錄;不用人工氧氣,在8600米高度安全宿營。

(三)

5月17日清晨,絨布冰川河穀上空雲霧迷茫,全體登山隊員集合在大本營喜馬拉雅新村的廣場上,參加對突擊隊的授旗儀式。負責基地營全麵領導的韓複東總指揮,親手把一麵代表全中國人民期望的五星紅旗和一尊毛澤東主席的半身坐像交給突擊隊員,委托他們把這麵旗幟插上地球之巔,從而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人從自己的國土上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圖 絨布冰川)

13名優秀的登山家在副隊長許競的率領下,激動地舉起了右手,莊嚴地宣誓——任何困難都阻擋不住我們前進,不征服頂峰,誓不收兵!

突擊隊員們在鑼鼓聲、歡呼聲中告別了大本營裏的戰友,踏上征途,向雲霧重重的山嶺間挺進。為了節約時間,他們以急行軍的速度,三天就到達了海拔7007米的第四號營地。23日中午,許競帶領著13名隊員趕到了海拔8500米的地方,並在這裏把突擊營地改建在一塊極其難得的雪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