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價值投資革命3
[美]喬治·索羅斯
投資策略及理論:以“反射理論”和“大起大落理論”為理論基礎,在市場轉折處進出,利用“羊群效應”逆市主動操控市場進行市場投機。看重的是市場趨勢。
理論闡述:索羅斯的核心投資理論就是“反射理論”,簡單說,是指投資者與市場之間的一個互動影響。理論依據是人正確認識世界是不可能的,投資者都是持“偏見”進入市場的,而“偏見”正是了解金融市場動力的關鍵所在。當“流行偏見”隻屬於小眾時,影響力尚小,但不同投資者的偏見在互動中產生群體影響力,將會演變成具主導地位的觀念,這就是“羊群效應”。
具體做法:在將要“大起”的市場中投入巨額資本引誘投資者並狂熱買進,從而進一步帶動市場價格上揚,直至價格走向瘋狂。在市場行將崩潰之時,率先帶頭拋售做空,基於市場已在頂峰,脆弱而不堪一擊,故任何風吹草動都可以引起恐慌性拋售,從而又進一步加劇下跌幅度,直至崩盤。在漲跌的轉折處進出賺取投機差價。
遵守的規則與禁忌:沒有嚴格的原則或規律可循,隻憑直覺及進攻策略執行一舉製勝的“森林法則”。“森林法則”即:
(1)耐心等待時機出現。
(2)專挑弱者攻擊。
(3)進攻時須狠,而且須全力而為。
(4)若事情不如意料時,保命是第一考慮。
對大勢與個股關係的看法:注重市場氣氛,看重大勢輕個股。認為市場短期走勢隻是一種“羊群效應”,與個股品質無關。
對股市預測的看法:不預測,在市場機會臨近時,主動出擊引導市場。
對投資工具的看法:沒有特定的投資風格,不按照既定的原則行事,但卻留意遊戲規則的改變。“對衝基金”這種循環抵押的借貸方式不斷放大杠杆效應,應用這枝杠杆,隻要找好支點,它甚至可以撬動整個國際貨幣體係。
名言及觀念:“炒作就像動物世界的森林法則,專門攻擊弱者,這種做法往往能夠百發百中。”“任何人都有弱點,同樣,任何經濟體係也都有弱點,那常常是最堅不可摧的一點。”“羊群效應是我們每一次投機能夠成功的關鍵,如果這種效應不存在或相當微弱,幾乎可以肯定我們難以成功。”
其他及成就:1930年出生於匈牙利,猶太人,1968年創立“第一老鷹基金”,1993年登上華爾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擊英鎊勁賺20億美元,1997年狙擊泰銖,掀起亞洲金融風暴。
[日]是川銀藏
投資策略及理論:以價值投資為根基的“烏龜三原則”投資策略。既看重個股品質也看重市場趨勢。
理論闡述:“烏龜三原則”的啟示來源於龜兔賽跑的故事,動作慢的烏龜能取得最後勝利,全靠穩打穩紮,謹慎小心。這同樣包含了價值投資的精髓。“烏龜三原則”即:
(1)選擇未來大有前途,卻尚未被世人察覺的潛力股,長期持有。
(2)每日密切注視經濟與股市行情的變動,而且自己下工夫研究。在耐心等待股價上升的同時,防止市場突變,錯失賣出時機。
(3)不可過份樂觀,不要以為股市會永遠漲個不停,在市況熾熱時,應反行其道,趁高套利。
具體做法:勤奮做功課,收集各種重要統計資料,詳細分析,找出經濟變化的動向,再以研究成果作武器炒股。遵循“烏龜二原則”,隻吃八分飽。
遵守的規則與禁忌:
二忠告:
第一忠告:投資股票必須在自有資金的範圍內。
第二忠告:不要受報紙雜誌的消息所迷惑,未經考慮就投入資金。
五原則:
(1)選股不要靠人推薦,要自己下工夫研究後選擇。
(2)自己要能預測一、兩年後的經濟變化。
(3)每隻股票都有其適當的價位,當股價超越其應有的水平,便決不應高追。
(4)股價最終還是由業績決定,被故意舞高的股票應遠離。
(5)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難以預料的事,故必須謹記:投資股票永遠有風險。
對大勢與個股關係的看法:大勢與個股品質並重。
對股市預測的看法:通過對研究基本功的鍛煉,能預測經濟動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到股市的大方向。
對投資工具的看法:投資和投機兼顧一身,目的就是順應市場。
名言及觀念:“股市是謠言最多的地方,如果每聽到什麼謠言,就要買進賣出的話,那麼錢再多,也不夠賠。”
其他及成就:1897年出生於日本,1931年以70日元起家,在股市中大賺超過300億日元。
[美]彼得·林奇
投資策略及理論:以價值投資為根基的實用投資策略,看重個股品質。
理論闡述:價值投資的精髄在於,質好價低的個股的內在價值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總會體現在股價上,利用這種特性,使本金穩定地以複利形式實現增長。
具體做法:其投資智慧是從最簡單的生活方式中體驗的。從生活中發掘有潛能的股份。投資具有潛力,且未被市場留意的公司,長線持有,利用複式滾存穩步增長。
遵守的規則與禁忌:
林奇選股品味。
(1)傻名字。
(2)乏味。
(3)令人厭煩。
(4)有庇護的獨立子公司。
(5)乏人關注的潛力股。
(6)充滿謠言的公司。
(7)大家不想關注的行業。
(8)增長處於零的行業。
(9)具保護壁壘的行業。
(10)消耗性大的消費品。
(11)直接受惠高技術的客戶。
(12)連其雇員也購買的股票。
(13)會回購自己股份的公司。
令林奇退避三舍的公司。
(1)當炒股。
(2)某龍頭企業二世。
(3)不務正業的公司。
(4)突然人氣急升的股票。
(5)欠缺議價力的供應商。
(6)名字古怪的公司。
對大勢與個股關係的看法:林奇認為贏輸和市場的關係不大,股市不過是一個用來驗證是否有人在做傻事的地方。不能依賴市場來帶動手裏的股票上揚。
對股市預測的看法:從不相信誰能預測市場。
對投資工具的看法:對林奇來說,投資隻是賭博的一種,沒有百分百安全的投資工具。
名言及觀念:“不做研究就投資,和玩撲克牌不看牌麵一樣盲目。”
投資前的三個問題:
(1)你有物業嗎?
(2)你有餘錢投資嗎?
(3)你有賺錢能力嗎?不少投資者選購股票的認真程度竟不如日常的消費構物,如果把購物時貨比三家的認真用於選股,會節省更多的錢。
其他及成就:1944年出生於美國,1977年接管富達麥哲倫基金,13年間資產從1800萬美元增至140億美元,年複式增長29%。
[美]約翰·坦伯頓
投資策略及理論:以價值投資為根基的逆市投資策略。看重的是個股品質。
理論闡述:價值投資的精髄在於,質好價低的個股的內在價值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總會體現在股價上,利用這種特性,使本金穩定地以複利形式實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