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幽默有時可以讓大人反省自己,這種幽默起到的警示作用也是極

大的。

珍妮家裏請客,媽媽要她向客人說些歡迎的話,她不願意:“我不知道要說

什麼話。”

“你聽到爸爸說什麼,你就說什麼好了。”

珍妮點點頭,說:“老天,我為什麼要花錢請這些人?錢都流到哪兒去

了?”

這就是幽默的力量,因為小珍妮把父親的想法純真地說出來,能激勵我們也

第八章

185

巧妙製造幽默,修煉幽默氣質

檢討自己的想法。

有一個小孩到朋友家去吃晚飯。

朋友的母親注意到他把一塊豬排割過來鋸過去,便問他:“要我幫你把肉切

開嗎?”

“不用,沒關係,”他說,“在家裏,我媽也常把肉煮得這麼硬。”

白林林小姐小的時候,楊先生有一次到她家喝茶。她的母親擔心她可能會提

起楊先生的大鼻子,於是她好幾次提醒小女兒:“千萬不要提到他的鼻子。”

客人來了,她很有禮貌地表示歡迎,然後跑出去玩。夫人拿起茶壺,大鬆一

口氣,說:“楊先生,你要加點牛奶在你的鼻子裏嗎?”

這其中幽默的含意在於,如果我們一直擔心別人會使我們受窘,結果過分的

擔心反倒常會使我們犯錯。

孩子讓我們了解,在社交生活中清楚地溝通也很重要。

一個15歲的小女孩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去參加聚會。母親告誡她:“如果大人

們問起你爸爸和媽媽怎樣,你隻要說不知道就行了。”

小女孩回來,母親問:“他們有沒有問你什麼問題?”

“有啊!”女兒說,“他們問我爸爸是什麼人,我告訴他們說我不知道。”

辯論中運用幽默手法是一種極為有效的製勝術,它能直接體現辯手的知識水

平、思想素質、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辯論是探索真理、獲得成功的有效手段。

無論是生活中的你爭我奪,還是論辯賽場上的唇槍舌劍,你都有可能反應機敏,

表達流暢。如果還能巧用幽默,那你就一定有辯才。

讓我們看看下麵的辯論:

186

小幽默,大氣場

對於上帝是不是萬能的這個問題,在古代就長期爭論不休。19世紀的神學家

曾宣稱,上帝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世界就是由這個全知、全能、全善的上

帝創造出來的。對此,有個哲學家反駁說:“上帝能否舉起一個連自己也舉不起

的石頭?”

這位哲學家運用兩難法巧妙地使“上帝”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無論是回答

“能”或“否”都不能自圓其說,而讓那些有神論者左右為難。

論辯是一門藝術,有很多運用的方法,但無論是旁敲側擊也好,以守為攻也

好,都包含著幽默的力量。

人生在世,不可能什麼事都順心,人人都會有煩惱。也許你終日憂慮自己的

外表或年齡,也許你苦於家庭的不和,然而當我們把幽默的力量應用於化解包圍

在自己生活四周的緊張和焦急時就能戰勝自己,令生活豐富多彩。

幽默可以給我們帶來所需要的精神生活。即使麵對事業的失敗和人生的苦

惱,幽默也能開闊我們的心胸,使我們在痛苦中獲得歡樂。

智慧有時就隱藏在假裝糊塗的幽默中

莎士比亞在其著作《第十二夜》中,讓主人公薇奧拉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因為他很聰明,才能裝出糊塗人來。徹底成為糊塗人,要有足夠的智慧。”

智慧有時就隱藏在假裝糊塗的幽默中。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我們常常會碰到

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處理不好著實使人尷尬萬分。遇到這類情況時,想要化解

第八章

187

巧妙製造幽默,修煉幽默氣質

難堪,不妨假裝糊塗,幽默應變。下麵是俄國詩人普希金的一個“糊塗”故事。

普希金年輕的時候經常參加貴族們在家裏舉辦的沙龍,不過,那時候的他還

不是很有名氣。有一次,在彼得堡一個公爵家裏舉辦的舞會上,他邀請一位年

輕而漂亮的貴族小姐跳舞,這位小姐十分傲慢地說:“我不喜歡兩個人一起跳

舞。”普希金微笑著說:“對不起,親愛的小姐,我不知道你在懷著孩子。”說

完,很有禮貌地鞠了一躬。

普希金用假裝糊塗的辦法巧妙地回擊了無禮的貴族小姐,使自己體麵地下了

台。類似上麵這種突發情況下的假裝糊塗,其實是一種高超的機智應變的手段。

我們再看看下麵的這位女導演是如何運用這種手段的。

一次,拍完電影,演員們都去浴室洗澡了。這時有人給女主角打來緊急電

話,女導演慌忙去叫。

片場的三間浴室是給明星專用的,一進門是更衣室,裏麵才是浴室,如果人

在裏麵洗澡,外麵叫是聽不到的。

導演不知道女主角在哪間浴室,情急之下推開了第一間浴室的門,哪知道卻

看到男主角光著身子對著門站在噴頭下衝洗。

男主角的動作停頓了一下,女導演急忙轉身,並趕緊把門關上。

“哦,對不起,李萍小姐!”導演立即喊出了另一位女明星的名字,室內的

男主角也粲然一笑。

這位女導演故意以假裝看錯了人的糊塗做法,既不使男主角感到難堪,更使

自己擺脫了尷尬。

幽默感的缺乏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於直截了當地就事論事,而實際

上,如果在出現問題的時候直接向他人道歉或對他人進行反駁,隻會使自己更加

188

小幽默,大氣場

難堪。適當地裝裝糊塗,幽默一下,反而能夠巧妙地解決問題。假裝糊塗的妙處

就在於對真、假、虛、實的靈活運用,有時候盡管自己很清醒,還是裝作糊塗來

迷惑對方,就能巧妙試探出對方的真正意圖。

兩個陌生人在別人的介紹下約會。小姐問先生:“你有奔馳嗎?”先生搖搖

頭:“沒有。”“你有洋房嗎?”“沒有。”小姐訕笑道:“那麼,看來我們也

沒有緣分!”

先生無可奈何地起身,自言自語道:“難道非要我把寶馬換成奔馳,把200多

平方米的別墅換成洋房嗎?”

這位先生的糊塗裝得真是有水平,聽完這位先生的“自言自語”,小姐一定

會後悔自己有眼無珠,同時也會為自己嫌貧愛富的勢利心感到無比羞愧。

故作“癡呆”所表現出的幽默是智慧的產物,因為它往往對一些人所共知的

或簡單易懂的現象作出荒誕的解釋或發揮,將人引向另一個不易想到的荒唐的思

路上。

你越是把不可能的事情湊到一塊,就越能顯出了你的“癡呆”,你的可笑,

你的幽默和你的智慧。

偷換角色的幽默很有實用價值

偷換角色,就是故意將所指對象由自己換成他人,或者在明確理解對方所指

對象之後,另外虛構一個不同於對方原本所指對象的新對象,不過這個虛構出來

第八章

189

巧妙製造幽默,修煉幽默氣質

的新對象,要求用對方的話也能解釋得通。然後把這個虛構的對象假想為真實對

象,對它說出你幽默的話語,這樣就會具有很強的幽默效果。這種情況在日常生

活中經常出現。

在湖南的一個小山村裏,人們都來為一位99歲高齡的老人慶祝生日,村長也來

為這位老壽星捧場。他很自豪,因為在他的村裏出了這麼一位遠近聞名的壽星。他

高興地向老人道喜:“老伯,我給您拜壽了,希望明年還能給您慶賀百歲大壽!”

老人故作嚴肅地打量了村長一番,然後說:“為什麼不能呢?你的身體好像

還挺結實的嘛!”

這位老壽星就巧妙地運用了偷換角色的幽默,本來村長讚美老壽星的身體

好,老壽星卻把所指對象由他自己換成村長,從而造成一種幽默效果,可見他雖

已將近百歲,幽默之心未泯!

我們除了能將所指對象由自己換成他人,還可以通過聯想或想象把角色偷換

到第三者身上,請看下麵這個故事。

兩位老人在一家位於海邊的療養院休養,他們的身體都很虛弱。

一天早晨,一位名叫王剛的服務員陪他們在海灘散步。這時,一隻海鷗從高

空飛過,拉出的一團鳥屎正好落在其中一位老人光禿禿的頭頂上。

王剛見了,忙關切地對老人說:“請待在這兒別動,我回去取手紙。”

就在王剛匆匆奔向他們的住所時,這位老人指著他的背影,對另一位老人

說:“這個笨蛋!等他取來手紙,那隻海鷗至少已經飛出一公裏了。”

這位老人也真夠幽默的。明明服務員是拿手紙給他擦頭上的鳥屎,他卻說成

給海鷗擦屁股,把角色從自己轉換到“第三者”海鷗身上了,這是一個典型的偷

換角色的幽默故事。偷換角色,把自己表現得好像理解力很差,而實際上是大智

190

小幽默,大氣場

若愚。

在大多數情況下,以溫和友善的話語來代替抱怨和指責,就可以使你得到比

較周到的服務,包括餐館做的菜不盡如人意,商店出售的商品質量有問題等情

況。不過在特殊情況下,比如你去住旅館,而旅館又客滿了,你怎麼才能讓自己

得到滿意的服務呢?相信下麵一段對話會對你有所啟發。

有一次,安德魯到一家旅館去投宿,旅館職員說:“對不起,我們的房間全

部客滿了。”安德魯問:“假如總統來了,你們可有房間給他?”

“當然有!”職員說。

“好。現在總統沒來,那麼您是否可以把他的房間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