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嘲諷意味的幽默極易冒攻擊他人的危險,而有所斬獲的機會又很小,下

麵就有一個例子:

某飯店服務員小王不愛刮胡子,多次被批評,但積習難改,於是主管找他談

話。這位主管劈頭就問道:“小王,想一想,你身上最鋒利的是什麼呀?”小王

愣了一下,掏出水果刀說:“就這把水果刀了。”經理搖頭:“不見得,我看倒

是你的胡子。”小王不解:“為什麼?”“因為它的穿透力特別強。”(潛台詞:

你的臉皮特別厚。)小王反應過來以後,臉氣得通紅。

由於譏諷幽默的嚴重負效應,我們在使用幽默對別人進行批評時就要進行嚴

格的推敲,以免使接受者產生被嘲笑、被捉弄的感覺。

第二個忠告:惡作劇有時可以產生幽默效果,但使用時要注意分寸。

惡作劇在乍見之下,似乎並不是什麼犯罪的事,但隻要分析其潛在意識,就

可以發現其中包含著憎惡及攻擊性的心理,有時回想自己所做過的惡作劇難免冷

汗直流。

226

小幽默,大氣場

有一次,一個男士在某位女同事的抽屜內悄悄地放進了一隻死耗子。或許他

隻是想跟她開開玩笑,但結果那位女同事受到這突然的驚嚇後,從此精神變得過

度緊張,心情也變得長期抑鬱。

過火的惡作劇很傷人。所以,惡作劇一定要限於天真無邪的玩笑才行,也隻

有如此才不會傷害到他人的自尊。善意的惡作劇,幽默情趣很濃,自然能給平淡

的生活帶來清新的空氣,讓人開心;但捉弄人的不懷好意的惡作劇,不但令人生

厭,而且影響人際關係。

好萊塢有一批專愛捉弄人的演員,開起玩笑來無所顧忌,令人瞠目結舌。時常

有人用裝有火藥的雪茄請朋友抽,嚇得對方魂飛魄散,這樣的惡作劇雖然能讓他們

在緊張繁亂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放肆地大笑一場,卻使被戲弄的對象十分不快。

笑有愉悅功能,也有懲罰功能。嘲諷的笑是典型的懲罰的笑,而惡作劇的笑

正是懲罰的笑的一種形態。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惡作劇就是平時壓抑的情感與

欲望得到了發泄。

第三個忠告:幽默可能會產生良好的效果,但前提是要把握好幽默的投施量。

一句幽默的妙語可以為溝通帶來契機和輕鬆的氣氛,但是川流不息的妙語、

笑語、警句、諷喻,卻隻能阻塞溝通。因為“幽默轟炸”通常都會導致思維緊

張,使人不知如何是好。試問有誰能不間斷地承受強烈的幽默呢?

幽默其實是一柄雙刃劍,在我們運用時機、地點乃至言辭不當時,都可能傷

害別人的自尊與情感。如果幽默不能為人釀出歡娛,卻強加給人怨憤、痛苦,這

是令人遺憾惋惜的事情。我們應該學會怎樣避開幽默的禁區。

幽默的社會心理價值並不意味著它的普遍隨意性,幽默的文化功用也不說明

它具備了萬能的效應。這是一朵帶刺的玫瑰,是一片風光旖旎的雷區,任何輕

率、莽撞的行為都將飽嚐苦果,使瀟灑輕鬆走向它的反麵。

第九章

227

正確使用幽默,令其價值倍增

巧設連環,讓對方進入你的幽默陷阱

“請君入甕”是個成語,出自《資治通鑒·唐紀·十二》,它講的是關於唐

代酷吏來俊臣的一個典故,其中“甕”是指大壇子。

當年在女皇武則天掌管朝政的時候,有人告發了大臣周興,武則天令來俊臣

審問周興(周興平日也慣用酷刑,跟來俊臣一向交好)。來俊臣假意請周興喝

酒,席間他問周興:“犯人不肯認罪怎麼辦?”周興說:“拿個大甕,周圍用炭

火烤,把犯人裝進去,什麼罪他會不招認呢?”來俊臣就命人搬來一個大甕,四

麵加火,對周興說:“奉皇命審問老兄,請君入甕。”周興嚇得連忙磕頭認罪。

根據這個典故,我們後人就沿用“請君入甕”來指設好圈套等別人來鑽。把

這種計謀用在幽默上,它就發展成為一種富有意味的幽默技巧,或者說是語言技

巧。它的突出特點就是:用故弄玄虛的連續的問或答,使對方一步步進入自己的

話語迷宮,營造出一種幽默的氛圍,同時使他人開竅。下麵這個故事就運用了這

種幽默技巧。

一考生騎驢赴京趕考。路上問一個放牲口的老漢:“噯,老頭兒!這兒離京

城還有多遠?”老漢看他穿戴得倒是挺排場,就是問路不下驢,說話沒禮貌。老

漢心裏想:這算什麼書生!老漢本來不想理他,可又想教訓他一下,就答道:

“京城離這兒180畝。”

228

小幽默,大氣場

書生感到好笑:“喂牲口的!路程都講‘裏’,哪有論‘畝’的?”

老漢冷笑道:“我們老輩子的人都講裏(禮),現在的後生娃沒有教養,不講裏

(禮)!”書生臉一沉,說:“你這個老東西,怎麼拐著彎罵人呢?”

老漢說:“喂牲口的老東西本來不會罵人。隻是今天心裏不痛快,我養的一

頭母驢,它不生驢仔,偏偏生下了個牛犢。”

書生不明白老漢的意思:“你這個人真是稀裏糊塗的,生來就該喂牲口,天

下的驢子哪有下牛犢的道理?”

老漢還是耐心指教書生說:“是呀,這畜生真不懂道理,誰曉得它為啥不肯

下驢咧。”書生聽出了話裏的意思,麵紅耳赤,沒有作答就揚鞭絕塵而去。

幽默的表達是含意內蘊的。故事中的老漢,通過曲折的暗示故弄玄虛,吸引

對方思緒,誘使對方上當,是請君入甕法運用的典範。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藝術使幽默更加顯露出它固有的機智與思辨色彩。由於

這個原因,在生活中的舌戰場合,這種巧設圈套的幽默技巧也被廣泛地應用。

有一次,老張到菜市場買魚。他走到一家鮮魚攤前,看到擺的魚雖然不少,

但都不是很新鮮。老張提起一條放在鼻子前聞了一下,果然有一股臭味。看來魚

放的時間已經不短了。誰知攤主看到他這麼一聞,便非常不高興地問道:“哎,

你這是幹什麼?我的魚是剛剛打上來的。”

老張並沒有和攤主爭辯,也沒有指責他的謊話,而是順口說了句:“我剛剛

是和這條魚說話呢!”

“嗯?”攤主覺得老張這話挺有意思,不禁來了興致,想刁難老張一番,於

是就說:“那你和魚說些什麼話呢?”

老張說:“其實也沒有什麼,我想到河裏遊泳,所以向那條魚打聽一下現在

的水究竟涼不涼。”

“那魚怎麼說呢?”攤主已經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了,周圍也已經聚集了一些

第九章

229

正確使用幽默,令其價值倍增

圍觀的人。

“魚對我說,很抱歉,我不能告訴你。因為我離開河已經十多天了。”老張

淡淡地說。圍觀的人哄然大笑,攤主臉上的笑容卻早就不見了。

幽默的老張表麵上裝作沒有發現魚是變質的,通過和魚對話這件非常荒謬的

事情來化解魚攤主的戒備情緒,並一步步誘使魚攤主進入自己的圈套,正是運用

了“請君入甕”的幽默技巧。魚攤主在整個過程中都被老張牽著鼻子走,完全陷

入一種被動的狀態中。

運用這種幽默技巧必須突破常規思維,出奇製勝地將對方引入你的圈套中。對

方則是按照正常的思維去推理,根據你的設計,對方最後必然進入你的圈套之中。

法國寓言家拉封丹習慣每天早上吃一個土豆。有一天,他把土豆放在餐廳的

壁爐裏,想熱一下再吃,等他回頭去拿的時候,土豆卻不翼而飛了。於是他大

喊:“我的上帝,誰把我的土豆吃了?”

他的用人“此地無銀三百兩”地說:“不是我。”

“那就太好了!”

“為什麼?”

“因為我在土豆裏放了砒霜,想用它毒老鼠。”用人頓時麵如土色,承認自

己吃了土豆。

拉封丹對她解釋:“放心吧,我不過是想讓你說真話罷了!”

如果拉封丹果真在土豆裏放了砒霜,那這個故事就不好笑了。這個故事的幽

默之處就在於拉封丹運用了故弄玄虛、“請君入甕”的方法,誘使用人說出真

話,承認錯誤。運用這種幽默技巧還可以在特殊情況下給自己留有餘地,使事情

進行得更加順暢。

230

小幽默,大氣場

羅斯福任美國總統之前,曾在海軍服役。一天,一位朋友向他問及一個秘密

行動計劃,羅斯福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說:“你能保守機密嗎?”

“當然能!”朋友保證。

羅斯福微笑著告訴他:“我也能。”

這裏羅斯福故弄玄虛,巧妙地為友人設下圈套,為自己解脫困境,即使朋友

發覺上了當,心中也明白這是善意的欺騙,這種幽默反而能增進彼此間的友誼。

“請君入甕”的幽默技巧能夠體現出一個人高超的智慧。這種幽默還有一個

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施用此術的人總是能在與對手的較量中占據主動,先發製

人。從一開始,就穩固地占據主動地位,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讓對方總是跟著他

走,這樣,最後的一擊才會顯得幽默有力和富有戲劇性。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