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掌握火候管好人
“治大國若烹小鮮”是老子的一句話,出自《道德經》第六十章。
關於這句話是有典故的:商湯時期,湯向身為陪嫁廚師的伊尹詢問飯菜的
事。伊尹回答:做菜既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作料才行;治國如同做
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鬆弛懈怠,隻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商湯
聽了,很受啟發,從此重用伊尹。
老子因此典故提出了“治大國若烹小鮮”的理論。自此之後,古今中外眾多
成功的執政者皆從此語中汲取了治政的營養。
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可以說民間有各種各樣的版本。一種解釋說,小鮮
是很嫩的,如果老是翻過來、翻過去,就會弄碎了,因此治理大國也不能來回折
騰。這種解釋雖然接近本意,但筆者認為沒講到“妙”處。
懂得烹飪的人都知道,烹飪技術的核心部分,就是掌握火候。而小鮮,又
是各種烹飪材料中最為嬌嫩的,更要細心伺侯。所以治理大國的最高境界,就是
小心翼翼地掌握火候。延伸到管理上也是如此,人心也如“小鮮”,是最脆弱、
最敏感的,也是最難以駕馭的,所以說,管人也要掌好火候,用對方法,管到點
上,才能安人心,聚人氣,共同為企業謀發展。
FOREWORD
“治大國若烹小鮮”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曆史經驗,也是一種高超的管理藝
術。說其高超並非是說它有多麼深不可測,而是說掌握好這種分寸,運用好這種
方法,將帶來不可思議的管理效果。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我們不要把這種“治理”之法想得太過複雜,過去有很
多講管理之道的所謂“著作”,長篇幅、大部頭,將本來簡單的管理之法誇張得
複雜高妙,讓人看起來望而生畏,覺得難以掌握,更不能靈活運用。事實上,真
正有效的管理之法都是簡單而實用的。餘秋雨先生在其博客中做過這樣的論述:
“一個成功的大企業,它的經營模式一定是簡單的;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人際
關係一定是簡單的;一個危機處理專家,他抓住問題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簡單的;
一部劃時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簡單的。我們的曆史太長、權謀太
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內幕太厚、口舌太貪、眼光太雜、預計太險,因此,
對一切都‘構思過度’。”的確,“構思過度”則產生畏懼,產生畏懼則難於實
踐,難於實踐則不能收獲。在管理上也正是如此,不必迷信於長篇的管理理論,
它很可能讓你迷失在複雜的文字裏。
筆者有多年的管理經驗,對“烹小鮮”的治理理念若有所悟,遂將自己多年
來的管理感悟落於筆端,以最簡短、最直白的語言,將最讓管理者頭痛的管理問
題一一解開。
本書內容通俗、簡潔、實用,含330則管理感悟,每則僅有幾百字,篇幅短
小但卻內蘊豐富,講的均是行之有效的管理之法,語言淺顯易懂,文字直切主
題,觀點擲地有聲,希望能給管理者們帶來些許啟示。鑒於時間倉促,水平有
限,若有不足之處,還望讀者朋友們加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