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人類曆史上,互聯網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無論是其引發的信息革命還是其作為“第四媒體”所產生的巨大活力,互聯網對人類產生的深刻變革意義無論如何強調也不過分。但正如國家領導人所說,對於互聯網,我們未知的領域遠遠大於已知。互聯網不僅是技術、是媒體,更關係政治、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類能夠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活動,所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一場科學技術革命,以及它對人類生產力帶來的極大促進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為人類存在和展開其活動提供了新的空間,形成了人類一種新的生存方式和社會存在形式。
有社會學家認為,網絡虛擬空間及其間發生的各種活動形成了虛擬社會,虛擬社會這一概念從縱橫兩個方麵把科學技術與人類社會的發展,把人類新的社會存在形式和人類社會曆史的發展聯結在一起,既突出了互聯網的技術特點,也揭示了互聯網帶來的人文意義,成為我們從社會哲學視角研究在計算機網絡科學技術發展基礎上形成的人類社會新的存在形式的基本範疇。
毫無疑問,作為一個“社會”,必然存在一個治理的問題,但虛擬社會匿名、開放、高度自治等內在特點決定了對其管理存在較大難度,如何應對虛擬社會帶來的衝擊和挑戰,構建一個和諧有序的虛擬社會已成為一大課題,是我國當前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虛擬社會的建設和管理不隻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而是一項複雜的社會係統工程。在管理、推動和保護互聯網健康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與其締造者一樣富有創新精神。
本書試圖剖析虛擬社會本質並探索虛擬社會科學管理的這一重大命題。經過一年的努力,這本書終於如期付梓了。本書引用大量網絡熱點輿情案例,並結合幾位作者十餘年日常工作思考與總結,圍繞著虛擬社會概念、如何應對虛擬社會帶來的挑戰等議題,力圖全麵介紹虛擬社會的形成曆程、主體(網民)特征、發展規律及其所帶來的各種現實問題和挑戰,等等。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對社會各界正確認識虛擬社會及其影響能有所幫助,能對黨員領導幹部“讀網”、“懂網”、“用網”有所啟發,也能對政府相關部門創新和改進虛擬社會管理工作有所借鑒。
本書的寫作分工如下:第二章、第四章、第九章、第十二章由趙誌雲撰寫,第一章、第六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由鍾才順撰寫,第三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十章由錢敏鋒撰寫,全書由趙誌雲負責統稿。由於作者學識所限以及時間倉促等客觀因素,書中的理論探索和行文順序、內容協調等方麵還有諸多不足之處,真誠希望業界人士和專家學者能夠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