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近年來國外政府網絡公關案例分析及啟示(1 / 2)

西方發達國家對於如何應對突發性的事件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理念,由於其網絡信息建設起步比較早,所以網絡公關手段也相對比較成熟,從近年來一些歐美西方國家的網絡公關案例中,我們可以獲得一些啟示。

一、“WeB2.0總統”奧巴馬的公告策略

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可以說是當今最重大的品牌公關活動,而奧巴馬的脫穎而出正是互聯網在品牌公關方麵巨大影響力的最好例證。在這場“網絡民意公關戰”中,奧巴馬利用電子郵件、搜索引擎關鍵詞廣告、社交網絡等網絡工具,打了一場漂亮的“網絡民意公關戰”,被喻為“WeB2.0總統”。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奧巴馬競選團隊向廣大網民發送一封《我們為什麼支持奧巴馬參議員——寫給華人朋友的一封信》的電子郵件,詳細闡述了奧巴馬當選後給美國華裔選民帶來的好處;利用網民對搜索引擎依賴性越來越高的特點,奧巴馬競選團隊在Google上購買了諸如“奧巴馬”、“金融危機”和“伊拉克戰爭”等熱門詞語,使美國選民在Google中輸入奧巴馬的英文名字後,搜索結果頁麵的右側就會出現奧巴馬的視頻宣傳和對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政策立場的批評;在奧巴馬競選團隊的網絡公關活動中,奧巴馬自己也積極地“身體力行”,主動成為20%的活躍網民之一:奧巴馬在Facebook擁有一個吸引了數百萬擁護者的群組;奧巴馬競選團隊通過視頻網站YouTube上傳了幾十個奧巴馬的相關視頻,從社區、博客到視頻網站,從文字、圖片到視頻,奧巴馬競選團隊充分利用了各種熱門網絡媒體聯動,實現了全方位的信息包圍。此外,在競選衝刺階段,奧巴馬還向18款網絡在線遊戲中植入參選廣告,直接影響以18-34歲年輕人為主體的遊戲玩家。正是通過這些網絡公關手段,奧巴馬最終擊敗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高票當選新一屆美國總統。

二、美國如何處置蔓延全國的民眾抗議活動

如果說奧巴馬競選總統隻是一種網絡常態公關,那麼2011年9月以來發生的“占領華爾街運動”則是擺在奧巴馬當選後的一場重大危機。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國紐約曼哈頓,效仿2011年阿拉伯之春運動,試圖占領華爾街。他們通過互聯網組織起來,矛頭指向華爾街“貪婪”、金融係統弊病和政府監管不力,以及高失業率等社會問題。在美國,大大小小的抗議示威天天可見,因而“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起初並未引起美國政壇重視。但隨後抗議活動不斷升級,逐漸成為席卷全美的群眾性社會運動,立即引起美國官方回應。一般而言,政府對國內的抗議示威活動都是持強烈的否定態度的,甚至出動國家機器予以鎮壓,但紐約市長布隆伯格、美國白宮發言人卡尼、美國總體奧巴馬先後公開回應抗議活動,他們並沒有辯解,也沒急於部署鎮壓活動,而是不同程度地對抗議者表示同情立場,並呼籲示威群眾冷靜下來,以對話和協商的理性方式地實現訴求。奧巴馬甚至稱自己作為總統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與示威者站在一邊,加倍努力兌現承諾,以實現一個更加平等的社會。

三、老牌民主國家英國如何應對“騷亂”衝突

2011年8月6日,一場在倫敦城北舉行的示威活動突然演變為暴力事件,事件導火索是2011年8月4日在倫敦北部的托特納姆,一名29歲的黑人男性平民馬克·達根(Mark Duggan)被倫敦警察廳的警務人員槍殺,民眾上街抗議警察暴行。2011年8月9日,騷亂擴散至伯明翰、利物浦、利茲、布裏斯托等英格蘭地區的大城市。騷亂從英國首都倫敦迅速向全國蔓延,令英國政府和警方措手不及。盡管英國官方對騷亂的一些處理方式及成效遭到各方批評,但其中一些成功的做法也值得學習。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英國政府事後在電子請願網上刊登有關懲罰騷亂者的聯署信,這一電子請願呼籲剝奪那些因本次騷亂被判罪的人所享有的國家福利。這一請願活動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就有超過10萬人簽名表示支持。在騷亂中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社交網絡,後來又成為英國網民“人肉搜索”騷亂者的主戰場。網民將騷亂者的圖片上傳到臉譜網、推特網、Flickr上,發動廣大網民積極尋找參與打砸搶燒的犯罪嫌疑人。同樣是一場抗議警察暴行的廣場活動,英國倫敦與埃及、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結果大相徑庭,除去政治體製機製因素外,與政府危機公關水平也有一定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