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水的PH值(1 / 2)

禍水的PH值

朱輝

“女人是禍水”,曆朝曆代的正史、野史都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這裏說的“女人”當然不是村頭、巷口普普通通的女人,通常是指國色天香的極品美女。

一般的女人經常被比喻成“水”,她們若不安分,頂多也隻是“水性楊花”。“水性楊花”是形容女性像流水那樣易變,像楊花那樣輕飄。那其實並不打緊,因為隻是物理概念上的改變,化學成分並沒有變化。而一旦成為“禍水”就不一樣了,“禍水”當然具有高度腐蝕性,如同強酸,難免腐蝕枕邊人。如果枕邊人是一國之主的皇上,那麼等於毀掉了整個國家。

國人形容事物往往靠模糊的表述,喜歡定性分析,不喜歡定量分析。比如在“禍水”問題上,史學家無法讓人清楚地知道某“禍水”有多“禍”?此“禍水”和彼“禍水”哪個更厲害?為了糾正這種疏漏,我們不妨給“禍水”們定個PH值,以便於直觀地了解其屬性。

在古往今來諸多著名“禍水”中,褒姒似乎是最冤的,看看《史記》中的相關敘述,她根本沒有做過什麼禍國殃民的事情。褒姒唯一的罪過是不愛笑,為了博美人一笑,周幽王多次亂點烽火戲弄諸侯,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這個撒謊的皇帝了,於是天下便最終亡了。

“烽火戲諸侯”完全是周幽王自己的獨立創意,並非褒姒想出來的,不知道為什麼這筆賬算在了褒姒頭上?至於褒姒為什麼不喜歡笑,相傳源於她養父遇害。

幽王得到褒姒後,朝夕相伴,冷落了其他後妃。王後大怒,陷害褒姒不成,派太子宜臼到鄉下殺了褒姒的養父。褒姒是孤兒,從小被一對賣山桑弓、箭袋為生的夫妻收養。褒姒假如因為養父之死而長期憂傷,恰恰反映出她很有孝心。

或許因為將周朝滅亡的責任加於褒姒太過牽強,於是史學家們在她的出生問題上大做文章。

相傳夏朝後期,有兩條神龍降落到宮廷,它們自稱是褒國的兩個先君。夏王進行了占卜,結果很不吉利。但占卜顯示,如果把它們的唾液藏起來,就可以逢凶化吉了。於是夏王用木匣子把龍的唾液收藏了起來。夏亡之後,這個匣子傳到了殷朝。殷亡之後,又傳到了周朝。周厲王末年,這位好奇的王忍不住打開了匣子。結果龍的唾液流到了殿堂上,後來唾液化成一隻黑色大蜥蜴。後宮有一個未成年小宮女,剛好碰到了那隻大蜥蜴,竟然就此懷孕,而且一直懷了四十年,才生下一個女嬰。女嬰出生以後,王宮外忽然傳來詭異的兒歌聲,大意是:“山桑弓,箕木袋,滅亡周國的禍害。”周宣王聽到了歌聲,同時他恰好看到遠處有一對賣山桑弓和箕木箭袋的夫婦,於是馬上下令抓捕他們。這對夫婦二人一路逃亡,途中看到了那位宮女扔掉的女嬰,於是他們收留了她。此女就是日後的褒姒……

這個充滿著巫術氣息的神怪故事,不知道為什麼能忽悠住曆代大儒、小儒們?後來又忽悠了一代又一代老百姓?分析起來,大概因為文科不用為了結論去列出演算過程,文人們一句“大約也並非十分錯”便可答疑解惑了。

按今天的眼光看,褒姒的PH值約等於7,普通的“水”而已,根本算不上“禍水”。

與褒姒不同,西施是越國的“特工”。她是越國政府經過嚴格選秀挑選出來的,據說之後還接受過了三年“素質教育”培訓,這才作為性貢品送給了吳王夫差。然而西施在吳國又幹了些什麼呢?除了對夫差進行性誘惑,似乎什麼也沒有幹。她既沒有讓她老爹去當國丈,也沒有讓她兄弟去當國舅,自始至終沒有組織起一個破壞性的親友團,通過外戚幹政去瓦解吳國。和周幽王相似,夫差所作所為完全是他自己“原創”的,責任應該自負。

據傳西施愛吃鮮魚,為了最大程度保證魚的新鮮性,夫差命令在王宮邊修築養魚城,通過人工溝渠直通到太湖。西施還喜歡吃鴨,夫差又搞了個“鴨城”。“鴨城”中的鴨享受當時的白領待遇,夥食標準很高,它們吃的是加了豬油的香料拌米。可能因為鴨子們吃得心情愉快,所以它們的肉格外鮮嫩,於是西施吃它們也吃得愉快。西施還喜歡喝女貞酒,其酒出於浙江紹興,吳王便又在姑蘇築酒城,采用女貞酒配方釀造,專供西施飲用。為了讓西施清涼度夏,夫差又征用十萬民工,大搞野蠻拆遷,營造避暑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