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打破自卑的惡性循環才能逐漸建立自信。但“打破”需要有點決心、有點勇氣,還要講究點科學——要求一個不自信的人去做一件對他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隻能增加他的焦慮。
“打破”是一個從認知到行為的過程。沒有認知上的改變,很難有行為上的突破;沒有行為上的突破,就不會產生新的體驗。
相信自己
很多人不是首先因為別人看不起而垂頭喪氣,而是因為自己總是愛貶低自己,所以變得無精打彩,毫無鬥誌。這些人隻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點和毛病。如果你認為自己滿身缺點和毛病;如果你自認為是一個笨拙的人,是一個總是麵臨不幸的人;如果你承認你絕不能取得其他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那麼,你隻會因為自我貶低而失敗。
如果你總是顯出一副狡黠的神色,就好像你撿了他人丟失的東西一樣,那麼,你將會被人們視作小人。的確,其他人對我們的評價與我們自身的狀況、成就有很大的關係,而我們不可能擺脫這種關係。
有這樣一位公司負責人,他身為董事長卻總是躡手躡腳地走進董事會議室,就好像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就好像他完全不勝任董事長的職位。作為董事長的他竟然還感到奇怪,自己為什麼隻是董事會中一個無足輕重的人,自己為什麼在董事會其他成員中威信這麼低,自己為什麼很少受人尊重。
他沒有意識到他應該好好反思一段時間。如果他給自己全身都貼滿無能的標簽,如果他像一個無足輕重的人那樣立身、行事、處世,如果他給人的印象是他並不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那他怎麼能希望其他人好好地對待他呢?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前途有更清醒的認識,如果我們對自己有更大的信心,那麼,我們將取得更豐碩的成果。隻要我們能更好地了解我們身上的潛力和高貴的一麵,那麼,我們將會對自己充滿更大的信心。我們都受製於這一古老的教義,即認為人類本質上是墮落的。但實際上,上帝創造的人類一點也不卑劣,一點也不墮落。我們身上卑劣和不好的一麵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上帝創造的人類是完美無缺的。我們麵臨的問題便是,我們許多人隻是上帝所造的人類的一種滑稽的仿製品。由於我們總是往壞的方麵、差的方麵想,因此,我們總是認為自己渺小、無能和卑劣。如果我們想達到高貴傑出的境界,那我們應該向上看,應該多想想我們好的、崇高的一麵。
古代神學最不幸的一方麵便是認為,人類在不斷地墮落,不斷地從最初高極的地位墮落。而事實卻是人類一直在進步,一直在發展,但是,人類的進步受到這種自貶觀點的嚴重束縛。
要知道,上帝創造的人類絕對不會墮落,使人類走向墮落的僅僅是人類看待自我的低劣方式,僅僅是人類錯誤的自我貶損的思想本身。
古老的神學總是教導我們要自我貶低。在這種神學中,有一種卑躬屈膝、乞求寬恕的意味。而在《聖經》中,則絲毫也沒有要人類在他的造物主麵前像一個鬼鬼崇崇的人或一個奴隸一樣卑躬屈膝的意思。上帝創造人類並非要人卑躬屈膝,而是要他展現崇高的一麵和神聖的一麵。上帝之所以要人類直立,就是要他挺直脊梁,正視他麵前的任何事物,甚至包括造物主——上帝在內,因為人是按照上帝的模樣被創造出來。
如果人類本身就是一個貴族群體,如果他的血管裏流著貴族的血液,如果他繼承了上帝的崇高道德品質,那麼,他就應該用莊嚴和肯定的口吻勇敢地、充滿英雄氣慨地宣布他與生俱來就應該享有的權利。
我們麵臨的問題是,我們並沒有充分保持那些優秀品質,我們對自己的評價並不是很高。如果我們反過來想的話,我們自然會有更好的表現,我們將在言行舉止中處處表現出崇高的一麵。
如果我們以征服者的心態對待人生,我們會留給人們這樣的印象,即我們相信自己將來會有所成就,而且這種信心是堅強有力的,是充滿必勝信念的;如果我們以屈服者的心態麵對人生,我們就會以悔恨、自我貶損和逃避他人的心態出現在世人麵前。正是這兩種不同的心態造成了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差別。
為什麼我們要哭哭啼啼、畏首畏尾地追隨別人,做人家的跟屁蟲呢?為什麼我們總是亦步亦趨地去模仿他人,而不敢求助於我們本身的靈魂或思想呢?挺起胸來,昂起頭來,學會善待自己,好好評價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成自己決心從事的任何事業。
在西方一些國家中,工薪階層之所以貧困和缺乏社會地位,大部分原因在於他們有自己低人一等的感覺。他們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低人一等,而不是以勇敢和獨立的心態站立於人們麵前。如果說有一種做法任何明智的雇主都會輕視,那它肯定就是雇員對他的唯命是從、唯唯喏喏、百依百順和卑躬屈膝的討好心態。明智的雇主常常更喜歡他周圍那些能以平等身份接近他的人。他會本能地蔑視那種點頭哈腰、卑躬屈膝和唯唯喏喏的人。他絕不可能去尊重那些自我貶低的雇員。他喜歡那些有骨氣的人、使他覺得具有人格尊嚴的人和渴望獲得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