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女職工孕產與健康(1)(3 / 3)

孕婦是否能打預防針不能一概而論。例如,孕婦被瘋狗咬傷後就非打不可,否則的話,一旦發生狂犬病,就會發生生命危險。又如孕婦與白喉病人一起生活過一段時間後,也得做白喉疫苗的接種,以免染上白喉。此外,破傷風疫苗的預防針也是必要打的。給孕婦及時打這種預防針,是最有效的預防新生兒破傷風的方法。孕婦打預防針的時間,以在臨產前1個月較好。

不過,有些預防針孕婦是不需要打或不能打的,如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腦疫苗、百日咳疫苗和流腦疫苗等。

因此,孕婦被通知打預防針時,應將自己的懷孕情況,以及疾病史、過敏史等情況及時反映給防疫醫生,由醫生斟酌決定是否可以打。

注意衣原體感染

衣原體是一種微生物,大小介於一般細菌和病毒之間,其直徑約為700~1000個毫微米。這種病原體對外界環境沒有多大的抵抗力,一般消毒劑可起到作用。沙眼衣原體不僅能引起沙眼這種眼部疾病,還可通過性接觸傳播而引起泌尿生殖係統感染,因此這種感染也屬於性傳播疾病。

孕婦或新生兒一旦被作出衣原體感染的明確診斷,都應立刻進行積極的治療。有多種特效治療藥能殺衣原體控製感染,常用的有紅黴素、四環素、羥氨苄青黴素等。其中四環素對胚胎和嬰兒有毒性作用,因此孕婦或嬰兒應避免使用。用藥量應遵醫囑,療程不應少於7天。

防治衣原體感染重點是:采用一般的性衛生防病措施。嚴禁性亂行為。保證外陰部的清潔衛生對防止衣原體感染亦十分重要。妊娠婦女的丈夫有衣原體引起的尿道炎等感染,應進行徹底治療。婦女在妊娠期或妊娠前如被確診有衣原體感染,應及時進行特效治療,以免感染胚胎或新生兒。

二、孕產哺乳期的疾病防治

妊娠心慌氣促的處理

在妊娠期間,為適應妊娠及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表現在呼吸時膈肌上下活動的幅度比非孕期增大,同時,隨著妊娠子宮的增大,腹肌活動度減少,胸部活動相應增加,由不自主的腹式呼吸改變為胸式呼吸,來補償氣體交換的不足,肺的通氣量比非孕期增加40%。懷孕期間,心肌發生代償性肥厚,心腔擴大,心跳加快。再者由於孕期母體的血容量比非孕時平均增加1500毫升,出現所謂妊娠生理性貧血,從而血液供氧能力下降。同時,由於增大的子宮使心髒向上、向左移位,心髒在不利的條件下工作。這些因素都加重了心髒的負擔,使得機體通過增加心率及心搏出量來完成額外工作。這些生理性的改變,一般不出現症狀,但遇活動量增多,就可出現心慌氣急。對此,孕婦不必緊張。要注意做適量的運動,運動時若遇不適,要立即停止。最好的方法是休息。充分的睡眠可以解除身體的疲勞,促進新陳代謝。

妊娠下肢浮腫的處理

在妊娠期間,為了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孕婦的血漿和組織間液體增多,如果勞累、行走和站立時間過長,下肢容易出現浮腫。特別是到了妊娠後期,子宮逐漸增大,壓迫下肢靜脈,使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受到阻礙,下肢更容易發生浮腫,不過,一般經臥床休息後,這種浮腫大多能自動消退,如經臥床休息後仍不能消退的,稱為妊娠水腫。妊娠水腫又分顯性水腫和隱性水腫。孕婦下肢皮膚發亮、彈性減低,用手指按壓後出現凹陷,叫做顯性水腫;孕婦體表無明顯水腫,液體瀦留在各器官的間隙中,體重增長很快,每周超過0.5千克以上,這類水腫叫做隱性水腫。

妊娠期出現的水腫是懷孕引起的生理反應,不用害怕,隻要注意休息,坐、臥時將雙腿抬高,少吃含鹽過高的食物,水腫就可以減輕和消失。如果下肢水腫嚴重,經上述方法仍不見效,或伴有頭暈、惡心、嘔吐等,則要考慮是否患了其他疾病,需要到醫院作進一步的診治。

妊娠腹痛的類型

1.異常妊娠所致的腹痛

在妊娠早期(孕12周以前),隻要孕婦出現腹痛,就應該警惕流產和異位妊娠。在妊娠中期以後出現腹痛,要考慮到早產及正常位的胎盤早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