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還十分注意幫助各國左派分子從組織上同機會主義領導決裂,1915年9月在瑞士齊美爾瓦爾德,1916年4月在瑞士昆塔爾先後兩次召開了社會主義者代表會議。在會上,列寧同各國左派分子建立了直接的聯係,井團結他們組成齊美爾瓦爾德左派。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促進了各國革命運動的蓬勃開展,在這種高漲的革命形勢下,至1918年底為止,在歐美一些國家建立了第一批共產黨。1917年5月,瑞典的左翼社會民主黨人組成了獨立的政黨,奠定了瑞典共產黨的基礎。
1918年1月5日~6日,阿根廷左翼社會黨人成立了國際社會黨,後改稱共產黨。
1918年8月29日,芬蘭共產黨人在莫斯科召開代表大會,會上成立了芬蘭共產黨。
1918年11月這一段時間,奧地利、希臘、荷蘭、匈牙利、波蘭、立陶宛的社會民主黨等先後成立了共產黨。
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德國也在1918年11月爆發革命,年底,成立了德國共產黨。各國共產黨的成立為創建共產國際提供了前提條件。1919年1月,俄共以及波、奧、匈等國的八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代表在莫斯科開會,會議通過了告各國無產階級組織書,要求他們派代表來蘇俄,討論成立共產國際的問題。
1919年3月2日,各國共產黨和左派社會民主主義組織的代表會議,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的一個大廳裏開始了國際共產主義代表會議的工作,21個國家35個組織的52名代表出席。
開幕式由列寧主持。列寧在開幕詞中確立了代表會議的任務和主要工作方針。會議的中心任務是,強調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和消除對資產階級民主的幻想,幫助各國建立共產黨。代表們批準了預備會議關於此次會議應作為國際共產主義代表會議召開的建議。
3月3日,決議起草委員會根據代表們的意見,再一次提出立即成立共產國際的問題。3月4日,這一問題被提到代表會議的全體會議上討論。參加代表會議的許多人都不怎麼同意埃貝萊因的意見。因此,代表會議的參加者都一致同意進行投票表決。在1票棄權的情況下通過了決議,決定成立新的國際,並采用共產國際的名稱……各黨、組織和小組在8個月內保有申請加入共產國際的權利。
代表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表決的結果。埃貝萊因表示回國後盡力促使德國共產黨的領導支持成立共產國際的決定。
列寧高度評價共產國際成立的意義,他強調共產國際是各國無產階級共同奮鬥的成果,是由於存在於各處猛烈發展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國際環境而誕生的,它繼承了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優良傳統,清除了第二國際的“機會主義的、社會沙文主義的、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髒東西”,並已開始實現無產階級專政。
“讀史心得”
共產國際在其存在的25年內,不僅幫助了各國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組建馬克思主義政黨,而且扶植培養了這些政黨的獨立戰鬥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卓有成效地解決各個國家麵就臨的極複雜的任務。這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上也得到了例證。
羅斯福新政的主旨是什麼?
1929年10月24日,美國以交易所股票的急劇下跌為標誌進入30年代經濟大危機年代。危機期間,胡佛總統信奉“不幹預主義”,使美國的經濟危機進一步惡化,美國的工業和農業都呈現出一派可怕的情景:工廠大門緊閉,牲畜被成批殺掉,牛奶倒入大海,而廣大人民卻忍饑挨餓。胡佛總統也被冠以“饑餓總統”的稱號。
1932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說:“這個偉大的國家將會堅持下去——它將會複興,將會繁榮昌盛。”在這樣的信念下,羅斯福開始實行他的“新政”,從他就任到1941年美國參戰的9年,也被稱為“新政時期”。
羅斯福的新政主要采用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的經濟理論。其主旨就是要由國家來幹預經濟生活,實行有調節的資本主義。
新政的實施使經濟得到了複蘇,生產回升,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維護了資本主義的民主製度。
“安徒生獎”是哪一年設立的?
1955年為了紀念丹麥童話大師漢斯·安徒生,國際青年讀書委員會設立了安徒生獎。安徒生獎每兩年頒發一次,獲獎者被授予一枚金質獎章和一張獎狀。獲獎者限於長期從事青少年讀物創作並做出卓越貢獻的作家或者插圖畫家。
為什麼說納粹集中營是“殺人工廠”?
提起德國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人人都對之切齒痛恨。法西斯心腸之狠辣、手段之殘忍簡直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其中人稱“殺人工廠”的納粹集中營就是希特勒納粹分子罪行的最集中表現。
波蘭奧斯維辛原本是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村莊,在這裏的波蘭人民世世代代過著祥和安靜的生活。然而,自1939年9月28日德國完全占領波蘭後,一切都成了過去。德國法西斯在這個波蘭南部的村莊建起了一座巨大的殺人工廠。
從1940年第一批犯人運到集中營裏,到1945年1月奧斯維辛被蘇聯紅軍解放為止,在這裏被法西斯殘酷殺害的人共有400多萬。他們來自世界許多國家和民族,其中有波蘭人、俄羅斯人、匈牙利人、法國人、捷克人、希臘人、中國人、比利時人、美國人……
成千上萬的人就這樣被屠殺了,可他們並沒有犯下任何罪行,也沒有參加什麼政治活動或黨派,他們被送往集中營的唯一理由,就是他們的民族出身,因為他們不是德意誌人……他們不是餓死、病死、被拷打折磨而死,就是被毒氣毒死。
今天,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已被建成博物館,向前來參觀的人們不斷控訴著德國法西斯的暴行。
雅爾塔三巨頭是誰?
1944年7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再次舉行美、英、蘇三國首腦會議,就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格局,特別是如何處置德國等問題,事先進行討論和安排。蘇聯和英國同意了羅斯福的建議。
1945年2月4日至11日,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在蘇聯克裏米亞半島雅爾塔的裏瓦裏亞宮會晤。會議由羅斯福主持,三國首腦就徹底擊潰德國、戰後鏟除納粹主義、分區占領德國以及盡快對日本作戰等問題達成了協議。另外,三國首腦還對戰後的世界格局進行了討論。美、英認為,非洲、拉丁美洲及亞洲的大部分地區“理所當然”是西方的勢力範圍,所以在會上沒有涉及。但在波蘭問題上,三國領導人在會上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最後還是就波蘭疆界問題達成了一些妥協。會議還決定,同年4月在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大會。
雅爾塔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的一次重要國際會議,它所作出的一係列決定有利於同盟國聯合擊敗德、日法西斯,製裁德國和維護戰後的世界和平。但是,會議也反映出蘇、美、英三國對戰後世界安排問題上的不同意圖和矛盾,對戰後國際關係的格局有著重大影響。
“廚房辯論”是怎麼回事?
“廚房辯論”是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與美國副總統尼克鬆就社會主義製度與資本主義製度孰優孰劣進行的一場辯論。1959年7月23日,美國國家展覽會在蘇聯首都莫斯科開幕,赫魯曉夫出席開幕式。在主持開幕式的美國副總統尼克鬆陪同下共同參觀了一個六間一套的美國牧場住宅景展時,赫魯曉夫說:“在美國,得到這所房子必須有錢;而在蘇聯,隻要是身為蘇聯公民就行了。”對此,尼克鬆馬上強調了美國生活方式的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赫魯曉夫接著宣稱:“蘇聯是強大的,能夠打敗美國。”對此,尼克鬆則認為,在某些方麵蘇聯是比美國強大,但在另一些方麵,美國更強大。兩人邊說邊走出了廚房。這場爭論後來被新聞界稱作“廚房辯論”,或稱“索科爾尼基(展覽會的所在地)最高級會議”。
“歐佩克”是什麼?
OPEC全名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名稱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目前共有11個會員國,約共占世界石油蘊藏77%及石油產量40%。
20世紀40年代末期,亞非拉產油國已經開始考慮聯合鬥爭的問題。由於中東地區的石油產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上升,國際石油公司企圖利用中東的廉價石油對委內瑞拉施加壓力,破壞委內瑞拉的石油稅收政策。委內瑞拉政府深知敵不過石油蘊藏量異常豐富、開采成本極其低廉的中東產油國,主動與中東產油國協調石油政策。而阿拉伯產油國在加強相互之間聯係的同時,也迫切希望與非阿拉伯產油國聯合起來。
1959年2月和1960年8月,國際石油公司先後兩次單方麵強行壓低石油標價是導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的直接原因。兩次降價使中東主要產油國在1961年至1970年期間共損失40億美元。
1960年4月,為了維護石油收入,阿拉伯國家聯盟於在開羅舉行了第1次阿拉伯石油會議。大會采取一係列重要決議,還通過西方公司未經與產油國協商不得變動石油標價的決定。國際石油卡特爾為了同美國的獨立石油公司及蘇聯之間的競爭,無視第1次阿拉伯石油會議做出的決議,於當年8月再次單方麵把中東石油的每桶標價降低。當時,伊拉克與石油公司正在進行的關於收回未開采的租讓地等問題的談判也陷入僵局。
為了反擊石油公司單方麵壓價,並取得國際上的聲援,使談判順利進行,8月25日,伊拉克石油部長邀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和委內瑞拉的石油部長到巴格達聚會,以便針對石油公司單方麵強行削減石油標價的行動采取一項共同的對策。1960年9月10日至14日,經過充分協商討論,5國石油部長一致認為,為了反擊國際石油壟斷公司,維護產油國的石油收入,有必要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國際機構。最後,會議通過兩項決議,正式宣布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
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主要宗旨是協商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確定最有效的手段,集體地維護成員國的利益。1961年1月舉行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第2次會議決定把總部設在日內瓦,後由於瑞士政府不願簽訂東道國協議,1965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把總部遷至維也納。
石油輸出國組織初建時有5個創始成員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內瑞拉。迄今,石油輸出國組織已有13個成員國。
“讀史心得”
20多年來,歐佩克在維護成員國的國家主權和經濟權益方麵采取了一係列措施,與國際石油卡特爾進行了不懈的鬥爭,推動了第三世界的原料鬥爭,已成為第三世界打擊超級大國、霸權主義、改造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一支重要力量。歐佩克的成立,使各產油國以石油為武器打擊了帝國主義,用所得的石油收入解決了不少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問題,為第三世界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石油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要能源,作為控製全球大部分原油生產的組織,對全球經濟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責任。
“諾貝爾獎”分幾個獎項?
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去世的日子),諾貝爾獎舉行隆重的頒獎儀式。根據諾貝爾遺囑,設立了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項獎。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為紀念諾貝爾這位科學界的一代轎子,出資增設了諾貝爾經濟學獎,1969年開始頒發。現在,諾貝爾獎已有六個獎項。其中和平獎的頒獎儀式在挪威的奧斯陸舉行,其他5個獎的頒獎儀式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舉行。
首架航天飛機是什麼時候成功發射的?
1981年4月12日上午7時,首架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在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成功,航天時速達17500英裏。“哥倫比亞”號首次試飛54.5小時,繞地球36周,於4月14日下午1時28分順利返回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空軍基地。“哥倫比亞”號試飛成功是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從此,航天飛機廣泛地應用在商業、科學和太空試驗領域,開始為人類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