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負責衛生的四個,三層一個,還有的是其他的雜務。”中年主任對自家樓裏的人事很熟悉。
“那,這個十樓負責衛生的叫什麼名字?年紀多大?性別?”魚頭一連串的問。
主任業務很熟,“付剛,男,大概二十二三歲,小夥子平時很勤勞能幹……”
“把這個人重點了解下,查一查這個人的底細和昨天的行蹤。”魚頭對葉隊說,“問問張法醫那邊有什麼發現?”
說話間,葉隊的電話響了,“是張法醫的。”
“喂,什麼,屍檢發現女子肺中有極少量的麻醉劑,初步判斷是乙醚,還需要進一步證實?……在女子衣服等處發現了有異性的指紋。”
“哦,我明白了,原來如此!”魚頭神秘的一笑。
“怎麼回事?”葉隊還是疑惑不解。
“抓人吧,不出意外,就是那個付剛……對了,取指紋,再比對一下。”魚頭信心滿滿地說。
眾皆愕然!
果然,當天下午,付剛在分局的審訊室沒扛過兩個小時就全部交代了:
付剛高中畢業,卻比較好學,雖然隻是一個臨時清潔工,但有金大的氛圍,他還是前年就來應聘,平時工作還很不錯。穿著和學生似的,喜歡聽聽講座。在化學樓時間呆久了,還喜歡收集各種實驗試劑,有廢料,有沒人管理的……
當晚他下了班,在學校食堂裏吃了晚飯,聽了一個講座,八點又回到雜物間,想著把一個東西帶回去。像他這個年紀,穿著打扮比較正常,熟門熟路。一樓門房雖然有個老頭,平常晚上都在裏麵聽收音機。因為進出這個樓的不是老師,就是學生,沒有檢查一說,也從來沒擔心過會出什麼事。
他在雜物間收拾東西的時候,剛好聽到一男一女的腳步聲去了陽台,然後發生爭論。他就躲在雜物間裏麵虛著門偷聽。聽到這個女的威脅說,“信不信,我跳樓給你看……”男的則說,“隨你的便,愛跳不跳……”然後男的就回走了。
女的一人留在那裏,醉醺醺的,趴在欄杆那,穿的短裙又單薄,身材還不錯,白花花的大腿刺動著付剛的眼鏡,他動了邪念。平時他愛收集一些廢棄的或沒有用完的試劑,還有半瓶乙醚藏在櫃子裏。用毛巾蘸的滿滿濕透,悄悄地來到這個女的背後,捂住了她的嘴鼻。趁她昏迷後,他上下其手,猥褻了女子全身,又盡量擦去痕跡,整理好其衣服。
但這時,他發現這女的已經有點模糊的知覺,怕女的醒來發現有人占了便宜,便想出了偽造自殺的現場,把這個女的放到了陽台上的欄杆上。為了讓下麵有人發現,特意打開了燈,在雜役間向南的窗戶裏看到有人注意後,出去從背後把人輕輕一推……
之後,又拿著蘸過乙醚的毛巾擦去了開關上的痕跡……
事情就是這麼一回事,如果不是魚頭細心,屍體就當作自殺身亡直接送去太平間了……
焦點新聞隨後對這個案子做了詳細的報道,尤其關於迷藥的分析引起了觀眾們的極大興趣。
“聞聞就倒,拍拍就暈,然後乖乖跟不法分子回家取錢,事後全然不知……”類似的被人下迷藥,導致人身財產遭侵害的傳言屢見不鮮。
網絡中經常流傳過這類的故事:有人拿香皂去家裏推銷,隻要你一聞,一兩分鍾就會暈過去,隨後值錢的東西都被拿走;有人拿毛巾在臉上一揮,人就失去了知覺。除了聞氣味外,被迷倒的經曆還包括“被人拍拍肩膀”、“被人用噴霧噴臉”、“吸別人遞來的香煙”等,甚至什麼征兆都沒有,看了一下對方的眼睛,就迷迷糊糊地受人擺布。
真的有這樣神奇的“迷藥”嗎?相關記者在節目中總結:綜觀這些形形色色的傳言,總結起來無外乎三個特征:一是聞一下就能暈倒;二是聞了之後會乖乖聽話;三是清醒過來,對被迷倒期間發生的事,“好像什麼都記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