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英參謀長,1956年9月考入武漢大學生物係,隨後響應國家知識分子加入海軍的號召,投筆從戎,加入了海軍,轉至大連艦艇學院航海係。
陳偉英不僅是海軍正牌的科班出身,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南沙海戰之前曾有過四次海戰的實戰經驗,其中兩次是對台灣國民黨的武裝特務船,另外一次是1974年與南越的西沙海戰,最後一次是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的中建島海戰,這是中越自衛反擊戰中唯一的一次海戰。
規模最大的是西沙海戰,又稱為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1974年1月19-20日,在中國西沙群島西部永樂群島核心區永樂環礁海域,中國海軍與越南共和國(簡稱南越,即越南西貢政權)海軍發生的一次海戰。
南越在1973年9月肆意妄為地宣布將中國南沙群島的一些島嶼劃入版圖。1974年1月南越派出何文鍔艦隊北上,占領我甘泉島和金銀島,打死打傷中國漁民和民兵多人,攻擊中國巡邏艦艇。
1月19日,在永樂環礁巡邏的4艘中國小型艦艇與南越4艘美式大型艦船對抗周旋多時,最後越軍開炮、海戰爆發,我軍被動還擊,一度陷於危險境地,十萬火急之時榆林基地2艘支援艦趕來參戰,轉敗為勝。此次海戰中我軍擊沉南越護衛艦1艘,擊傷南越驅逐艦3艘,其後越艦逃跑。隨後開展奪島之戰,一舉解決了1956年起南越對西沙島嶼的侵占。兩天的戰鬥,總共斃傷南越官兵100餘人,俘敵48人,在南海西沙群島區域驅逐了南越勢力,從此牢牢控製了永樂群島核心區,為後來控製西沙邊緣島礁(中建島和華光礁、浪花礁等)及進軍南沙群島奠定了重要基礎。
西沙海戰中,正是由於陳偉英帶的支援艦及時趕到,發揮了關鍵作用!
因為陳偉英參謀長有過兩次與越南海軍作戰的實際經驗,所以他充分意識到此行很有可能會發生戰鬥,對所率領的2艘護衛艦都進行了細致的戰前準備和動員,在出航前就做到了齊裝滿員,全員在位,油水滿艙彈藥齊備。
海軍502編隊日夜兼程趕到南沙海域,與先前抵達的南海艦隊湛江基地的162號驅逐艦和和東海艦隊的510號護衛艦會合。三支編隊會合後,基地任命由陳偉英統一指揮。隨後各艦按計劃展開,162編隊和510艦編隊負責在永暑礁到華陽礁海域巡邏,保衛永暑礁施工的安全。502編隊則在南薰礁附近海域巡邏,並視情況執行考察各礁和占礁的任務。
1988年1月31日,162號艦派出7名官兵駕駛小艇登上永署礁,首次在永署礁上升起了五星紅旗,這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南沙群島的上空。越南當局發現我在南沙建立海洋觀測站後,企圖阻撓我建站計劃。1月31日,越軍派出2艘武裝運輸船,妄圖與我爭奪永暑礁,我海軍在永暑礁附近海域擔任警戒的艦隊迅速起航攔截,迫使越軍放棄爭奪永暑礁的企圖。
1988年2月2日,越南海軍派出艦隻搶占中國軍隊所據的礁盤,中越海軍在礁盤上相互對峙了近一個月。2月22日和3月5日,我海軍502號艦艇編隊和531號艦艇編隊相繼趕到,至此,在永暑礁附近海域,我海軍已集中包括驅逐艦和護衛艦在內的大小15艘作戰艦船,實力也算是相當雄厚。
3月12日,越南海軍派遣登陸艦505號、武裝運輸船604號和605號等3艘艦艇運送117名武裝人員前往赤瓜礁,其中的505號原是美國在二次大戰中大量建造的郡級坦克登陸艦(即LST),國民黨海軍接受的LST都以“中”字開頭為艦名,所以也稱為中字號坦克登陸艦,因其艦首大門在登陸時能夠左右打開,形狀酷似小點心開口笑,所以也被戲稱為“開口笑”。標準排水量1653噸,滿載排水量4080噸,可載17輛坦克,如全部載人可載登陸兵2000人,兩棲作戰能力很強,但武備較弱,隻裝備2座40毫米雙聯機炮、6座40毫米單管機炮和8座20毫米單管機炮。另外2艘武裝運輸船就更差了,都是820噸的運輸船改裝,隻裝備了20毫米機炮和12.7毫米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