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習慣帶來好人生1(1 / 3)

第一章 好習慣帶來好人生1

習慣能成就未來,也能摧毀未來。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習慣,在我們眾多的習慣當中,能夠成就未來,給我們帶來好運的自然是那些好習慣。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也告訴我們:良好的習慣能幫助我們獲取健康、幸福和財富,而壞習慣則反之。

成功源於良好的習慣

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階梯,成功源於良好的習慣。一個人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裏學到了你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

出人意料,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

又問:“在幼兒園裏學到了什麼呢?”

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這位學者的回答,代表了與會科學家的普遍看法:成功源於良好的習慣。

2001年7月份,南方一家頗有名氣的青年刊物,隆重地推出一篇調查——《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安子》,使人們再次聚焦20世紀90年代初期民工潮中出現的成功人物。

那年,17歲的鄉下姑娘安麗嬌(安子),初中沒畢業,懷揣著希望和茫然,獨自一人從廣東梅縣扶大鄉闖到深圳。像成千上萬打工妹一樣,安子在一家港資電子廠,成了流水線上的插件工。插件工枯燥苦累。一天工作12小時,沒幹多少天,手指上便是一團團黑黑淤血,十指連心地痛。但在繁重打工之餘,安子還是用學習來充實自己的每一天:從自學初中課程,一直到深圳大學中文係大專課程,打工7年間,安子堅持自學了6年半。7年打工收入,幾乎全交了學費。

1991年,安子在打工之餘,將打工日記加工創作成《青春驛站——深圳打工妹寫真》在報紙連載,“反響始料不及,讀者的信件雪片般飛來。曾經一個星期內,收到200多封信。”隨後,《都市尋夢》等文學作品相繼麵世。深圳廣播電台力邀安子主持“安子的天空”。數以萬計在都市尋夢的進城務工青年,渴求在這片天空中獲得心靈的慰藉。

8年不到的時間,一個普通打工妹完成“蛾變蝶”的全部過程。今天的安子,是4家公司的總經理,其中“新家政服務公司”,是深圳規模最大、最規範的10家同類企業之一。

麵對眾多的評論,安子堅持認為,她的成功是靠努力向上的習慣一點一滴積累而成!她說,“時代給了我機會,而能抓住機會,是因為我付出了太多淚水和汗水。”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科學歸納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在談到習慣時,他深有感觸地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町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應該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無獨有偶,1998年5月,華盛頓大學350名學生有幸請來世界巨富沃淪·巴菲特和蓋茨演講。當學生們問到:“你們怎麼變得比上帝還富有”這一有趣的問題時,巴菲特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智商。為什麼聰明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於習慣。”

蓋茨表示讚同,他說:“我認為沃淪關於習慣的話完全正確。”此時,兩位殊路同歸的好朋友道出了自己成功的訣竅,即: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階梯。

有位哲人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神經係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的確,習慣是一個人獨立於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並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因此,注重養成好的習慣,是人生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試想,一個愛睡懶覺、生活懶散又沒有規律的人,他怎麼約束自己勤奮工作?一個不愛閱讀、不關心身外世界的人,怎能有開闊的胸襟和見識?一個自以為是、目中無人的人,他如何去和別人合作和溝通?一個雜亂無章、思維混亂的人,他做起事來的效率會有多高?一個不愛獨立思考、人雲亦雲的人,他能有多大的智慧和判斷能力?……

好習慣實際上是好方法——思想的方法,做事的方法。培養好習慣,即是在尋找一種成功的方法。

靳羽西——一個普通的中國人的名字,卻演繹著一個不同凡響的中國女性絢麗的人生。她的堅韌不拔、永不重複做“第一”的性格,為她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從1978年到今天,20多年的時間裏,她完成了靳羽西——名人——名媛——名品——名企(著名國際性跨國企業)——名副其實(全球意義上的)的跨越。奔忙於東西方的羽西,分別以學者、作家、記者、電視人、企業家的身份,在每一個她停留的地方,展現其東方式的直率和一個成功女人的自信,告訴人們生命可以更美麗。

靳羽西為了管理自己的公司,總結了自己的成功經驗,現摘錄其18條行為規則,希望對細心的讀者有所啟發:

1.實事求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搬弄是非,總是在尋找別人身上的優點;

2.不要在公共場合有意或無意地貶低他人;

3.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信用,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不沽名釣譽,不要獲取不是你應得的讚揚;

4.不要誇耀你的過去或現在以及諸如此類的話題;

5.對於遭受不幸的同事表示你的同情和關懷;

6.及時把人們所需要的信息告訴他們,不要等到事情到了最後一步才說;

7.能在不打擾其他同事工作的前提下,最小範圍地提及你的愛人和孩子;

8.介紹朋友萬相認識,這樣會使他們自我感覺良好;

9.有團隊精神,永遠提及集體與你一起的努力;

10.熱情地參與公司的活動,與同事們聊天;

11.無論在辦公室還是家裏,都要養成良好的電話禮儀;

12.永遠不要期待或要求別人去遵守連你自己也無法遵守的原則。

13.寫封私人信函表達你對一頓晚餐、禮物或別人給予幫助的感謝,及時寫封短信去祝賀他人的成功;

14.及時答複所有的邀請函,在一周內回複重要的信件,在兩至三周內回複其他的信件。約會要準時,如不能赴約,要事先告知;

15.如果你是一個高級管理人員,請保證你的員工有一個適當的工作環境,並幫助年輕的員工參與培訓和自我發展;

16.在公司裏,做一個成功的人,而且是一個很有地位的人;

17.寧可慷慨,也不要小氣。及時歸還你借的東西,並在恰當的時機,口頭或書麵向對方表示感謝;

18.當你的同事,被高層管理人員誤解受冤枉時,要積極主動地維護他;

19.知道適當的場合穿適當的衣服,你的公司或老板會因為你的出席和適宜的穿著代表了公司的形象而感到驕傲;

20.對於年長者或資深的人表示特別的尊敬,比直接稱呼他們的名字,或表示與他們同等的態度要好得多;

毋庸置疑:成功源於良好的習慣,好習慣是成功的階梯。你的好習慣越多,成功離你就會越近。

習慣影響日常生活

某天夜裏,蚊帳裏有兩隻蚊子,一隻喝飽了血,另一隻肚子空空。妻子讓當檢查官的丈夫打蚊子,丈夫出手不凡,一掌就拍死了那隻喝飽了血的蚊子,而對另一隻卻遲遲不下手。妻子問他為何不打,丈夫說:“證據不足。”

或許,這隻是一則笑話。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習慣影響日常生活。

其實,習慣不僅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它有著更為強大的力量。正如拿破侖·希爾所說: “習慣能成就一個人,也能摧毀一個人。”美國前第一富豪保羅·蓋蒂對此就有過深切的體會。

曾經,蓋蒂的香煙抽得很凶,有一天,他度假開車經過法國,那天正好下著大雨,地麵特別泥濘,開了好幾個鍾頭的車子之後,他在一個小城裏的旅館過夜。吃過晚飯他便到自己的房裏休息,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蓋蒂清晨兩點鍾醒來,想抽一支煙。打開燈,他自然地伸手去找他睡前放在桌上的那包煙,結果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尋衣服口袋,結果毫無所獲。他又搜索他的行李,希望在其中一個箱子裏,能發現他無意中留下的一包煙,結果他又失望了。他知道旅館的酒吧和餐廳早就關門了,心想,這時候要把不耐煩的門房叫過來,太不堪設想了。他唯一希望能得到香煙的辦法是穿上衣服,走到火車站,但它至少在6條街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