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4)(1 / 3)

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在遠古時代,人們還完全不知道自己身體的構造,並且受夢中景象的影響 [3],於是就產生一種觀念:他們的思維和感覺不是他們身體的活動,而是一種獨特的、寓於這個身體之中而在人死亡時就離開身體的靈魂的活動。從這個時候起,人們不得不思考這種靈魂對外部世界的關係。如果靈魂在人死時離開肉體而繼續活著,那就沒有理由去設想它本身還會死亡;這樣就產生了靈魂不死的觀念,這種觀念在那個發展階段出現決不是一種安慰,而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命運,並且往往是一種真正的不幸,例如在希臘人那裏就是這樣。關於個人不死的無聊臆想之所以普遍產生,不是因為宗教上的安慰的需要,而是因為人們在普遍愚昧的情況下不知道對已經被認為存在的靈魂在肉體死後該怎麼辦。由於十分相似的原因,通過自然力的人格化,產生了最初的神。隨著各種宗教的進一步發展,這些神越來越具有了超世界的形象,直到最後,通過智力發展中自然發生的抽象化過程———幾乎可以說是蒸餾過程,在人們的頭腦中,從或多或少有限的和互相限製的許多神中產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神的觀念。

因此,思維對存在、精神對自然界的關係問題,全部哲學的最高問題,像一切宗教一樣,其根源在於蒙昧時代的愚昧無知的觀念。但是,這個問題,隻是在歐洲人從基督教中世紀的長期冬眠中覺醒以後,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來,才獲得了它的完全的意義。思維對存在的地位問題,這個在中世紀的經院哲學中也起過巨大作用的問題:什麼是本原的,是精神,還是自然界?這個問題以尖銳的形式針對著教會提了出來:世界是神創造的呢,還是從來就有的?

哲學家依照他們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而分成了兩大陣營。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來說是本原的,從而歸根到底承認某種創世說的人(而創世說在哲學家那裏,例如在黑格爾那裏,往往比在基督教那裏還要繁雜和荒唐得多),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於唯物主義的各種學派。

除此之外,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這兩個用語本來沒有任何別的意思,它們在這裏也不是在別的意義上使用的。下麵我們可以看到,如果給它們加上別的意義,就會造成怎樣的混亂。

但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還有另一個方麵:我們關於我們周圍世界的思想對這個世界本身的關係是怎樣的?我們的思維能不能認識現實世界?我們能不能在我們關於現實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確地反映現實?用哲學的語言來說,這個問題叫作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對這個問題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例如在黑格爾那裏,對這個問題的肯定回答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所認識的,正是這個世界的思想內容,也就是那種使世界成為絕對觀念的逐步實現的東西,這個絕對觀念是從來就存在的,是不依賴於世界並且先於世界而在某處存在的;但是思維能夠認識那一開始就已經是思想內容的內容,這是十分明顯的。同樣明顯的是,在這裏,要證明的東西已經默默地包含在前提裏麵了。但是,這決不妨礙黑格爾從他的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的論證中作出進一步的結論:他的哲學因為對他的思維來說是正確的,所以也就是唯一正確的;而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要得到證實,人類就要馬上把他的哲學從理論轉移到實踐中去,並按照黑格爾的原則來改造整個世界。這是他和幾乎所有的哲學家所共有的幻想。

但是,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哲學家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在近代哲學家中,休謨和康德就屬於這一類,而他們在哲學的發展上是起過很重要的作用的。對駁斥這一觀點具有決定性的東西,凡是從唯心主義觀點出發所能說的,黑格爾都已經說了;費爾巴哈所增加的唯物主義的東西,與其說是深刻的,不如說是機智的。對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學上的怪論的最令人信服的駁斥是實踐,即實驗和工業。既然我們自己能夠製造出某一自然過程,按照它的條件把它生產出來,並使它為我們的目的服務,從而證明我們對這一過程的理解是正確的,那麼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結了。動植物體內所產生的化學物質,在有機化學開始把它們一一製造出來以前,一直是這種“自在之物”;一旦把它們製造出來,“自在之物”就變成為我之物了,例如茜草的色素———茜素,我們已經不再從地裏的茜草根中取得,而是用便宜得多、簡單得多的方法從煤焦油裏提煉出來了。哥白尼的太陽係學說有300 年之久一直是一種假說,這個假說盡管有99%、99 .9%、99 .99%的可靠性,但畢竟是一種假說;而當勒維烈從這個太陽係學說所提供的數據,不僅推算出必定存在一個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還推算出這個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時候,當後來加勒確實發現了這個行星的時候,哥白尼的學說就被證實了。如果新康德主義者企圖在德國複活康德的觀點,而不可知論者企圖在英國複活休謨的觀點(在那裏休謨的觀點從來沒有絕跡),那麼,鑒於這兩種觀點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早已被駁倒,這種企圖在科學上就是開倒車,而在實踐上隻是一種暗中接受唯物主義而當眾又加以拒絕的羞羞答答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