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本構成不變,對勞動力的需求隨積累的增長而增長
我們在這一章要研究資本的增長對工人階級的命運產生的影響。在這種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資本的構成和它在積累過程進行中所起的變化。
資本的構成要從雙重的意義上來理解。從價值方麵來看,資本的構成是由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率,或者說,分為生產資料的價值和勞動力的價值即工資總額的比率來決定的。從在生產過程中發揮作用的物質方麵來看,每一個資本都分為生產資料和活的勞動力。這種構成是由所使用的生產資料量和為使用這些生產資料而必需的勞動量之間的比率來決定的。我把前一種構成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把後一種構成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二者之間有密切的相互關係。為了表達這種關係,我把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並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凡是簡單地說資本構成的地方,始終應當理解為資本的有機構成。
投入一定生產部門的許許多多單個資本,彼此間具有多少不同的構成。把這些資本的一個個構成加以平均,就得出這個生產部門的總資本的構成。最後,把一切生產部門的平均構成加以總平均,就得出一個國家的社會資本的構成,我們以下要談的歸根到底隻是這種構成。
資本的增長包含它的可變部分,即轉化為勞動力的部分的增長。轉化為追加資本的剩餘價值總要有一部分再轉化為可變資本,或追加的勞動基金。假定資本的構成不變,也就是說,為了推動一定量的生產資料或不變資本始終需要同量勞動力,同時其他情況也不變,那末,對勞動的需求和工人的生存基金,顯然按照資本增長的比例而增長,而且資本增長得越快,它們也增長得越快。因為資本每年都生產出剩餘價值,其中的一部分每年都並入原資本,因為這種增殖額本身隨著已經執行職能的資本的規模的擴大每年都在增長,最後,因為在特殊的致富欲的刺激下,例如,在由於新發展起來的社會需求而開辟了新的市場、新的投資領域等等的情況下,隻要改變剩餘價值或剩餘產品分為資本和收入的比例,積累的規模就能突然擴大,所以,資本的積累需要,能夠超過勞動力或工人人數的增加,對工人的需求,能夠超過工人的供給,這樣一來,工資就會提高。隻要上述假定一直不變,這種情況最終一定會發生。因為雇用的工人一年比一年多,所以遲早必定會出現這樣的時候:積累的需要開始超過通常的勞動供給,於是工資提高。在整個十五世紀和十八世紀上半葉,在英國就可以聽到這方麵的怨言。但是這些多少有利於雇傭工人的維持和繁殖的情況,絲毫不會改變資本主義生產的基本性質。簡單再生產不斷地再生產出資本關係本身:一方麵是資本家,另一方麵是雇傭工人;同樣,規模擴大的再生產或積累再生產出規模擴大的資本關係:一極是更多的或更大的資本家,另一極是更多的雇傭工人。勞動力必須不斷地作為價值增殖的手段並入資本,不能脫離資本,它對資本的從屬關係隻是由於它時而賣給這個資本家,時而賣給那個資本家才被掩蓋起來,所以,勞動力的再生產實際上是資本本身再生產的一個因素。因此,資本的積累就是無產階級的增加。
在以上所假定的對工人最有利的積累條件下,工人對資本的從屬關係是采取可以忍受的,或者如伊登所說的“安適和寬鬆的”形式。隨著資本的增長,這種關係不是更為加強,而隻是更為擴大,也就是說,資本的剝削和統治的範圍隻是隨著它本身的規模和它的臣民人數的增大而擴大。在工人自己所生產的日益增加的並且越來越多地轉化為追加資本的剩餘產品中,會有較大的份額以支付手段的形式流回到工人手中,使他們能夠擴大自己的享受範圍,有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費基金,並且積蓄一小筆貨幣準備金。但是,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持有財產多一些,不會消除奴隸的從屬關係和對他們的剝削,同樣,也不會消除雇傭工人的從屬關係和對他們的剝削。由於資本積累而提高的勞動價格,實際上不過表明,雇傭工人為自己鑄造的金鎖鏈已經夠長夠重,容許把它略微放鬆一點。在關於這一問題的爭論中,大都把主要的東西,即資本主義生產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忽略了。在這裏,購買勞動力,不是為了用它的服務或它的產品來滿足買者的個人需要。買者的目的是增殖他的資本,是生產商品,使其中包含的勞動比他支付了報酬的勞動多,也就是包含一個不花費他什麼、但會通過商品的出售得到實現的價值部分。生產剩餘價值或賺錢,是這個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勞動力隻有在它會把生產資料當作資本來保存,把自身的價值當作資本再生產出來,並且以無酬勞動提供追加資本的源泉的情況下,才能夠賣出去。所以,勞動力的出賣條件不管對工人怎樣有利,總要使勞動力不斷地再出賣,使財富作為資本不斷地擴大再生產。我們已經知道,工資按其本性來說,要求工人不斷地提供一定數量的無酬勞動。即使完全撇開工資提高而勞動價格同時下降等情況不說,工資的增大至多也不過說明工人必須提供的無酬勞動量的減少。這種減少永遠也不會達到威脅製度本身的程度。撇開關於工資率的暴力衝突不說,———亞當·斯密也早就指出過,在這種衝突中,一般說來雇主始終是雇主,———由資本積累而引起的勞動價格的提高不外是下列兩種情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