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態度”,闡明了黨的基本戰略策略思想和原則。(7)(1 / 2)

認真學習這一著作對於我們係統地了解和掌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蒙意義,對於深化對社會主義本質問題的認識,對於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一、枟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枠寫作的曆史背景

德國自1870—1871 年普法戰爭以後,工人運動蓬勃發展,對德國的統治階級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德國反動政府一方麵鎮壓工人運動,另一方麵又企圖宣傳一些庸俗的折中主義,以抵製馬克思主義在工人中的影響。德國資產階級的反動知識分子杜林以社會主義的“改革家”麵貌出現,拚湊了一套所謂包羅萬象的和最終形式的理論體係的假社會主義理論,企圖以此來代替馬克思主義,從而瓦解工人運動。為了批判杜林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捍衛馬克思主義,保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健康發展,維護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團結統一,恩格斯寫下了枟反杜林論枠,從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方麵對杜林的觀點進行了徹底地清算和批判,同時係統完整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枟反杜林論枠發表兩年之後,為了進一步促進工人運動的發展,應法國工人黨領袖拉法格的請求,恩格斯把枟反杜林論枠有關科學社會主義的部分編成單行本,書名為枟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枠,最初發表在法國社會主義雜誌枟社會主義評論枠1880年第3—5期上,同年又以單行本形式出版。1882年該書出版德文第一版單行本時,改名為枟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枠。由於該書通俗易懂,從而獲得了廣泛的傳播,在短短的10年間就被譯成歐洲十多種文字,成為當時影響很大的科學社會主義著作。

二、枟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枠的主要內容

枟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枠是一部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經典著作。在本書中,恩格斯闡述了空想社會主義,特別是19世紀初期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學說的積極成果及其局限性,闡明了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的創立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恩格斯還深刻地論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現,說明隻有無產階級取得國家政權,實現生產資料的社會占有,才能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完成無產階級解放世界的曆史任務。

第一章,主要闡述了空想社會主義的曆史發展、曆史功績及其局限性,指出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共29自然段,分三個問題)。

本書第一章的開頭就指出,現代社會主義學說的產生,是有其社會經濟根源和思想理論來源的。“同任何新的學說一樣,它必須首先從已有的思想材料出發,雖然它的根子深深紮在物質的經濟的事實中。”恩格斯在這裏揭示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重要原理,這就是:任何時代具有重要價值的思想理論,都是那個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同時也都是在繼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論成果的基礎上產生的。

首先,恩格斯論述了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學說產生的曆史條件及其思想理論貢獻。他們三個人的學說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矛盾、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對立已有所暴露而又很不發展的曆史條件下產生的。他們已經敏銳地覺察到了資本主義製度的嚴重弊病和不合理性,對人們深感失望的現實製度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企圖建立一個符合理性和正義要求的新社會。他們在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上作出的重要貢獻,一是深刻揭露和無情批判資本主義製度的弊端與罪惡,提供了啟發工人階級覺悟和研究資本主義的極為寶貴的材料;二是在他們的社會曆史觀中包含著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以及對未來社會的某些天才預測,為唯物史觀的形成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做好了準備。

其次,指出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理論有著明顯的缺陷。他們隻是揭露和抨擊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但沒有能夠進一步洞察資本主義的本質,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他們像啟蒙學者一樣,認為理性是現存事物的唯一裁判,把社會主義看成理性、正義的體現,隻有天才人物才能認識、發現它,而不是能夠從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中被發現的曆史必然性;他們僅僅把無產階級看成“受苦的階級”與同情的對象,而不是實現破舊創新的社會力量;他們寄希望於社會上層和富人,以為通過宣傳、呼籲、試驗就可以實現社會主義理想,因而沒有找到實現社會理想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