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論大家的心思怎樣,京中局勢如何,過完小年,也就是送灶神爺的日子(十二月廿三),很快就到新年了。
王妃很是好奇這南方的新年,操辦的居然比北方的還要隆重!
張燈結彩自是不必說,這許家的人丁興旺、人口眾多,一片繁忙的景象更是讓王妃大開眼界!
奇的是,大家還往一些樹枝、盆景上掛上一個個小小的紅色紙包,據說是派利是給各個花神樹精,討個吉利。
王妃跟小綠好奇,偷偷打開看了——就是一個鬼畫符的紙符!切!還以為有銅板呢!自己家裏也就是在大門貼門神,貼對聯,在窗子上貼窗花,在屋簷下掛紅燈籠而已。哪有這麼麻煩!這裏掛的利是、紅綢,直到過完正月,二月初二土地誕後,等開春了,樹枝抽芽、花枝露苞以後才撤下。這個年,過的可真夠久的……
往年自己在家裏過年,王妃也跟著老爹祭天、祭祖,族人並沒有多少,那是因為王將軍年輕的時候南征北戰,立下不少軍功,因此皇帝封了一品公,賜住大將軍府,王將軍也就在京城安家落戶了,家族又不能整個搬遷過來,人丁是沒有一些當地大戶人家的多。他們王家供奉的香火、食物都是完完整整的擺放在供台上的,並不拆吃入腹,直到過完人日(正月初七)才撤下。然後年夜飯吃的一般都是餃子和麵條,沒什麼花樣,就是多了幾個開胃的小菜和沾醬。
在這裏,許家,除了祭天祭祖的一係列供品,另外還準備很多小吃糕點糖果,供族人餓了填肚子。祭祀禮儀完了之後,供台上就隻擺放一些粗製的糕點和水果,然後燃上長明蠟燭和隔夜香,可以從醜時一直燃到次日清晨。而那些撤下來的供品,就全都送到了廚房,切成小塊,製成菜品上桌,供族人享用,這也是許家年夜飯的菜點之一。結果就擺了滿滿一大桌,基本上每桌都上齊十菜一湯一羹。主桌則是十八菜、兩湯(其中一道甜湯)、一羹。
王妃和小綠坐在桌前,直咽口水。
並不是她們餓了,隻是——這些都是拿來祭天祭祖的供品,能安心享用嗎?畢竟是供奉給許家的祖先們的啊!太、太誇張了。而且這麼多,吃得完麼?
自從進入許家以後,王妃就恢複了女兒家的身份,所以大家都知道她是自家三公子帶回來的姑娘,雖然沒表明立場,但是也知道自家公子對她的關照不一般,對她的態度很是恭敬。因此,大家都稱她為王姑娘,而那位自稱是小綠的陪同,也被尊稱為綠姑娘。看老爺夫人對她們的態度是那麼親切,搞不好,將來會成為許家的主子也不一定……
因為暫時無名無分,又不好怠慢,管家就把她們兩個安排在了外院親友女眷這一桌。
大概是感覺到了兩位姑娘的拘謹,鄰桌的王莫非走到她們身旁,自己拉過一張椅子,坐下,打趣的說道:“怎麼,舍不得吃?還是擔心被神鬼沾過了,不敢吃?”
王莫非原本也是北方人,在四處遊曆的途中認識了許多錢,並救了他幾次,兩人這才成為好朋友。對於許家這些鋪張卻不浪費的習慣,他早已是見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