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兩相比較,還是老老實實的呆在百裏家劃算。畢竟世子的爵位可以代代相傳。
但是,好死不死,這位公主不是別人,卻是全皇室,乃至全國唯一一位嫡親的血脈。如果先祖皇帝有立女嗣為帝的先例,搞不好這位平安公主還是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汗……實在是汗……因為公主的身份地位太高貴,這一次聯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嚼舌頭,大家都靜觀其變。甚至連一向最多話,老是把‘祖宗之法不可違’掛在嘴邊的禮官,也都象十月的寒蟬,噤了聲。
皇帝看了看眾大臣,再次詢問:“眾愛卿,對這次聯姻,還有何看法?”
隔了半天,才有一個聲音顫巍巍的說道:“臣鬥膽,此事,還得看公主的意思辦。”
皇帝看了過去,原來是年老體邁的禮部尚書。果然是——為國鞠躬盡瘁而後死,甘願當炮灰的成功典範啊!明年,評全國勞模和勞動獎章的時候,得算上他一個……
“臣鬥膽,此事,應再議。”
“哦?如何再議?”皇帝定睛一看,原來是禮部侍郎劉海升。恩,看來,還是個很有膽識的青年!待他的頂頭上司退休了,倒是可以考慮讓他接任……
劉海升鞠了一躬,不亢不卑的說道:“雖然看上去是公主出嫁,事關皇室的顏麵,國家之大體,但對此事最有發言權的應屬皇上啊!畢竟是皇家要嫁公主,百裏世子要迎娶公主。此事不應再在朝堂議事,應當交由皇室與百裏家商議。不如,就讓長公主與百裏世子事先相商好了,再交由禮部操辦即可。”
話音剛落,低下就傳來了嗡嗡的議論聲,有支持的,有反對的,爭論聲不絕於耳。
“怎麼可以!公主可是本朝嫡室血親!公主的婚事豈可與外人相商!”
“這本來就是公主與世子你情我願的事兒,皇室與百裏家即將成為親家,怎麼算外人了?我們這些外人才不好插手評論呢!”
“總之,不妥……”
……唧唧咋咋……
皇帝提高了聲音:“眾愛卿,可有高見?”
一聽到皇帝發言,下麵又沒了聲響。畢竟,大家都沒有高見,要有也早就呈上來了。
“那就按劉侍郎的提議照辦。退朝——”皇帝一句話就堵了眾臣子的話語,他腳底抹油,趕緊溜了。
過了沒兩天,皇家與百裏家就商談好了婚禮事宜,向禮部遞交了兩家的意向書。
平安公主去封號,於三個月後下嫁百裏世子為正妃,更名為百裏平安,小名仍喚祖兒(這個,連禮部也不知道,隻有皇室至親與百裏家的至親才曉得這個乳名)。公主很大度的承認了百裏世子先前與護國公府定下的親事,同意護國公府三小姐王媛為妾室,並於兩年後再納入世子府。另外,出人意料的,平安還打算為世子再挑兩房側妃,說什麼也要讓世子風風光光的,不能為了自己而免去納側妃的禮儀。
此言一出,再次轟動整個京城。於是,家裏有待嫁女兒的,又都開始蠢蠢欲動。原先對平安公主的不利流言,也都煙消雲散了,直誇公主是個真正的淑女,懂大體,識大局,真不愧是本朝最尊貴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