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用晚膳的時候,她才知道發生了什麼大事。
原來,大姐夫劉海升數天前參了四王爺一本,扯出了一件陳年舊案,牽扯到數位高官和皇親國戚,隻為了替二十年前屈死的錢塘劉知府一家鳴冤。當年,那劉氏被當今聖上判了滿門抄斬,全府連帶宗親共108口人,不論男女老少,全都是屈死於刀下。罪名是:亂國反賊,向別國出賣本國軍情。
這頂大帽子一扣下來,無異於在朝堂上丟了個炸雷,引起滿朝文武和皇室的軒然大波。
皇帝勃然大怒,杖責了劉海升二十大板,暫革其官職,命其在家中待命,不得走動與他人私通。另一方麵,卻也安排了自己的兒子們找到當年的卷宗和當事人,重新審理此案。
為了查清事實真相,隻好隔離和軟禁了部分元老級的官員。
隻是,劉海升奏折裏列舉出來的那些官員如今死的死,失蹤的失蹤,還有一些已經告老還鄉,多年來杳無音訊,要徹查此案,實非易事。
這也是宋皓然之前在榮城的時候突然接到信息要提前回京的原因。事關皇家根基,以及自己日後生活的安穩,不得不親自過問。
而被指控的對象是皇帝的兄長,一個擁有肥沃封地,坐享榮華富貴的王爺——據說還是先帝在位的時候立下的前太子。後來不知因為什麼原因被撤銷了太子之位,改立第九子(也就是當今聖上)為太子。
當年,先帝因意外原因身故,現任皇帝登基的時候,才年僅10歲,幸好有太後和監國大臣的輔佐,這才一步一步的把政權牢牢的掌握在手心裏。
雖然廢太子一直隱忍不發,卻也不能說其乖乖的歸順了今帝而毫無動作。
二十年前由某國間諜引發的那次叛亂,最後居然發展為相鄰的兩個國家聯合舉兵進犯。
雖然這次叛亂在王飛雲將軍帶兵鎮壓之下平息了,邊境上的軍事進攻,也由其副將魏將軍獨力支撐著,直到王將軍班師趕來彙合,一舉殲敵,直滅了兩國,這事才算擺平了。
最後,所有的證據和矛頭都指向了一直擁簇廢太子的錢塘知府劉氏一族,當時被稱為廢太子黨。在證據確鑿下,劉知府對其罪行供認不諱。於是聖上下令對其族人實行秋後處決,滿門抄斬。之後又陸續平息了南方幾省的騷動,這才慢慢的把局勢控製下來。
等局勢穩定下來之後,有兩位王爺失蹤,估計是潛逃到國外去了;一位戰死,還有一位被下了大獄,前些年已老死獄中。
這一切,不能說跟前廢太子、當今的四王爺一點關係也沒有,搞不好就是其在幕後指使的。
隻是叛亂平息之後,四王爺一直安安靜靜的當他的閑散王爺,對朝廷更是百依百順,毫無叛亂的跡象可循。當今聖上為了安撫這位少年失意的兄長,就給其南方一塊肥沃的封地,特準其不必年年覲見,而且還準許當地官府三年一貢,剩下的兩年供祿,全都讓這位四王爺獨享了。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土皇帝。
如今,卻有人指出,當年勾結外國,指使流民造反叛亂一事,正是這位四王爺所謀劃和指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