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亮出優點,把驕傲寫在臉上(2 / 3)

第一個上場的是大兒子。考試的內容是對對聯,老秀才出的上聯是:東邊一棵樹。大兒子急得頭上冒出了汗,也想不出該對個什麼下聯,嘴裏一個勁念叨:“東邊一棵樹,東邊一棵樹……”老地主在一旁直想發火。一會兒,老秀才說話了:“此孩子記性不錯,我隻說了一句,他就記住了,可教也,我收下。”

第二個出場的是二兒子。老秀才出的還是那道題:東邊一棵樹。二兒子進考場之前已聽哥哥說過題目,張口就對:“西邊一棵樹。”氣得老地主目瞪口呆。老秀才說:“此子改了方向,以西對東,對得貼切,可教也,收了。”

最後是三兒子。老秀才仍然是那道題:東邊一棵樹。三兒子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好的下聯來,不由得大哭起來。老地主覺得他太丟人了。誰知道,老秀才說道:“此子有羞恥心,可教也,收了。”老秀才收下老地主的三個兒子,並把他們教育成有用之人。

我來告訴你

這個故事說明,每一個人都有優點和長處,雖然這個優點和長處是微不足道的,但隻要“放大”,隻要發揮,隻要培養,這個優點或長處足以成為贏得他人的製勝法寶。對於家長來說,應該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應該賞識孩子的身上哪怕隻是一個小小的優點,通過賞識和激勵,將可促使孩子在快樂中改變、在快樂中進步;對於我們自己來說,也要主動找到自己的優點,亮出這個優點,發揮這個優點。

四塊糖果

一天,教育家陶行知發現自己的學生王友用泥塊打了同學,當即製止了王友,並令王友放學時到校長辦公室。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等在門口。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裏,我卻遲到了。”王友懷疑的接過糖果後,陶行知又掏出一顆糖果放到他手裏:“這也是獎給你的,因為當時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說完,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進王友手裏:“我調查過了,你砸他們,是因為他們欺負女同學。這說明你很正直,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王友哭了:“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是我的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了過去:“為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我的糖果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完了。”

我來告訴你

王友打同學是錯誤的,換了別人也許把他貶得一無是處。但陶行知卻從這件事中發現了學生的“優點”:誠實守信、尊眾師長、為人正直、敢於承認錯誤,並及時給予讚揚。誰說王友一無是處呢?

脫穎而出

秦軍和趙軍在長平發生了戰爭,秦軍取得了勝利。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兵臨城下、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還缺一個人。

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毛遂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客20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

平原君說:“先生來到趙勝門下到現在幾年了?”

毛遂說:“到現在三年了。”

平原君說:“賢能的士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現在,處在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趙勝也沒有聽到讚語,這是因為沒有先生什麼才能的緣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請留下!”

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像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不單單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

平原君終於與毛遂一道前往。那19個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卻都沒有說出來。

到了楚國,楚王隻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

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

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

楚王喝道:“趕快下去!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幹嗎?”

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台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

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嗬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捕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

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歎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了。”

我來告訴你

毛遂雖然是一個門客,地位低下,但卻有膽有識。雖然一時沒有機會把自己的才能展示出來,但這並沒有影響他的信心和決心,一旦遇到機會,他就會像金子一樣,發起光來。需要指出的是,金子雖然有發光的條件,卻也需要發光的機會。這個機會是靠自己去創造的,否則你永遠被埋沒在塵土裏。

試一試還是有好處的

198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尼日利亞著名戲劇家、詩人和小說家索因卡,出生在一個戲劇之鄉。有一次,一個劇團正在進行演出,最先出場的是一個比索因卡大不了多少的演員。這個演員是一個名角,剛一出場就贏得了觀眾的掌聲。但是,這次他沒有很好的發揮,他的嗓音沙啞,眼神呆滯,剛表演片刻就暈倒在地了。演員暈倒了,戲就不能進行,這對劇團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損失。可是,一時又沒有合適的演員替代,把團長急得團團轉。此時的觀眾席裏,口哨聲、尖叫聲、譏笑聲響成一片……

台下,小索因卡和父母一起等候看戲。這時,周圍認識他的人對他開玩笑說:“索因卡,你去試試,保準行。”

小索因卡心中一動,他想:對呀,這個劇目早就熟悉,台詞也爛熟於心,何不去試試,肯定不會冷場。

漸漸地,周圍的人不再是開玩笑,而是認認真真地向他提議,讓他去試試。小索因卡扭頭看了看父母,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父親微笑地說:“孩子,我看你行!如果你有把握,就去試試吧。”

“爸爸,我真的能演得好嗎?”小索因卡有些猶豫。

“不管怎麼樣,試一試還是有好處的。沒關係,你平時在家裏獨自演戲的時候,不是很精彩嗎?”父親對他說。

於是,台下便有人衝台上喊道:“演員已經有了,請歡迎索因卡上台表演。”小索因卡便在人們的蔟擁下走上了台。

小索因卡盡管開始有些緊張,一旦進入了熟悉的舞台,看到熟悉的布景,就忘掉了周圍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情節之中去。他的動作越來越嫻熟,感情越來越投入,一下子征服了觀眾。

從此,小索因卡對戲劇的愛好更強烈了,知名度也越來越高。長大以後,他仍然丟不掉戲劇,最終成為一個傑出的戲劇作家。

我來告訴你

索因卡本來就有演出的天賦,他之所以“脫穎而出”,是因為他有“試一試”的勇氣。正是這次大膽的“亮相”,才使他正式走向舞台,展示了才華,露出了崢嶗,為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試想,如果他過於膽怯,不敢嚐試,結果會是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