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告訴你
從表麵上來看,這是一個關於理解事物兩麵性的故事,便從深層次來說,卻是有關心態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須為自己的缺點和短處而耿耿於懷,以致自暴自棄;你的缺點或許有某些積極的成分。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就可以正確地認識自己的不足,讓積極的一麵發揚光在在,將消極的一麵淡化掉。缺點也可以變成營養充足的優點。
如果閉上眼睛
甲乙兩個人去共同完成一件事,不料,他們失敗了。
甲歎息說:“我失敗了。”
乙則說:“不,我們隻是還沒有到達成功。”
抱著這樣的心態,甲最終仍然失敗,乙卻扭轉了局勢,將這件事完成的最出色。
甲見乙成功了,便認為對方比自己有能力,而自己是能力有限的。
此後,乙又成功的完成了一件事,而甲根本沒有去做。因為他認為,憑借自己的能力,做了也是白做。
就這樣,甲變為了自卑者,乙成為了勝利者。這時,又有一件事要他們去做,這件事讓他們相互處在對立與競爭的位置。
自卑者說:“不用競爭了,我失敗了。”
成功者說:“不去競爭,你怎麼知道自己沒有成功的希望呢?”
自卑者勉強的投入到了競爭中,結果慘敗。事後,他埋怨道:“我早就說過了,我必失敗。而你非要我競爭,試問,一個注定要失敗的結局,還會有成功的可能嗎?”
成功者說:“讓你失敗的不是別人,而是你的心態。沒有成功的欲望,沒有必勝的信念,當然也就沒有了追求的動力,更沒有了到達成功的保障。”
自卑者充耳不聞,茫然的閉上了眼睛,說:“我的命運就是這樣的。”
成功者搖頭否認:“當你睜開眼睛的時候,就會發現世界是光明的。如果沒有,那就去創造光明。如果總是把眼睛閉著,世界就永遠不會光明。”
我來告訴你
睜著眼睛看世界,就會發現陽光和色彩,盡管也有烏雲和陰影;相反,閉著眼睛看世界,世界永遠是黑暗的。眼睛就長在每一個自己臉上,是睜是閉,全靠自己掌握。對於自信者說,他們的眼睛是睜開的;而對於自卑者來說,他們從來沒有看到世界的真實模樣。
判若兩人
俄國著名戲劇家斯坦尼夫斯基,有一次在排演一出話劇的時候,女主角突然因故不能演出了,斯坦尼夫斯基實在找不到人,隻好叫他的大姐擔任這個角色。他的大姐以前隻是一個服裝道具管理員,現在突然出演主角,便產生了自卑膽怯的心理,演得極差,引起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煩躁和不滿。
一次,他突然停下排練,說:“這場戲是全劇的關鍵;如果女主角仍然演得這樣差勁兒,整個戲就不能再往下排了!”這時全場寂然,他的大姐久久沒有說話。突然,她抬起頭來說:“排練!”一掃以前的自卑、羞怯和拘謹,演得非常自信,非常真實。斯坦尼斯拉斯夫基高興地說:“我們又擁有了一位新的表演藝術家。”
我來告訴你
這是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為什麼同一個人前後有天壤之別呢?這就是自卑與自信的差異。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往前走,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為什麼自己要給自己設立“門檻”,讓自己過去呢?這是一種很可笑和可悲的行為。
公主的駝背
傳說有一個公主,長的很俊俏,但卻是一個駝背。對於這一缺陷,她感到很自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王便請全國最好的雕塑師,讓他在公主的宮殿前,按公主相貌雕了一個塑像,隻是並沒有駝背。
公主看到塑像後,受到很大震撼,慢慢的王國裏的人民開始議論,說公主的背好像沒有以前那麼彎了,這讓公主很高興,沒有多久奇跡就出現了,公主的背果然直了。
我來告訴你
自卑是可以克服的,隻要你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全心貫注於你所希望的目標上,時時加以留意,總有一天你會看到自己所期望的結果。
邯鄲學步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裏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裏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隻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隻好爬著回去了。
我來告訴你
有一種自卑者,對於沒有信心,便是仿效別人,結果,不僅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反而得不償失,最後讓人更加自卑。邯鄲學步的那個青年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我們不能養成一味模仿的習慣。對於有價值的東西,我們可以去學習,但要依據自己的條件,能學則學,不能學則不學,不可一味照搬。真正的自信,是按著自己的路走下去,以至成功;而不是吃別人嚼過的饃。
六字秘訣
幾十年前,一個胸有大誌的少年離開故鄉,想要創造屬於自己的前途。
臨走之前,他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
德高望重的老族長正在練字,得知年輕人的來意後,他沉吟了一會兒,提筆就寫了三個字,然後遞給少年,說道:“孩子,這是我一生總結出來的人生秘訣,現在送給你。不過,隻寫了一半,另一半,你回家以後再來看吧。”
少年接過一看,紙上寫著龍飛鳳舞的三個草字:不要怕。氣勢磅礴,就像一匹蓄勢待發的駿馬,讓人看了憑空添出幾分自信和激情。少年感激地帶著這三個字出發了。以後,在創業的過程中無論遇到了什麼困難,隻要一想到老族長的三個字,就會執著地堅持下去。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少年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
到了族長家裏,才知道老人家已經去世了,家人取出一個信封對他說:“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才想起來,幾十年前他在這裏聽到的是人生的一半秘訣,那麼另一半又是什麼呢?
他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隻見裏麵赫然寫著三個大字:不要悔。
這三個字是用隸書寫的,端莊平靜,就像一湖波瀾不驚的秋水。
我來告訴你
兩半秘訣,道出了人生奮鬥的兩種心態。“不要怕”!人生離不開創業和奮鬥,由於沒有經驗,沒有把握,又充滿風險,對自己是否走好人生路心存擔憂,也是正常的。但是,不要怕,一旦選定了目標,就大膽地走下去,一邊奮鬥,一邊探索,直至成功!“不要悔”!走過了,努力過了,人生難免有些遺憾,甚至失敗了。不過,不要緊,不要自悲自艾,隻要我們奮鬥過了,盡力過了,這就足夠了,也就沒有什麼可以後悔的了。
水門事件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競選連任。由於他在第一任期內政績斐然,所以大多數政治評論家都預測尼克鬆將以絕對優勢獲得勝利。
然而,尼克鬆本人卻很不自信,他走不出過去幾次失敗的心理陰影,極度擔心再次出現失敗。在這種潛意識的驅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幹出了後悔終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潛入競選對手總部的水門飯店,在對手的辦公室裏安裝了竊聽器。事發之後,他又連連阻止調查,推卸責任,在選舉勝利後不久便被迫辭職。本來穩操勝券的尼克鬆,因缺乏自信而導致慘敗。
我來告訴你
尼克鬆是人人皆知的美國前總統,在人們心目中似乎是一個大人物,但卻因為一個缺乏自信的錯誤而毀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這是多麼可惜的事。由於他無法擺脫失敗的心理陰影,極度擔心再次出現失敗,所以才會做出上麵令他自己後悔終生的事情。一個自信的人是敢於麵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的。
揚長避短
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身高隻有1.45米,是一個典型的矮個子,他曾為此懊惱,甚至絕望過。是啊,作為一名推銷員,誰不希望自己有一副好的形象呢!那些身材魁梧的人,顏麵漂亮的人,肯定在訪問別人時容易取得對方的好感,而身材矮小,則往往不受重視,甚至遭人蔑視,在訪問別人時容易吃虧。
但是,推銷能否成功的關鍵並不在於一個人的外在形象,更關鍵的是引起對方的注意,抓住對方的心。想通了以後,原一平決定揚長避短,以表情取勝。獨特的矮小身材,配上他刻意製造的表情,經常逗得客戶哈哈大笑。再加上他善於琢磨人的心理,摸索出了許多與人打交道的技巧,因此很容易就能贏得客戶的喜歡,成功地推銷出去自己的產品。
盡管作為一名推銷員,原一平本身的條件並不好。但他卻憑借自己的努力,終於成為了推銷領域的佼佼者。〖HK〗
我來告訴你
當你自身條件差時,不要自卑,更不要消沉;沒有一副好牌可打時,打好壞牌,照樣可以取得成功。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自身條件差的人,他們容易滋生消極自卑的情緒,認為那些成功者擁有的幸福,自己是不配得到的。他們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好,不具備成功的條件。然而他們不知道,世間有多少原本能成就大事業的人,最終卻渾渾噩噩、平平庸庸地度過了餘生,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遠大的目標,不清楚自己的潛力,不知道如何去打好一副壞牌。
別人未必看不起你
有一個人叫吳能,他無論做什麼事,總是對自己沒有信心。因為沒有信心,他失敗了。因為失敗,他又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因為認為沒有能力,他變為了一個自卑者。
吳能總是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別人成功是因為別人有勝於自己的天賦;如果自己有,也一定會成功,但他覺得沒有。
因為感覺不如別人,吳能認為別人都在嘲笑自己,輕視自己。為此,他把自己放在了低人一等的位置。因為低人一等,他越發看不起自己,甚至埋怨自己的出身,痛恨現實的處境,怒斥世道的不公。
因為吳能的舉動,別人漸漸地也把他放在了低人一等的位置。因為他無休止的自卑自怨,漸漸的,別人給他戴上了“無能”的帽子。別人已開始將他逐漸接受,並認可了他現有的人生,他懦弱,他無能,他失敗,他平庸。
因為別人對他的看法,他更加渺小了自己。他認為別人是無窮的,而自己接近於零。
一日,吳能坐在路邊,看人來人往,不禁再聲長歎。一個學者路過,聞其歎息,便問緣由。吳能向學者講述了人生的不幸經曆,最後,他埋怨道:“為什麼別人會看不起我?為什麼別人要輕視我?若不如此,我早就自信地麵對人生了。”
學者笑道:“不是別人看不起你,而是你先看不起自己,所以別人才會看不起你。一個自信的人,永遠不會輕視自己。正因為如此,別人也決不會將他輕視。”
我來告訴你
自己看不起自己,就會感到自卑;越自卑,別人也看不起你;別人越看不起你,你起自卑。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源頭是自己的失敗心理、不如人的自愧心理。其實,別人未必看不起你,這種心理多是自己單方麵貼的標簽。由於自暴自棄,到頭來一無是處,才會讓人真正的看不起。
隻看擁有的
她站在台上,不時不規律地揮舞著她的雙手;仰著頭,脖子伸得好長好長,與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條直線;她的嘴張著,眼睛眯成一條線,詭譎地看著台下的學生;偶然她口中也會依依唔唔的,不知在說些什麼。她是一個不會說話的人,但是,她的聽力很好,隻要對方猜中,或說出她的意見,她就會樂得大叫一聲,伸出右手,用兩個指頭指著你,或者拍著手,歪歪斜斜地向你走來,送給你一張用她的畫製作的明信片。
她就是李玉蓮,一位自小就患腦性麻痹的病人。這個病奪去了她肢體的平衡感,也奪走了她發聲講話的能力。從小她就活在肢體不便及眾多異樣的眼光中,她的成長充滿了血淚。然而她沒有讓這些外在的痛苦擊敗她內在奮鬥的精神,她昂然麵對,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終於獲得了美國加州大學藝術博士學位,她用她的手當畫筆,以色彩告訴人“寰宇之力與美”,燦爛地“活出生命的色彩”。全場的學生都被她不能控製自如的肢體動作震懾住了。這是一場傾倒生命、與生命相遇的演講會。
“請問李博士,”一個學生小聲地問,“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沒有怨恨嗎?”
“我怎麼看自己?”美廉用粉筆在黑板上重重地寫下這幾個字。她寫字時用力極猛,大有力透紙背的氣勢。寫完這個問題,她停下筆來,歪著頭,回頭看著發問的同學,然後嫣然一笑,回過頭來,在黑板上龍飛鳳舞地寫了起來: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
四、上帝這麼愛我!
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隻可愛的貓!
七、還有……
忽然,教室內鴉雀無聲,沒有人講話。她回過頭來定定地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的結論:“我隻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掌聲響起,看著玉蓮博士傾斜著身子站在台上,滿足的笑容從她的嘴角蕩漾開來,眼睛眯得更小了,有一種永遠也不被擊敗的傲然,寫在她臉上。
我來告訴你
在生活中,有人常常眼紅別人,為別人的成就而羨慕。比如,看到歌星一夜走紅,就埋怨爹媽沒有給自己一副好嗓子;看到體星奪得了冠軍,就怪自己沒有一副好身板……這些人看到的是別人的長處,而對別人的短處一無所知。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為什麼要拿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相比,而不拿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的短處相比呢?在人們的印象中,殘疾人是可憐而值得同情的,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驕傲和幸福。李玉蓮不就是這樣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