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9
青春之歌
當我走在空曠的田野上,看秋陽遠遠高高的時候;當我坐在黃昏寂靜的一條小河邊,聽河水淙淙向前流淌的時候;當我沐浴著朝霞,在城市寬闊平坦的林蔭路上款款散步的時候……我想起了青年,想起了我青年時代所擁有過的韶華。啊!青春,青春像蔥翠的小草,像清亮的泉水,像馳騁於原野的奔馬,像報告新雨來臨清脆的雷聲……
啊,青春,天生麗質的青春,聰慧無比的青春!
你看到展翅飛翔的小鳥了嗎?它在藍天上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做了一幅流動的圖畫;你看到地下的蚯蚓了嗎?它默默無聞地躬身用希冀和毅力耕耘著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你聽見那片年輕的樹林青翠的葉子發出沙沙的聲音了嗎?它們正在綠色的海洋裏唱著熱愛生活和生命的勁歌……美麗的青春啊,它無所不在。它在邊防哨兵挎著的槍尖上,它在城市樓群工地青年突擊隊迎風招展的紅旗上,它在高等學府莘莘學子科研開發設計的圖紙上,它在一張張掛滿汗珠,種植、收刈著莊稼的農家小夥的臉上……
青春少時當奮發,人生幾時有春華。年輕的朋友,振作起來吧,快樂起來吧,行動起來吧!在你擁有生命最美麗的這一段時間裏,要以百倍的熱情和萬丈激情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高擎著寫有“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熱愛崗位”的旗幟,邁著堅實有力的步伐,向著理想的高地前進、前進。不懼困難,不怕挫折,矢誌不渝,無怨無悔。天生我才必有用,有誌者事竟成,相信命運之神會向每一個熱愛青春、尊重青春、嗬護青春的人伸出友好之手的。想想吧,從古到今,從中到外,有哪個對社會對國家對人民有過貢獻的人,不是在青春時期就樹立了崇高的理想,堅定了奮鬥的信念,瞄準了前進的方向並夜以繼日、嘔心瀝血行動起來的?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不要等老了,人老了就成了一架舊機器,很多零件都有了毛病,因之,能量釋放小了,工作效率低了。即使有個別人老驥伏櫪、有所作為,那也是微乎其微的,特別是那些“亮點”與青年時代的光輝相比是望塵莫及的。熱愛青春吧,青春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一生隻有一次。真的,我常常以沉重的心情來回首我的青春,我為自己在那個生命如花似玉的階段,沒有能像張海迪那樣刻苦學習,早日成材而悔恨;沒有能像雷鋒那樣在平凡的日子裏,盡心竭力地為人民做好事而慚愧;沒有能像黃繼光、董存瑞那樣在危險和邪惡麵前,一往直前、大義凜然而汗顏。
一日難再晨,青春不複來。年輕的朋友們,趁你風華正茂的時候,揮汗如雨吧,披荊斬棘吧,全力以赴吧!
青春是出類拔萃的,青春是朝氣蓬勃的,青春是力大無窮的……讓我們擁抱青春,珍惜青春,展示青春,奉獻青春,謳歌青春!
第一次扒鹽
那是十三年前一個寧靜的子夜。
“喂——喂——鄭子,起床了。”灘屋的燈亮著,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仔細一看,老組長腳踩靴子,腰間掖著毛巾,正“全副武裝”地站在我麵前,一臉的期待。哦,我這才想起今夜要扒鹽。
時令已是初夏,一鉤新月掛在天上,清白清白的,灘田四周一片沉寂,隻有微微的南風,帶著幾分濕潤輕輕地撲在人的臉上,格外清爽。老組長荷鍁在前,我拎著一把灌滿涼白開的大鐵壺緊隨其後,七個人排成一隊,啪嗒、啪嗒,沿著鹵渠墊,向四號灘走去。
灘田北角的探照燈已被打開,扇形的光鋪灑在整個池子上,一顆顆飽滿的大鹽粒子閃著亮光靜靜地躺在池子裏,耐心地等待著自己的喬遷之喜。機手大劉非常麻利,短短的幾分鍾就把輸鹽管道和送鹽槽口擺弄好了。老組長來到我身旁說:“鄭子,馬上就幹了,別愁,我幫你。”“嗯,好!”我喜出望外,一邊拴鋼絲,一邊又把鹽耙瀏覽了一遍。鹽耙很獨特,同我農村老家摟草的耙子差別很大。齊胸高,寬約兩米,上半部為木質的杆,“開”字狀,下半部分酷似推土機前麵那個大鏟子,隻是那“鏟子”是用竹片錯落有致排列而成的。耙子正麵的兩側各有一個鐵環,謂之“鼻子”,是拴鋼絲用的,(另一頭兒拴在牽引機上);背麵有兩個直徑三十厘米的木頭輪子,人往回拽空耙時方便、省力。“突突突”,這時牽引機和吸鹽泵的馬達聲響了起來,扒鹽開始了。
摹仿別人,我小心翼翼地下了耙子。鹽粒太少了,鋼絲繩很快把我拽到送鹽槽口,“耙子下輕了,”老組長說,“下耙要用勁兒,那樣才扒得多。”第二趟,我將整個身子往下壓,耙子插得很深,可不知為什麼耙子竟原地不動,劇烈地抖動起來。“趕緊減力!”老組長在一旁大聲喊道。我如夢初醒,迅捷地抬起身子,向上用力拔耙子,耙子總算挺進了,可是扒上的鹽已麵目全非——黑乎乎的,少一半是泥。我自責、愧疚、焦燥,汗從額頭上滾了下來。“別急,慢慢來,我開始幹得那會兒也這樣。來,咱爺倆一塊幹。”老組長手把手地教起了我,那情景極像一個老師在幫助自己的學生解析一道幾何難題,那樣耐心,那麼認真!一趟一趟又一趟,大夥爭先恐後,幹勁十足,很快,半個池子鹽就被扒完了。送鹽槽口旁堆起了一座小丘,鹽粒撒著歡地往輸鹽管道裏鑽,鬧著跳著直奔鹽坨。“休息了!”隨著組長的一聲吆喝,大家陸續地上了池墊。張明哥一屁股坐下,捧起水壺就咕咚咕咚喝起來。大劉最“勇敢”,身子一挺,竟然躺在池墊上閉著眼睛養起神來。老組長吸著煙坐到我跟前又講起他的培訓課,他說:“咱鹽工幹得雖是粗活,但幹好了不易。就拿扒鹽來說吧,那也得講究技巧。下勁重了,鹽耙容易破裂,池板還會搶壞,扒出的鹽裹滿泥蛋蛋;鹽耙下勁輕了,鹽扒得少,人推著耙子像在雲裏走,發飄。”
約摸又幹了三個小時,我們終於把那半池子鹽也扒上來了。
走在池墊上,我的腿又酸又沉,仿佛拴著兩個軋池板的碌碡。可我高興,扒鹽,第一次,實實在在的,這是我——一個鹽工的後代企盼已久的。苦中有樂,它使我讀到了很多在書本上找不到的知識,特別是老組長講得那些,真是語重心長啊。這時,不遠處的小村傳來公雞喔喔喔的鳴叫聲,我抬起頭向東方望去,噢,天已大亮了,一輪火紅的太陽正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潮聲不倦
設若思緒也有色彩,那麼此時我的思緒是藍色的,它就像秋夜的藍天,綴滿我星星般關於海及海邊人的回憶……
一個金色的黎明,我和師兄林春騎著自行車向他父親工作的地方——六號水門駛去,那是漢沽鹽場一分場浩瀚鹽田納潮製鹵的最前沿。一路上陽光燦爛,迤邐潺潺的鹵渠,碧波蕩漾的汪子,巍然聳立的鹽坨盡收眼底。天公作美,到水門時大海正在漲潮,風挾著海水卷起一道道波浪,前赴後繼,拍打著海擋,轟然作響。
林師傅麵容清瘦,但精神很好。他彎著腰用扳手仔細地擰著一枚螺絲,見我們進來,他停下手中的活,直起身,幾句寒暄過後,我關切地問道:“您在這裏工作還習慣嗎?”“行,雖然離場部遠了點,可對我還是很適合的。”他呲牙一樂,接著說道,“你看,我這把骨頭架子,抬土方、活碴、扒鹽、導鹵,哪樣能勝任?”我們邊談邊走出機房,來到他的宿舍。這是兩間半簡易的平頂房屋。外屋是個廚房,一盤爐灶,一口水缸,還有麵板、方桌、劈柴、煤等日常生活必用品。裏間是臥室,三張木板床,上麵的草墊子都被塑料布嚴實地裹著,一張褪了色的辦公桌上擺著兩把爆了漆的暖水瓶,帶貓頭的小鬧表頗有情趣,它頻頻轉動著眼珠,嘀嘀嗒嗒有節奏的響著,它的一側是一台14英寸的黑白電視機……顯然,宿舍裏的這幾件擺設是簡單且陳舊的,但是可以看得出主人對它們護理得十分精心——沒有塵土,沒有油漬,擺放的井然有序。令我驚異、興奮的是,在屋外東側的野草叢中有一塊新開發的菜地,居然長出了二十幾畦鮮綠的韭菜、青翠的小蔥,十分茂盛!
午飯後,林春陪我到海擋散步,他向我講起他的父親:俺爸是個勤快、要強的人,也是一個非常戀家的人。俺家責任田忙的時候,也正是咱鹽場產鹽旺季。家裏人手少,我母親是多麼盼望我們爺倆回家去幫一把呀!為了多拉水,保製鹵,父親不但自己不回去,還不許我回家,叫我安心做鹽耙,修手推車……
漲潮了。林師傅和他的抽水泵又忙起來了。回歸的路上,我想:在鹽灘工作寂寞而又艱苦,正是有了成千上萬像林師傅這樣愛崗敬業的職工,我們的鹽灘才充滿生機,充滿希望。望著那一渠渠翻花逐浪的海水浩浩蕩蕩地向鹽灘深處湧去,驀地,我的耳畔潮聲疊起,就像有千萬匹駿馬正在奔騰,由遠及近,愈來愈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