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內聖外王,飛黃騰達
一個人成功的一生是終身大徹大悟,探討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做別人的夢,或者去實現他人的理想。精於厚黑之道的人,任你如何攻打,他一點也不動;深於厚黑之學的人,越黑越招人眼,就到了“厚硬黑亮、招牌惹人”的地步。從初期的厚而黑亮到至厚至黑,最後發展到不厚不黑,算是到了厚黑的最高境界。當然要做到“無形無色”,才算是達到了厚黑的上境。
其實,這就是要我們,左手厚黑,右手孔孟內聖外王,飛黃騰達!
玩轉厚黑,君子立世
在世人的眼中,一滴水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一滴水在其漫長歲月裏簡單地重複一個動作,就產生了滴水穿石的效果。人們常說溫柔如水,可無窮無盡的水能構成一道勢不可擋的力量,穿越萬水千山,滾滾浩蕩東流而去;人們又說柔情似水,而水裏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比如那宏偉壯觀的三峽大壩。
經營莫險乎薄,莫危乎白。厚者,經商之大本;黑者,競爭之達道,不薄之謂厚,不白之謂黑,厚者天下之厚臉皮,黑者天下之黑心子。厚黑之道,本諸身,征諸眾人,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
在商場遊戲中,怎樣在遇到危險時眼明手快,溜之大吉?怎樣在機會來臨時,一鼓作氣,大賺一筆?不管你是行家還是新手,厚黑功夫都是必不可少的。
將一粒種子撒播在地裏,如果沒有陽光和水的話,也許過不了多久它就會腐爛在泥土裏,根本不可能生根發芽。但是,隻要它能生根發芽,就立馬會悄無聲息地驚天動地。竹筍能力頂壓在身上的頑石生長,樹根能使石縫裂開讓其紮根生長。這就是頑強而又偉大的生命,這就是看似柔弱實際則偉大的生命力量。
如果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每時每刻做到方圓得法,那麼我們怎麼能夠不飛黃騰達?
“玩轉方圓,君子立世”是為人之良藥,處世之靈丹!
在交際場合中,要想達到外圓內方的境界,那麼你必須用“求同存異”的這一個原則。如果隻談和人相同之處,而不去堅持自己的獨特之處,那就會失去自我。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看到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對新中國所持的態度不太友好的時候,就在發言中說,我們不是來吵架的,我們是求同存異來的。會後,許多國家的領導人都到中國使團住處來拜訪,表達了友好的意思。
剛剛成立的共和國就是從那時開始逐步和世界各大洲的國家建立起了外交關係。
交際需要交談闊論,暢所欲言,以傳其情,達其意,抒其誌,明其誌,起到溝通、交流之效,從而協調、融洽在交際圈的關係。但有時也會遇到令人尷尬的局麵。
在和人打交道,交朋友的時候,就需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了解他人、理解他人的痛苦和需要。要與人為善,寬容大度。要配合默契,熱情有度,要真心待人,以此來贏得大家的信任、尊重和友誼,從而獲得更多的朋友。
人的心理是很難用法則去規範的。但人心總是有某些共通之處的,因此為人處世也有大致的法則可以遵循。能夠體會這些法則的人,便是洞悉人情世故奧妙的聰明人。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一位正在做禮拜的教士,突然間煙癮發作起來,便問他的上司:“我祈禱時可以抽煙嗎?”結果遭到了上司的拒絕和嗬斥。後來,另一位教士在祈禱時也來了煙癮,他卻用另一種方式問他的上司:“我吸煙時可以祈禱嗎?”上司競笑了笑,答應了他的要求。
為人立世就是如此簡單而複雜,有圓無方則不立,有方無圓則滯泥。因此,亦方亦圓,方中有圓,圓內容方,能屈能伸,進退自如才成為千百年來備受中國人尊崇的處世哲學。
為人內心要圓,外表要方。辦事要講原則,講立場。但未必就是見到不好的事情就要說,聽到不合理的事情就要講。不講究方式方法,其結果往往是不僅解決不了問題,也容易在不經意間傷害了自己。其實,隻要能做到凡事使內心走的圓,清淨明誌,心胸坦蕩,淡泊名利,那麼,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就大可不必直來直去,一定要弄個非黑即白,情緒激昂。這樣既可以在大事麵前不糊塗,做事規矩,又可以在小事方麵講講風格,模糊界限。最終可以使該堅持的就堅持,該放棄的就放棄,該糊塗的就糊塗,該清晰的就清晰,這樣才能做到方圓得當,大智若愚,保存好自己的方圓處事。
用人要圓,識人要方。意思是說,在識別人才時,要任人惟賢,舉賢不避親仇。隻要符合任用標準,無論地北天南,無論親疏遠近,一律任用。在使用人才時要不拘一格,要克服偏見,要看品質,看主流,看潛力,看大的發展方向,不能求全責備。要允許別人美中不足,個性異同。那麼,這需要選人、用人者有著一定的胸襟和謀略,較高的智慧和境界,一定的能力和威望,以及率先垂範、令人信服的人格力量。要能夠做到方中求同,圓中求異。大家共同努力,用最小的內耗,去尋求最大的工作效率。所以,太“圓”會失去原則,太“方”會超越標準。隻有人人寬以待人處事,那麼才能方圓互映相得益彰。
■智慧銘:
“玩轉方圓,君子立世”既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態度,也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它可以化解人與人之間的很多矛盾,可以增強人與人之間的友好情感,可以讓我們的事業順順利利的發展下去。與此同時,如果養成“玩轉方圓,君子立世”的優良品德,就能在同別人相處時,嚴格要求自己,寬恕善待他人,自己的思想境界也會得到不斷的提高,讓自己逐漸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找到自己最適合自己的人生之道
古人的智慧真是無窮無盡,特別是“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句話,哲理頗深。小到做事、做人、經營企業,大到經營國家,莫不如此。
有所為,有所不為實質就是說我們要找到自己最適合自己的方圓之道.
魯迅先生曾經說:即便是那些資質平平的人,隻要花十年的功夫做一項事,也會成為專家。設想如果真有這樣一個人,專心做這樣一件事,朋友叫喝閑酒,為了麵子,去了;同學叫搓麻將,盛情難卻,去了;同事邀請打牌,為了關係,又去了。如此的三來兩往,雖然弟兄們的感情是維護住了,但是要做的事情,恐怕二十年也做不好。
做人就得要講究有所為,有所不為。古往今來,有以忠名留青史者,如伯夷、叔齊;有以智佐定天下者,如韓信;有以義折服世人者,如豫讓;有以賢開創偉業的,如諸葛亮。皆有所為,有所不為,如伯夷叔齊不食周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正是由於他們的有所不為,所以才成就了一番大作為。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隻獅子老了,經常感到自己覓食越來越吃力,決心改變方式,運用計謀取食。於是它整天躺在洞裏裝病,故意大聲呻吟著,讓野獸們聽見。於是,百獸前來探望它,走進洞中的都成了獅子的腹中餐,來一個吃一個。後來有一隻狐狸識破了獅子的陰謀,它來探望獅子時,它卻遠遠地站在洞口,說什麼也不肯靠近。獅子便裝作和善的樣子,勸狐狸進洞和它聊聊天。狐狸拒絕了獅子的要求,它說:“謝謝你的好意,我看我就不必了,因為我很為自己擔心。看到地上的一切我就明白了,這裏有許多走進你洞裏的腳印,可怕的是,卻沒有走出來的腳印。”
在這個寓言故事裏麵,動物們都一個接一個地到獅子那裏去送死,這種亦步亦趨地跟從,正是它們滅亡的主要原因。相反,細心的狐狸,觀察了前者留下的腳印,有了前車之鑒,狐狸立即緊急刹車,知道什麼是有所為,有所不為,很聰明地保全了自己。
海爾集團是最受國人推崇的一個成功企業之一,比如砸冰箱事件,寧肯將價格不菲的幾十台冰箱全部砸爛,也不要流入客戶手中,自毀信譽,這種氣魄,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再看看國內外的成功企業,無論是市場擴張戰略,還是產品質量保證,核心經營範圍,都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看似簡單的一句話,但卻能給人帶來無盡的思索。有時,它是一種執著的精神;有時,它是一種堅定的信念;有時,它是一種莊嚴的承諾;有時,它是一種成功的智慧。真該想一想,在自己的生活、事業,理想、追求中,哪些有所為有所不為。
作為生命禪院,也必須有著一定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生命禪院是人類精神和心靈的家園,在精神和心靈領域我們當有所為,但在政治、行政、市場、體製等方麵我們不為,我們也不能把好事占盡,總得留出一大片領域讓他人自由往來,各領風騷。
大禹治水,不是去堵塞,而是疏通,一座水庫,必須要有溢洪道,才能保持大壩長治久安。要成為一名賢士,即要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
春秋的時候,齊國大夫崔杼殺死了齊莊公,太史毫不隱諱,據實情在簡策上直書“崔杼弑(殺)齊君。”崔杼惱羞成怒,便把太史殺掉了。太史的弟弟接著仍這樣寫,又被殺掉。太史的另一個弟弟仍然堅持不改,崔杼無可奈何,隻好聽其所為。另一位史官南史氏聽說太史兄弟相繼被殺,毫不畏懼,操起竹簡趕往朝廷,要繼續如實記載這件事情。在路途中聽說崔杼弑君之事已被如實記載,才返回家中。
齊太史三兄弟不畏強權,把生死置於度外,為真理而亡,成為一代典範。
■智慧銘:
有一個從德國回來的留學生,午.夜時分站在大連的一個路口,這個時候的車輛已經很少了。其他行人都沒有等紅燈,一貫穿過馬路。隻有他等到綠燈亮了才行走。別人都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兩麵已經沒有車輛,你為何不過去呢?他說,紅綠燈是一種規矩,規矩是人定的,人就必須要遵守,假如人不遵守規矩,那麼所定的規矩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規矩處處都存在著,公共場所、學校裏、遊戲中、比賽中……雖然這些規則多,但必須遵守。遵守規則,是一個人品行美德的根基。
借別人的力量
立身要高於人,處世要知道退讓。世人多半為追求名利而奔忙,具有真知卓見者,則能保持超然的態度,以行道為己任。如果想免去世俗的汙染,見識就要高過別人。
處世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處事不可任己見,要悉事之理。
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處得意日莫忘失意時。
人有喜慶,不要有嫉妒之心;人有禍患,不要存欣幸心。
人之有德於我,不可忘也;我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
己溫思人之寒,已安思人之難。
君子不受命運的捉弄。一個知道天命的人,絕不會站在危險的牆邊。如果牆倒塌而被壓死,那是自己思慮不周而形成的,不能歸咎於天命!君子安貧樂道,對順境逆境,滿缺盛衰之泰然,上天對於這種樂觀的人,根本無從擺弄,這就是所謂的“安心立命”!
處世讓一分為高,退步即進步;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
現代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各行業各部門之間的競爭非常殘酷。單靠一個人的能力是很難取得事業成功的。因此,必須借用別人的力量,才能取得事業的成就和創造燦爛的人生。
2000年,美國福布斯雜誌評出的50位中國富豪中,其中第24名的張果喜,就是善於借別人的力量為自己辦事的高手。
張果喜素有“巧手大亨”之稱,他看準了佛龕在日本市場的潛力。就招聚公司員王進行分析、達成共識,使產品在日本市場一炮走紅,成為日本佛龕市場的老大哥。
公司為了經營的需要,在日本委托了代理銷售商,但一些富有眼光的日本商人看到經營這種佛龕有大利可圖,為了賺到更多的錢。就想繞過代理商這一關,直接從果喜實業集團公司進貨。
張果喜仔細地考慮了這件事情。
從眼前利益來講,從廠方直接訂貨,就減少了許多中間環節,有利於廠方的銷售,然而卻破壞了與代理商之間的關係,同時佛龕在韓國和中國台灣地區也有相當大的生產能力,代理商如果背向自己,與韓國或中國台灣地區生產廠家掛鉤,豈不影響本公司的利益嗎?
張果喜果斷地回絕了那些要求直接訂貨的日本朋友,並且把情況轉告給代理商,向代理商表示,公司在日本的業務全部由代理商處理,公司不通過其他渠道向日本出口佛龕。
代理商聽後,很受感動,在佛龕的推銷和宣傳方麵下了很大的功夫,並且在日本市場打出了“天下木雕第一家”的金字招牌,從而使張果喜公司的佛龕在日本市場上站穩腳跟。
一個人,縱然是天才,也不是全能的。尼采鼓吹自己萬能,結果發瘋而死。所以一個人要想完成自己的事業,就必須要利用自己的才智,借助他人的能力和才幹。這就要求在事業的征途中,恰當地選擇人才。
王石是萬科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也是一位善借他人之力的智者。他在經營萬科的過程中,多次向社會招聘賢才。
L君原是萬科公司的一名職員,可不知什麼原因,忽然不辭而別,被聘到一家酒店做業務經理。
王石在公司與L君一起工作的時候,發覺L君很有才幹,且上下左右的關係也處理得非常融洽,這樣揮手而去,很是可惜。而且自己在有些方麵的不足,L君又恰恰有這些方麵的長處,兩下取長補短,不是更好嗎?
於是王石左思右想,花了很大力氣,終於說服了L君重新加入了萬科公司,而且當年在L君的配合下,齊心協力,為公司賺了幾百萬元,使得公司營業額超過兩億多元,在深圳五家上市公司中名列第二。
萬科成功的奧秘當然不隻是借用人才之力一個原因,但是善於借用人才之力,顯然是其第一的重要因素。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掌握了信息,就等於掌握了市場、掌握了主動。信息的閉塞,就可能使人貽誤戰機、遺憾終生。
廣泛地結交朋友,借助他人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也是取得事業成功的重要手段。
陝西省某市,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特意每月舉行一次廠長經理交流會,在交流會上,各廠長經理相互探討交流企業的管理經驗,研究學習科學的管理方法,相互學習企業的經營之道,同類企業慢慢形成集團式公司,在集團公司內又相互交流信息,幫助打開市場,結果在一年內,全市工業牛產猛增,工業利稅是往年的兩倍多。
在現代社會,借力這種手段已被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外交等領域廣泛運用,而且大有日趨擴展之勢。對於人際交往,它不失為一種提高自身形象,擴大自己影響的策略和技巧。被社會承認,是人的正當追求,對社會進步也有積極意義,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會知名度,就是被社會所承認的方式之一。
名記者吳小莉之所以成名的原因,與她善於走在領袖身邊有直接的關係。
許多人都記得,1998年3月19日,在“兩會”期間的記者招待會上,朱鎔基總理首開先河地點到了吳小莉的名字:“你們照顧一下鳳凰衛視台的吳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歡她的廣播。”“兩會”期間的軼事,使吳小莉頓時成為傳媒界引人注目的明星,也是她的提問,使朱總理留下了激昂的宣言:“不管前麵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會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隨著吳小莉知名度的提高,吳小莉主持的節目《小莉看時事》也成為鳳凰衛視台的名牌節目。內地的傳媒朋友對小莉說:“在中國電視圈裏,隻有文藝類主持人容易成名,很少新聞類主持人成為明星,你算是特例。”中央電視台的一位朋友也笑著說:“小莉,你不知道你對中國內地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的衝擊有多大,許多人加快了語速,剪短了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