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動物世界奇觀(5)(2 / 3)

通常,峨眉山上的猴子不會咬人,但如果你欺侮了它,或者激怒了它,它也會給你點“顏色”看看。曾聽說內蒙古博物館的一位科技人員被猴群圍攻的事。因為他在逗玩一隻猴子時輕輕地擊了猴子一下,結果那隻被擊的猴子發出叫聲,其他的猴子聞聲趕來,把他團團圍住。他見勢不妙,突然急中生智,一麵用手上的扶杖猛擊地麵嚇退猴群,同時拉開嗓門高喊:“快來人啊!猴子要咬我了。”實際上,猴子也是怕人的,它們見勢紛紛退步,他趁機逃脫。

能唱會聽

美國一支由保羅、溫特爾等六人組成的樂隊,專為海獸演奏。

這個樂隊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把人類的音樂與海獸的歌唱和諧地結合起來。

20世紀70年代初,溫特爾樂隊偶然從水聽器中聽到了座頭鯨的美妙歌聲,他們被深深吸引住了。後來,人們把座頭鯨歌唱的錄音用電子計算機加以分析,發現它們的歌聲節奏分明,抑揚頓挫,交替反複,很有規律。如果把錄音加快到14倍速度播放,就像鳥兒啼鳴,婉轉悠揚,精彩紛呈。所以人們稱座頭鯨為動物世界裏最出色的歌星。

在座頭鯨歌唱的啟示下,溫特爾樂隊開始探索海獸的歌唱。

這個樂隊的演奏,主要用薩克斯管、雙簧管、英國號、吉他、低音提琴和打擊樂器等。演奏的樂曲,包括交響音樂、爵士音樂、非洲音樂、巴西音樂、文藝複興時代音樂以及模擬一些海獸的歌唱聲。聽眾主要有灰鯨、座頭鯨、海獅、海象、海豚、海豹等等。

1977年,溫特爾樂隊為了參加拍攝一部灰鯨的文獻片,第一次來到馬格達萊納海灣。當樂師們在海上聚精會神地演奏時,終於首次引來了一批陌生的聽眾。這些聽眾不是海上的遊客,而是一群體型巨大、疤痕遍身的灰鯨,靜靜地漂浮在離樂隊不遠的海麵上。據同往的海洋生物學家說,這群灰鯨正在作一年一度從寒冷北極到加利福尼亞溫暖水域的長途旅行,現在聽到了這場音樂演奏,才中途停了下來欣賞傾聽呢!

在北美洲白令海的南麵有一座圓島,是海象的理想棲息場所。美國海洋生物學家吉姆和西迪,為了考察海象,曾多次登上圓島。當他們得知本國有一個專為海獸演奏的溫特爾樂隊的消息後,高興極了,決定邀請這個樂隊一起參加海象考察,並把自己錄下的海象歌唱放給他們聽。

溫特爾樂隊跟隨吉姆和西迪登上圓島的第一天,隊長溫特爾有點憋不住氣,興致勃勃地獨自在海邊拉起琴來。大約不到兩分鍾,突然發現一頭海獅順著琴聲爬上岸來。這頭海獅伏在海灘上,一聲不響,側耳細聽他的音樂。這時候,溫特爾激動極了,高聲叫喊:“大家快來,海獅已經上岸來聽我的琴聲啦!”

溫特爾這麼一喊,其他五位樂師手拿樂器一齊跑出了帳篷,向溫特爾奔來。當他們一起盡心竭力地演奏樂曲時,一頭又一頭的海象爬上岸來,爭相聽音樂演奏。有的抬著頭聽,有的側著耳聽,有的躺著身聽,有的爬在別的海象身上聽……顯然,它們已經被美妙的音樂陶醉了。

為了證實公海象唱情歌的事實,吉姆和西迪請這個樂隊演奏錄下的公海象歌唱音樂。真有意思,當樂師們演奏一開始,在場的成年雌海象會馬上活躍起來。而在場的公海象呢?似乎聽出了演奏的正是自己唱的情歌,於是也跟著哼了起來。

在探索海獸的歌唱中,溫特爾樂隊和其他一些海洋生物學家們一道,通過水聽器聽到了海豚的尖聲歌唱。令人驚奇的是,從水聽器聽到的海豚聲中,出現了一些人類的音樂。這說明,人類演奏的音樂同海豚的歌唱是可以互相交流貫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