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動物世界奇觀(6)(1 / 3)

生活在大洋洲所羅門群島海域的爆火魚,成群結隊穿梭遨遊時,它們的身軀便相互碰撞和摩擦,“嚓、嚓”地爆出火花來。

爆火魚個體很小,大如手指,頭尖,身體扁長,體表粗糙無鱗。

這種魚之所以能相撞爆火,是因為它的體表的魚斑上有一種能在水裏摩擦而發光的熒磷物質,這種物質可使相互碰撞的魚體迸濺出光亮的火花。

動物發電趣聞

電鰩

在世界許多亞熱帶水域,有一種能放電的動物——電鰩。

在電鰩的胸鰭內側各有一個由肌肉轉化而成的發電器,每個發電器是由許多特殊的管柱狀細胞構成的電板組合成的,每兩個管狀細胞之間都有一層膠狀物質絕緣。電板的一麵比較光滑,有神經末梢分布的是正極,另一麵凹凸不平,沒有神經末梢分布的是負極。這種構造很像電池。電鰩可以放出50安培的電流,電壓達60~80伏,有“海中發電站”之稱。電鰩每秒鍾能放電50次,但連續放電後,電流逐漸減弱,10~15秒鍾後完全消失,休息一會兒後又能重新恢複放電能力。電鰩就是靠這種放電本領抗擊敵人、保護自己,將小魚電死作為自己的食物。

電鰩的放電特性啟發人們發明和創造了能貯存電的電池。

光瞼鯛

光瞼鯛是溫帶、熱帶的小型發光魚類,它的發光本領勝過任何生物,在夜間,人們大約從15米遠的地方就能看到它發出的光亮。

光瞼鯛的發光器生在眼下,能永遠發光。因為光瞼鯛沒有真正的眼瞼,隻有一層類似眼瞼的黑色皮膚褶膜,這層膜升起來把發光器遮住,“燈”就熄滅了;這層膜翻下去,發光器出來,“燈”又亮起來。這層膜猶如手電筒的開關。

光瞼鯛本身並無發光能力,它所發出的光是由寄生在眼下數億個發光細菌聚成的。這種細菌能把從魚體血液中獲得的能量和氧轉變為熒光,而光瞼鯛則依靠它來發光照明,彼此互相依賴,互惠互利。

光瞼鯛的“燈”既能誘捕其他小動物作為自己的食物,也會招來大的敵害,成為這些敵害的犧牲品。

動物巧匠趣聞

蜜蜂

蜜蜂是自然界中卓越的建築大師。

幾乎所有的蜂巢都是由幾千甚至數萬間蜂房所組成,它們都是大小相等的六棱柱體,底麵由三個全等的菱形麵封閉起來,形成一個倒角的錐形,而且這三個菱形的銳角都是70°32′,蜂房的容積也幾乎都是0.25立方厘米。每排蜂房互相平行排列並相互嵌接,組成了精密無比的蜂巢。這種結構的住房用材最少而容積最大,十分符合幾何學原理和省工節材的建築原則。蜜蜂的建築速度也十分驚人,一個蜂群在一晝夜內就能蓋起數以千計的蜂房。

蜂巢是由工蜂腹部下麵的四對蠟腺分泌的蜂蠟建成的。當工蜂長到12~18天後,蠟腺已發育完全。建房時先飽餐一頓蜂蜜,然後就能源源不斷地分泌大量的蜂蠟。

河狸

河狸是最大的齧齒類哺乳動物。它身披致密光亮的皮毛,指端有鏟狀的爪,善於挖掘,會建房築壩。

河狸是富有經驗的建築師。它們在水位變化不明顯的大河河岸邊,挖掘向上傾斜的隧道而進入河岸,並擴大成一個直徑一米、高半米的地下巢室。每個巢室往往有兩條或更多的進出隧道,入口都在水下。巢室的最上麵被河狸作為“臥室”,靠近水邊部分則作為“餐廳”,以便於愛清潔的河狸把吃剩的食物殘渣扔到河裏,也便於排便。如果河水水位上升,河狸就會把“房”頂的泥土啃下來墊高“地板”。若頂棚太薄,就會再在上麵堆些泥土或細枝。如果水位繼續上升,就幹脆在頂部用木枝建築一個小屋住在裏麵。而在四麵環水的環境中,河狸會在水底堆起樹杈、細樹枝和樹皮等,建成高出水麵二三米的水中小島。這種小島也有進出的通道和“起居室”,入口都是在水麵以下的。河狸還會細心地用軟泥和膠泥把巢壁的縫隙細心地堵上,但它卻不會忘掉保證巢室的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