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奇人奇事奇觀(2)(3 / 3)

別憐憫她體型小得異常,她可一點不在意,除了睡覺時間,她活潑、精靈和可愛絲毫不輸給小玩伴。更因為她已遠近馳名,每天有外鄉人和外國遊客(最高紀錄達50人)專程來探望她,帶給僻靜村子許多熱鬧氣氛,並促銷了一些農產品,同村的人都加倍愛她。

也許是馬來人傳統的樂天個性,生下來隻有90克的莎希拉並沒有帶給家庭太大的困擾。祖母阿汪回憶說,莎希拉以出奇小的體型呱呱落地後,一家人都以感恩的習俗迎接她。

不過,莎希拉的母親、30歲的打字員麗亞,卻有一番心理掙紮。麗亞說:“我反複思索,丈夫依斯邁和我身體正常,他高5.7英尺,我5.1英尺。而且我已經生過3個孩子,都沒問題,怎麼唯獨莎希拉異常?”醫生認為是與甲狀腺內分泌不足有關。根據醫學界統計,每3000名新生兒中,就有一名嬰兒是甲狀腺性呆小病的犧牲者,他們不是體型小就是體型大,但與侏儒有別。

“又胖又蠢”的明星作家

露絲瑪莉今年63歲。她的自傳最使瑞士人吃驚的是瑞士原來這樣窮:20世紀30-40年代,像他們一家那種鄉村小手工匠的生活離美麗的風景明信片實在很遠。

《又胖又蠢》一書使作者瑞士農婦露絲瑪莉·布裏成了今日瑞士、德國大紅大紫的明星作家。

小時候,在伯爾尼附近平原的小村子裏,露絲瑪莉的媽媽與兄弟個個罵她“蠢肥母牛”。稍長,她在富裕人家當女傭,主人家罵她是白癡。到1952年,她嫁了人,30年來又受盡欺淩侮辱。年近60歲時,誰也想不到這個女人會毅然提起筆來,用德語寫了一本自傳。《又胖又蠢》自從1990年10月麵世以來,大受讀者歡迎,迄今已銷了30多萬本,法文版已在1992年底出版。露絲瑪莉這個鄉下女子、家庭主婦,征服了千千萬萬讀者的心。她親自執筆,傾吐心事,文筆雖然笨拙,卻反而使人看得過癮,覺得這才是原汁原味。

她是這樣來表達她的愛情的:“我是這樣喜歡他,心房那個位置都發痛了。”這是一個農家女的情詩。他賣了摩托車,娶了她。

兩人一起養育孩子,一起在沉默中老去。對於他們的生活,她說:

“我做了應該做的,我的兒子都吃得很好,長得很好,他們學會了用織線機。”半輩子煮飯洗衣做家務,從沒有人想過她還另有價值。可她到底不甘心,跑去報名學畫,隻因為這是唯一一個沒人向她要文憑的科目。後來她學起烙畫來,在瑞士和德國,這是很流行的消遣。原來她並不蠢,還居然小有名氣了。

能畫,為什麼不能寫呢?一個聖誕節晚上,她妹妹送她一份星座運程之類的玩意兒。“那上麵寫著我是很聰明的”,得到這個重大發現,翌日早晨,露絲瑪莉改變了她的一生。她剪掉那個又大又重的老太婆髻。拿起一支筆和一張白紙——她要寫自己的書啦!她不懂什麼起承轉合,華麗辭藻,她隻知道把小時候經曆過的頭虱、別人施舍的麵包……統統記錄下來。

真性情的好文章,倘沒有健康的文化氣候,恐怕永無出頭之日。1987年,蘇黎士的一家博物館組織了一個民間藝術大展,以“消遣”為主題。露絲瑪莉的烙畫,入選為35個參展者之一。她還帶了一個硬紙皮盒,裏頭裝有她的回憶錄手稿。

民間大展的組織者華爾特·凱勒,從這土頭土腦的鄉下文人手中,接過一份土頭土腦的手寫稿,回家又認認真真從頭到尾細讀一遍。啊,發現新大陸了:“我馬上就要出一本《日常生活》特輯,不過露絲瑪莉寧願出一本真正的書。為了讓她高興,我讓步了,心想這書隻會賣很少的幾本。沒想到書一出版,一個月內就重印了四版。”

窮人寫書會暢銷富國,豈不怪哉?凱勒分析道:“在瑞士,活在貧困邊緣的人比我們想象的多。我們開始知道失業這回事了,瑞士在變成一個人民向外流的國家。我們從豐衣足食的夢中醒過來,已經太遲了。露絲瑪莉的成功,來自這種恐懼。我們頭一次經濟垮台,正碰上一個文人出來談論貧窮。”

《又胖又蠢》賣大錢,剛好在凱勒還不清他出版社債台高築的日子,此時還肯出一本如此缺乏生意眼光的書,也隻有不以利潤為人生唯一價值的傻瓜,才會做這樣的蠢事。

《又胖又蠢》原文420頁,文筆生澀,出版社說:“沒有一行是經過潤色的。”這本書擁有兩大類讀者:一、發現鄉村民間疾苦的瑞士知識分子;二、在書中看到自己影子的成千上萬瑞士女子。她們家務繁重,而且居然沒有村鎮投票權。

至於露絲瑪莉,她早已躍為明星了,她也很有錢了。“為了出席簽名活動,我買了幾件襯衣。我訓練自己,大聲讀書中的章節,使自己不像小學時那麼臉紅。”她是搶手作家,要回答上千的讀者來信,但是每封回信,她都給一位布格多夫博士過目,“以免講了蠢話”。她坐飛機到處開會,她又要飛往開羅了,向埃及婦女講述她的不幸與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