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奇人奇事奇觀(7)(3 / 3)

新婚夫婦為貓狗分居

新婚夫婦約瑟夫和斯圖爾特·麥克斯基婚前都鍾愛自己的狗,奇怪的是,他倆結合後,兩條狗卻如死敵一般,怎麼也不能和平相處。為了使兩條狗保持平安,夫婦倆隻能分居兩地,相隔約40英裏,這種狀況要到其中一條狗死去為止。

斯圖爾特說,兩條狗吵得很凶,使他們夫妻一起生活簡直不可能。這對新婚夫婦的前次婚姻都有生育,他們決定住在蘇格蘭的斯圖爾特家中。43歲的約瑟夫是一位藝術家,但不忍心看到妻子的狗欺負他的“唐亞”狗,兩狗打架甚至將夫婦倆咬傷,要去醫院治療。夫妻倆現在每周互訪三四次,到那天,叫“戈爾”的狗就待在治圖爾特車內,“唐亞”被關在約瑟夫貨車裏睡覺。夫妻倆想把事情盡力做得兩全其美。

還有一位42歲的英國女子克莉絲汀是一個愛貓如命的人——她共養了129隻貓。而且她“寧愛貓咪,不要老公”!當與她結婚16年的老伴比利向她發出“要我不要貓”的最後通牒時,克莉絲汀想也不想地就決定繼續跟貓相依為命。

比利最近已搬出她的家,因為他再也無法忍受在一個貓窩裏住下去。更氣人的是,比利覺得老婆對貓比對他還要好!雖然這對夫妻尚未正式離婚,但比利已誓言“貓咪不滾,誓不回家”。

此外,貓咪的食譜浩繁,也是迫使比利不得不狠心離去的原因之一。他身為園丁,收入並不豐裕,但100多隻貓每周的夥食就要300多美元,其他醫療照顧的費用還不包括在內,他大感吃不消。

另一方麵,克莉絲汀已把房子抵押給銀行,以換取養活貓的生活費,她目前的收入隻有每月300美元殘障者津貼,所以很可能會失去房屋。

雖然現在沒有了丈夫,也沒有錢,但克莉絲汀卻斬釘截鐵地表示絕不會離棄她的貓咪。

倫敦的狗酒店

倫敦開設了一間四星級狗酒店。狗酒店有豪華的狗床,狗可在房內進餐,有專人陪伴散步。

一位狗酒店的合夥人說:“我們每間房的設計都不同,力求做到各具特色,以迎合各類狗的需求。”

每間狗套房除了浴室、床、電視機、音響和可調節光線的燈飾外,一些租金較貴的套房還有盆栽、報紙、鋼琴、舒適的靠背椅,甚至有專講狗貓的雜誌讓狗“閱讀”。

每天,有專人為“顧客”衝涼或按摩;早上有專人為剛剛起床的狗梳理狗毛;每隔三天就有修甲師為“住客”修剪指甲。主人如肯額外付款,美容師還可用指定美容用品為“狗顧客”美容一番。

為狗舉行婚禮

美國加州的米高是一個現役警官,現年36歲,他們夫婦倆有一隻名叫“布魯達斯”的哈巴公狗和一隻名叫“貝達麗絲”的母狗。

這兩隻狗成天與主人為伴,形影不離,夫婦興之所至決定為它們舉辦不同尋常的婚禮。

婚禮的隆重,決不亞於它們的主人昔日結婚時的風光。花園裏專門為狗搭了一座拱門,紮上了五顏六色的鮮花,狗新娘頭戴花環,身披白紗,狗新郎戴著黑禮帽,穿著黑禮服。專門請來的當地管弦樂團奏起了“結婚進行曲”,一對狗新人被主人抱著上場。開始,兩隻狗顯得驚慌,四隻狗眼東張西望,但看到周圍的人“和藹可親”,也就溫順地隨其擺布了。

婚禮由“基督教公理會”的牧師斯葛專程前來主持。

參加這次婚禮的有來賓75人,“狗賓”15隻,還為“狗賓”特製了結婚蛋糕和肉排。婚禮後,他們和這對“狗夫妻”合影留念,並在報紙上刊出了大幅照片。

害蟲紀念碑

美國亞拉巴馬州南部的仁特那鎮赫然聳立著一座向危害棉花的害蟲——角鼻蟲致敬的紀念碑。

這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害蟲紀念碑坐落在市鎮的中心。每年秋收後,全鎮的居民都無一例外地聚集在這座紀念碑前,以各種形式歡慶豐收,往往通宵達旦。

原來此鎮居民長期以來,都是以種植棉花為業。由於生產單一,技術落後,加上世界市場棉花價格劇烈波動,棉農們的處境本來就相當困難。有一年,成千上萬的象鼻蟲狂噬全鎮的棉花幼苗。

棉農補救無效,一夜之間,所有的棉田全部被摧毀了。欲哭無淚的棉農隻好放棄了祖傳的種植棉花的營生,轉向生產乳酪和其他植物。誰知因禍得福,這樣一來,反而使他們徹底擺脫了單一的種植棉花的困境,成功地進行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居民們生活普遍得到了改善。居民為了感謝這種害蟲對促進該鎮改變單一經濟的巨大貢獻,便集資建立了這座獨有的害蟲紀念碑。

與巨蟒和平共處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