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上元節過後, 天氣漸暖, 冰消雪融, 枯了一整個冬天的草木開始冒嫩芽兒, 泛著點點黃的綠, 嫩生生的, 叫人看了就覺得歡喜。
盧陽伯府的人都以為那件事就那麼過去了, 畢竟這麼長時間沒動靜,他們就放下了提了兩個多月的心,準備折騰著把霍明熙送出鄴城。不是他們要送, 是霍明熙自個兒要求的,讓給他找個清淨點的地兒,離鄴城越遠越好, 這樣他才能徹底忘了阮蓁, 再重新活過來。
霍明熙走的那天是個晴天,萬裏無雲, 天藍的像水洗過, 太過幹淨就有些過遙不可及。來送他的人不多, 盧陽伯、齊氏、再加上一個霍明旭。盧陽伯夫人沒來, 她說身子不舒服, 就不送他了。霍鴻光上朝去了, 這會兒還沒回來。
臨上馬車前,霍明熙回頭看了一眼盧陽伯,又看了一眼霍明旭, 唯獨沒有看眼巴巴等著他回頭的齊氏。
霍明熙不說, 也就不會有人知道,其實逼走他的還有一個人,齊氏。從霍明熙出事那天她就開始哭,見天兒哭,那眼淚落不完似的,時時刻刻提醒著霍明熙他有多齷齪不堪——齊氏的眼淚是為從前那個春風得意的霍家二少爺流的,不是為他這個廢人。
送走了霍明熙,回了盧陽伯府,齊氏抹了抹還沒幹的眼淚,心底其實也是鬆了口氣的。她坐在妝鏡前,心裏五味陳雜,卻多多少少也有些慶幸——她還有一個兒子,一個真正的好兒子。
她等著霍明旭立大功,給她賺個誥命。有了誥命,她就能在婆婆麵前直起腰杆了。唯唯諾諾了一輩子,她也想硬氣一回,哪怕就一回。
齊氏還沒想好能讓盧陽伯夫人對她客氣一點的誥命得是哪個品階,前院就來了消息——
霍鴻光被革職查辦了。
年後第一次開朝議事,就有人盯上了盧陽伯府。左都禦史聯合大理寺少卿彈劾霍鴻光,罪名是辦事顢頇,貪墨舞弊。八個大字一壓下來,光熙皇帝的臉色馬上就變了。霍鴻光起初還能硬著口氣不肯承認,但左都禦史明顯是有備而來,一張萬民書呈上禦案,把去歲霍鴻光奉旨監修湖州河道的事扯了出來。
霍鴻光沒想到是這件事。他監修河道的時候確實沒做什麼好事,拿了不少油水,不過大家都是這麼做的,官場上的有些規則彼此心知肚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沒想到這時候被人拿出來放在了台麵上。
修築河道的工匠寫了萬民書,還在他不知道的時候進了鄴城,敲了登聞鼓。
這事做的,說沒有人在幕後推動霍鴻光一個字都不信。
好在光熙皇帝到底還念著點親情,給了他這個舅舅些許麵子,說是革職查辦,卻沒把他關進大理寺監牢,依舊讓他回了家。不過該下的旨意一道沒少,革了霍鴻光的官職,把左都禦史呈上來的萬民書另加一本賬簿交給了大理寺卿,責令大理寺和刑部速速審理此事。
君臣相處久了,多多少少就能從皇帝下旨的方式中聽出他的態度。這一回聽了光熙皇帝的話,朝中眾臣就知道,這朝堂的恐怕要有一番動蕩了。
成帝肖似先祖|皇帝,把從先祖|皇帝那裏學來的鐵血手腕用在了朝堂上,卻依舊沒能肅清官場的風氣,貪汙腐敗屍位素餐之事殺之不盡。到了光熙皇帝這裏,他子承父誌,也要整頓這些不良風氣。去年年初那一場由賑災事宜引起的清洗地方政務的浪潮平息了這麼久,總算是席卷到了朝中。
開年的時候就有傳言說光熙皇帝要對朝中下手了,不過誰也沒想到,這一次,是從盧陽伯府開始的。
.
霍鴻光剛回到盧陽伯府就被主院那邊叫走了,盧陽伯氣得直發抖,扔了茶盞,指著他的鼻尖把他大罵一頓。
盧陽伯的出身不算光彩,戰亂年代一個沿街乞討的小乞丐,幸運的是他遇到了先祖|皇帝,跟在他身邊長大,讀書寫字、武功謀略都是他教的,隻不過他不求上進,總仗著自己年紀最小不好好練功讀書。後來先祖|皇帝糾集了一眾兄弟揭竿而起的時候,這一眾兄弟中,他年紀最小,武功也最差,腦子不算好,耳根子還軟,稀裏糊塗的總是幹傻事,有時候耽誤了事兒,定國公脾氣爆,上來要打他,總是先祖|皇帝護著他,就跟護著自己的弟弟一樣,是以盧陽伯對先祖|皇帝其實是有那麼一點孺慕之情的。
後來先祖|皇帝宮車晏駕,盧陽伯漸漸的年紀也大了,總想著,就算自己這麼多年還是一點長進沒有,總歸也沒做了什麼大錯事,日後到了地底下見到大哥的時候還是能問心無愧的。誰知道他不做錯事,底下的兒孫卻幫他把錯事都做盡了,先是霍鴻誌調戲睿親王妃,如今又是霍鴻光貪汙受賄。
盧陽伯越想越覺得生氣,他覺得自己是真的沒臉去見先祖|皇帝了。霍鴻誌已經死了,他的火氣就隻能盡數發在霍鴻光身上,把他罵的狗血臨頭還不覺的解氣,他真想掐死這個孽障。
好在盧陽伯夫人把他攔住了,他們就剩下這麼一個兒子了。
霍鴻光抹了抹臉上被噴到的唾沫渣子,垂頭喪氣地回了自己的院子。這裏麵還有個齊氏在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