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武器相比,手榴彈的作戰距離非常短;而且,就同一枚手榴彈而言,其作用距離還取決於個人的投擲能力。一般來說,一位訓練有素的士兵投擲的標準距離約為30米;如能投到40米,那就快破紀錄了。手榴彈的有效殺傷半徑,是指以爆炸點為圓心的殺傷區半徑,在該圓形殺傷區內暴兜娜嗽敝遼儆?0%的傷亡概率。當然,暴露人員是站著、跪著還是趴著,是麵向爆炸點還是側向爆炸點,以及爆炸是在空中還是在地麵,都對殺傷概率有很大影響。公認的標準評估條件是,人員處站立姿態、麵向地麵爆炸點、相距1米。有效殺傷半徑通常設為15米。與其他步兵武器選定的殺傷半徑相比,似乎有點偏小,但這可能代表了戰鬥效能與安全考慮之間的最佳平衡。此外,還應記住,在有效殺傷半徑以外較遠的距離上,彈片仍具有殺傷能力,而且也確實發生過這種情況。
五花八門的手榴彈
手榴彈種類繁多,用途廣泛。每種手榴彈都具有不同的性能,可供士兵以多種方式完成指定的任務。一般來說,手榴彈大致分為4類:殺傷手榴彈、照明手榴彈、化學手榴彈(包括燃燒、發煙、反暴亂、眩暈等種類)和教練手榴彈。
殺傷手榴彈。殺傷手榴彈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最重要的手榴彈。殺傷手榴彈主要靠彈殼與引信組件破片的高速散射殺傷人員,也可用於摧毀或癱瘓裝備。這種手榴彈又可區分為進攻殺傷手榴彈和防禦殺傷手榴彈。這是一種重要的區分方法,但同時也是引起某些混亂的區分方法,因為不同的軍隊和製造商有時使用不同的名稱表示相同的概念。這一區分也反映了作戰上的特征:手榴彈是以爆炸衝擊波還是以破片作為主要的殺傷機理。
進攻手榴彈亦稱震蕩手榴彈,用於在近戰中殺傷敵人,同時又可盡量降低對投彈者以及附近己方的其他人員構成威脅。其設想是,允許進攻中的步兵投擲手榴彈後繼續前進,而不必刻意采取防護措施。從技術層麵講,達到這種效果靠的是在手榴彈中填裝高爆炸藥,但彈體壁非常薄,用鋁或塑料製成,不會產生高動能、高重量破片。
防禦手榴彈可散射出大量在距離爆炸點相當遠的地方仍具有殺傷力的重破片或鋼珠,因此是一種能給成群前進的敵軍造成傷亡的理想近戰兵器。然而,這種殺傷機理要求投彈的士兵不僅自己要采取掩蔽措施,而且要特別注意己方其他人員的位置。防禦手榴彈可以是專門製造的,也可以是在標準的進攻手榴彈彈體外加裝重金屬套。
雖然進攻手榴彈對空曠地帶上敵人的殺傷力遠遠低於防禦手榴彈,但對付狹窄空間內的敵人卻非常有效。這種手榴彈在封閉場所使用時產生的衝擊波(超壓)通常大於相應的防禦手榴彈。因此,用它們來打擊築壘陣地內的敵軍非常有效,而且也可借助它在封閉場所內造成的震蕩效果來完成爆破任務。
照明手榴彈。照明手榴彈用於在夜間作戰時顯示地形,可在數秒鍾內發出平均可達50000~60000標準燭光的強光。它們還可用作燃燒手榴彈,用於點燃幹草、樹葉或灌木。在夜視器材日益廣泛應用的今天,照明手榴彈作為一種失能性武器仍非常有用,因為它可使大多數夜視器材致“盲”。
化學手榴彈。裝填有各種裝藥的化學手榴彈可用於燃燒、遮蔽、發信號、反暴亂等目的。反暴亂手榴彈通常內裝催淚性毒氣(氯乙酰苯),這是一種可刺激眼睛流淚、能暫時部分或完全致盲的催淚瓦斯。用於非軍事(如警察)行動時,反暴亂手榴彈大多由專用榴彈發射器發射,因此可投射更遠的距離。除了非常特殊的情況(如向窗戶裏投擲CS催淚毒氣手榴彈,將懷有敵意的個人從房間或建築物裏趕出來),使用反暴亂手榴彈要求有關人員戴上適當的防護用具。
燃燒手榴彈用於摧毀熱敏裝備或縱火,也可用於破壞、癱瘓或摧毀車輛、武器係統、掩體或彈藥。燃燒手榴彈采用可高溫燃燒40~60秒的混合裝藥(通常以鋁熱劑或其派生物為主要成分)。一部分裝藥變成熔化了的鐵水,從手榴彈裏流出,將所觸及的任何東西點燃或熔化。這種裝藥可燒穿約50毫米厚的鋼板,可將鋼或鐵製機件熔接到一起。發煙手榴彈有2個不同類型。發彩色煙幕的手榴彈,主要用於識別或標示位置,也可用於為地地或地空作戰行動標示區域;發白色煙幕的手榴彈主要用於隱蔽進攻或撤退行動,或是為這些行動製造煙幕。
眩暈手榴彈用於轉移或分散注意力,它的使用場合是:清除建築物或房間內的敵人。
教練手榴彈。教練手榴彈是殺傷手榴彈的模擬彈,用於訓練。教練手榴彈在設計上必須能夠讓士兵進行逼真的訓練,使他們熟悉“真家夥”的使用方法和特點。大多數教練手榴彈會發出巨大的“砰”聲或閃光,以模擬殺傷手榴彈的爆炸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