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有了指導員的暗示和鼓勵,讋久春興奮起來,振作起來。此時此刻他真如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裏描寫的那樣:寵辱皆忘,其喜氣洋洋者矣!
自己是功臣,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事情就是這樣,忘記過去意味著背叛,可總陶醉在過去裏,總以過去為榮,那就是倒退和失敗!我們常說的不能躺在過去榮譽裏睡大覺。
讋久春幹得更歡了,他知道許許多多眼睛在盯著他。是呀,那些老兵多少年都沒有立過功,甚至在越南頭頂美國飛機空襲的生命危險,打下過敵機,負過戰傷,都沒被授予功臣,如今他新兵芽子就立個三等功,誰不眼紅,誰不嫉妒。所以,決不能以為自己有什麼功勞,那純粹是連首長的培養與關心。毛主席說,人,貴有自知之明。
讋久春瘋了一樣搶活幹。工地上,往山上扛施工機械、炸藥,打眼、放炮、排險、除渣……是他的不是他的,他都搶著幹;收工,清理現場,保養機械,他總是最後一個下山。
下山了,又幫班裏整理內務—就是迭被、掃地、擺放茶缸、飯碗、水盆;閑時幫炊事班挑水、喂豬、撿牛糞。那幹牛糞是當柴燒的,燜飯最好。
還是打幹眼。他這個風鑽手索性隻穿隻褲衩,赤膊上陣,一天下來,跟小麵人似的,一身白。空壓機壞了,風鑽不鑽了,掄大錘!
作家金敬邁寫過小說《歐陽海之歌》。那歐陽海施工作業掄大錘的場景一直是工程兵指戰員效仿的對象。這陣子,技三連團指揮所坑道作業上,也擺開了向歐陽海學習、掄大錘打炮眼的擂台賽。你歐陽海掄八磅、十二磅的鐵錘,我們掄十六磅、十八磅的。你歐陽海能一氣掄幾百下,我們也能掄幾百下。
讋久春哪裏掄過大錘。副班長丁明夠意思,為了讓讋久春掄好錘,每當讋久春掄錘時,副班長就掌釺。那十幾磅重的大錘,掄起來容易,可狠狠地砸到鋼釺頭上,要砸得準,有力,還真要練一陣子。讋久春初掄錘,一連走錘好幾次,把掌釺的副班長的手都蹭脫了皮,青一塊、紫一塊的。讋久春心痛得過意不去,心裏直嘀咕自己笨。可副班長沒事一樣:“小意思,久春,剛掄錘都這樣,不怕,來,好好練,咱們個個都是歐陽海!”
直練了兩三天。閑下來時,在地上擺個小石子兒,練錘;他做了個竹夾子,讓戰友用竹夾子夾住鋼釺練錘。終於連續幾百錘,再也不走錘了。可胳膊粗腫了三分之一,膀子痛得不敢挨鋪板,要靠在被摞上半坐著睡。這個苦痛一直持續了半個多月。可這樣苦痛中,他沒有少打一錘。掄起錘來,他暗暗鼓勵自己,不就是疼嗎!他媽的反正也是疼,一個炮眼也不能少打,一排炮也不能少放。我就掄你,看你疼到哪裏去!
他被大家稱為小知識分子。是的,據說全師上萬人,隻有師部有一個大學生。所以這一批新兵十幾個正兒八百的高中生就算文化最高的了,叫知識分子不屈!易副指導員找他談過,毛主席說,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最愛得冷熱病,來了情緒,狂熱的要命,三天的熱度,稍有挫折,就冷下來了。
易副指還給他講了魯迅批評的俄國狂熱知識分子代表葉賽寧。在革命高漲的時候,葉賽寧高呼:天上和地下的革命萬歲!可革命成功了,麵對的是一片廢墟,要艱苦奮鬥,長期揮灑辛勤的汗水,才能恢複生機。他對革命失望了,自殺了。這就是動搖的、不堅定的、狂熱的知識分子!你讋久春可不要學葉賽寧,要做個持久的,徹底的革命派。
他讋久春絲毫不敢懈怠,他每天告誡自己:要挺住,勁可鼓不可泄,要時時刻刻勇往直前!
這人哪,真是有韌性的東西!在通常情況下,累是累不垮的。他讋久春竟然挺住了,一直到坑道貫通。他反而覺得自己是個實力強悍的、赴湯蹈火無所畏懼的真正軍人了。
52
這裏石質差,又是防原子、防化學的坑道,必須全被複。鋼筋水泥全被複,這施工要求比較高。被複要按設計要求,水泥澆灌不許出現麻麵、蜂窩、鼠洞。
“什麼叫麻麵、蜂窩、鼠洞?今天咱們全連到五連去參觀。五連的事件警示我們,國防施工不是兒戲,我們要對未來戰爭負責,出了問題是要按軍紀處分的!”
到五連開施工現場會出發前,連長張拒洋動員道。
聽說五連出了事,坑道被複質量差,連級五個幹部全部被撤職,全團施工現場會後,五連施工的坑道要炸掉報廢。
五連在援越抗美中以施工優良、抗擊敵機轟炸湧現十九傷員四烈士而被授予“英雄五連”稱號。今天怎麼會敗在國防施工戰場上呢?
到了五連工地。嗬,五連施工的坑道簡直是一座龐大輝煌的宮殿。這是給炮兵用的“大三用”坑道。這裏要裝一個炮兵團的裝備:十幾門射程可達二萬七千米的“一三O”加農炮;十幾輛二十一管的喀秋莎火箭炮。坑道又長又寬大,足足比技術營三連的團指揮所坑道大一倍。
也是一百多人在相同的時間裏打出這麼大的坑道,這本身就是奇跡,不愧為“英雄五連”。
可如今,“英雄五連”的旗幟丟了。坑道被複時,模板不光,搗固不到位,支撐墊塊沒放好,一拆模,全連傻眼了。有的地方象小米鍋疤那樣的麻麵;有的地方一簇簇象蜜蜂窩般的;有的地方露出鋼筋,叫露筋,還有雞蛋大小的空洞,也就是鼠洞了。
五連坑道炸掉!連續四個月,就毀在最後這一個月,真是功虧一簣!
從五連回來,技三連也開始了被複作業。
三百多米長,五米多高的坑道全被複,那鋼筋、水泥、石料、沙子成千噸的往山上扛。連裏全體總動員:施工班,每天上工要背工料上山,收工後,每人再背兩趟;輔助班、服務班,包括炊事班、機械班、連部所有人員每天至少背兩次料上山!
五十公斤一袋的水泥扛上山,要走崎嶇二百多米的斜坡。哪裏是走,簡直是爬!讋久春哪裏幹過這麼重的活,看著老兵把水泥背上山十分輕鬆的樣子,讋久春不服氣:都是人,吃一樣的飯,不信自己就幹不了。他背上一袋水泥,一步不落地跟著老兵。可到了山上,已經氣喘籲籲,臉憋得青紫。這上山還好說,幾乎是背著水泥爬上山去的。可下山,讋久春算體會到什麼叫上山容易下山難。過去聽過這句話,沒有絲毫體會:上山是與地球引力相對,應該更費力,更難;下山是順著地球引力方向,應當輕輕鬆鬆才是。尤其這下山是空手,怎麼會難呢?
還真是下山難!隻背了一天水泥,他讋久春就差一點兒下不來山。往山下走,那腿象灌了鉛似的,死沉死沉。兩腿直蹬蹬的拐不了彎,那膝蓋好象被焊死了一樣。腿不能打彎,象僵屍那樣直挺挺地往下走,根本下不去。老兵攙都不管用。無奈,讋久春幾個城市新兵隻好坐著向山下滑,或者說是坐著,用兩手撐著下山。
“城市兵,悠著點!我們鄉下人勞動慣了,你們要慢慢來!”一些老兵、農村兵道。
“噯,我們的功臣,大知識分子,我們筆杆子比不上你,可幹活是我們的天命,你讋久春比不上我們。不要緊,各盡所能,我們膀大腰粗、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大老粗多幹點就把你那份補上了!”一些老兵對讋久春說。
難道我們城市兵就真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嗎?上學時,我是中長跑的記錄保持者,一天跑個幾萬米沒問題!舉重可以挺舉六十公斤,難道這真幹起活來就熊了?不,不能丟這個臉,況且自己還是功臣。
讋久春憋著一股勁。毛主席說,我們這支隊伍要有一往無前的精神,他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這工料就是我們要征服的敵人!有兩天,他體力真是有所不支,
53
背水泥、背沙子,被老兵和農村兵拉開一大截,他不得不收工後獨自背料上山,默默地補上。
可一周後,他覺得身體舒展了,那上百斤的水泥也輕了許多。一天晚上,他試著一次
背兩袋水泥上山,竟然呼吃帶喘地背上去了。第二天,上工時,他背上兩袋水泥,老兵們嚇了一跳:“讋久春同誌,可不要逞能,兩袋水泥二百斤,小心壓傷了!”丁班副勸道。
“副班長,我試試看,在長沙我們裝車時,那麻袋裝的大米,也是二百斤,咱們不是裝了一夜車嗎!”
人的力量有時也真是難以琢磨估量。那麼多眼睛盯著你,有人要看你讋久春的笑話。那讋久春竟然咬緊牙關,一口氣把那兩袋水泥背上山,竟然沒有累的感覺。
這一下,全連都服氣了,副連長賈根柱和三排長王大寶一商量,幹脆發起一個“以讋久春為榜樣,與帝修反爭時間、搶速度,堅決提前完成施工任務!”的施工競賽活動。這一活動,提前半個月完成備料任務。
連裏誰也沒有做過坑道被複作業。接受五連的教訓,師裏專門請軍區工程兵技術員駐地指導施工。團裏給技三連也派來兩個技術員臨時培訓和指導施工。
“其實,鋼筋混凝土施工要做到保證質量也不難,關鍵是按設計要求、施工要求,細心施工就行。毛主席說,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人就最講認真。比如五連出的問題,就是在不適合機械作業的地方,手工澆灌和搗固不認真造成的。現在,我教大家手工作業搗固的要領。每澆注混凝土二十公分,就用搗固錘或者搗固釺認真搗固一次,而且要做到:層層搗固,處處翻漿,細致認真,裏實外光。”
技術員用兩天時間現場邊操作邊培訓。
連長張拒洋讓一名技術員形影不離地跟著他,分分秒秒檢查管理著施工全過程。
到模板班,張連長不是看模板,是摸模板。兩眼一閉,摸那就要用來支模的模板:“不行,這還有點紮手,用細砂紙給我磨光!這有一塊結巴,不平,換掉!”
到配料拌料班,那大石塊、小石塊抽樣用尺量,二至四公分的,就是二至四公分;那四至六公分的,就是四至六公分。大一點,小一點都不行。比配拌和時,每鬥料用磅稱稱。一袋水泥,標號五百;二至四公分的石塊三十斤,少一兩要換個大點的石頭,多一兩,要換個小點的石頭;河沙用水洗過,一點泥也不許有,配多少斤就是多少斤。
施工被複作業分段負責,這三米,用粉筆在模板上寫上丁明,接下來三米寫上讋久春……
“誰負責的那段出了問題,拿誰試問。拆模時,出了麻麵、蜂窩、鼠洞、露筋,在上級沒有處理我以前,我先處理你們,聽明白了沒有?”作業前張連長訓誡道。
讋久春麵對即將澆注混凝土的三米模板有點心裏發怵,這混凝土作業對自己來說,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五連的慘敗立在眼前。這要是有一絲過失,那一切都完了。功臣的臉丟了,到師裏的機遇也可能泡湯了,還有那小楊護士……真是越想越怕,脊背上冒涼氣。
邊牆喂料比較好,振動棒也用得上,有的地方石頭突出一點,他嚴格按要求,每喂二十公分的漿,便用搗固錘、搗固釺細細地人工搗固:層層搗固、處處翻漿。
拱頂最難辦。站在腳手架上,那一桶桶料喂不進去,隻好用工兵鏟一鏟一鏟往裏送,舉得胳膊發酸,瞪的眼睛發直。更難辦的是不好搗固。用振動棒,噠噠幾下,那混凝土漿就順模板流出來了,隻好大體積地連續喂料連續作業,那強度是無法形容的,簡直就象卓別林演的《摩登時代》的流水線勞動場景。
這一段被複,連續作業了三十多個小時,當最後一塊模板封堵時,大家是累得全身要散架;困得早已分不清白天黑夜。大家一出坑道口,怎麼招呼也排不好隊,七倒八歪地依著山坡半坐半躺地,閉著眼睛聽副班長打著哈欠說不成句的施工小結。
小結沒完,包括副班長在內,全班就躺在山坡上呼呼睡去。饑、渴、困三件事,看來
54
“困”是第一位!炊事班為第一個被複、第一段作業結束的八班,準備了豐盛的午餐。班長嶽長久親自上山通知八班快小結、快洗漱、早用餐。可他到山上一看,八班十幾條漢子都象
犧牲了一樣,橫七豎八地躺在山坡上一動不動,踢都踢不起來。
第三天,拆模板,全連指戰員到場。八班戰士依次筆直地站立在自己的責任區前。讋久春有生以來從沒有今天這樣緊張,心嘣嘣跳著要蹦出胸膛。
模班一塊塊拆下來,密實光潔的混凝土牆壁和拱頂露出來了。不等施工技術員和工號管理員上前驗收鑒定,八班全體戰士不約而同地擠上前,觀察、撫摸自己的工作麵。
“全部合格,全部優良!”技術員宣布了結果。
“噢……我們勝利了!”全班戰士雀躍歡呼起來。
“好,八班好樣的,今天全連加菜大會餐為八班祝賀!”指導員宣布。
“各排各班都看到了,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我們沒搞過鋼筋混凝土施工作業,但我們八班一炮打響,我們試點被複工程全優,從明天起,坑道全麵被複展開,各班要以八班為榜樣,按毛主席‘精心設計,精心施工’的最高指示,優質提前完成國防施工任務,迎擊蘇修社會帝國主義的進犯,大家有信心沒有?”張連長高聲道。
“有!”如雷的吼聲在白音山上滾動。
55
十
這兵沒白當!到部隊裏充實多了,生活,豐富多彩;工作,目標神聖。這比在家參加文革精彩壯闊得多!那文革搞的什麼呀?一會兒這是左派,一會兒那又是左派!一會兒搞“文攻武衛”,一會兒又是抓革命促生產。天天寫大字報,動不動上街去講演,整天介衝啊,殺呀。也不知道什麼是毛主席革命路線,到底是捍衛什麼?更可氣的可恨的可悲的,是把我心中的戀人項麗送進了天堂!同學來信說,他們為死難戰友修墓立碑,建了烈士陵園。可中央卻讓拆除!保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為共產主義理想而獻身的怎麼會不是烈士,她們白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