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Loudcloud沉浮錄:我會活下去(1)(1 / 3)

你以為我會崩潰嗎?

你以為我會坐以待斃嗎?

噢,不,我不會。

我會活下去。

——美國黑人女歌星格洛麗亞·蓋納《我會活下去》

隨著網景公司的成功,馬克結識了矽穀所有的頂級風險資本家,我們不再需要引薦。對我們而言,不幸的是,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公司——網景公司的支持者——已將資金投給了我們的一個潛在競爭對手公司。和其他所有的頂級公司交談之後,我們決定將標杆資本公司(Benchmark Capital)的安迪·雷克裏夫作為突破口。

如果我必須用一個詞來描述安迪的話,這個詞就是“紳士風度”。安迪聰明、優雅、親切,具有極強的抽象思維能力,他能輕而易舉地將極複雜的策略用極簡練的句子表述出來。標杆資本公司計劃向我們這家投資前估值為4500萬美元的公司投資1500萬美元。此外,馬克本人也將投資600萬美元,此舉將使我們公司的總價值(包括貨幣資金價值在內)提升至6600萬美元,同時馬克將出任公司的全職董事會主席,蒂姆·豪斯擔任首席技術官,我則出任CEO。至此,Loudcloud公司誕生剛滿兩個月。

公司的規模和資金的估值要求我們必須和時間賽跑,趕在資金同樣雄厚的競爭對手之前盡快壯大並搶占市場。安迪曾對我說:“本,好好想想,如果資本是免費的,你會如何運作。”

兩個月後,我們從陷入債務危機的摩根士丹利投資公司額外籌集到4500萬美元,而且三年之內不需要簽訂契約,也不必償付,因此安迪所提的這個問題要比我們想象得更現實。盡管如此,“如果資本是免費的,你會如何運作”依然是企業家麵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這情形有點兒像問一個胖人:“如果冰淇淋的營養價值和花椰菜完全相同,你會怎麼辦?”這個問題所引發的思考有可能極其危險。

自然而然地,我接受了這個建議並按照這個建議開展工作。我們很快就建起了自己的雲基礎設施,簽約客戶的數量開始快速增長。公司創建短短7個月,我們已經簽訂了1000萬美元的合同。Loudcloud公司正在騰飛,而我們為了在競爭中勝出,正在和時間賽跑。這意味著我們要雇用最優秀的人才,最大限度地保證雲計算服務的順暢進行,這還意味著要花錢——大筆大筆地花錢。

我們雇用的第9名成員,其職責是為我們招募人才,當我們手下有了十幾名員工時,我們雇用了一個人,負責管理人力資源。我們在一個月內就招募了30名員工,矽穀許多最優秀的人才都被我們網羅到了公司。我們新招募的一位員工之前曾辭去了美國在線公司的工作,這兩個月一直在爬山,沒想到他加入了我們公司。還有一位新員工在其公司上市當天辭職加入Loudcloud公司,為此他被罰款數百萬美元。6個月裏,我們的員工數增加到了200人。

整個矽穀炸開了鍋,《連線》雜誌在其題為《馬克·安德森再展雄風》的封麵報道中對Loudcloud公司進行了宣傳介紹。我們用第一間辦公室(在這間辦公室裏,隻要你同時使用微波爐和咖啡機,電路就會被燒壞)在森尼維耳市換得了一個15萬平方英尺[1]的大倉庫,可等我們搬過去時,該倉庫對我們而言已經太小了。

我們又花500萬美元買了一棟新的、貼有玉色瓷磚的三層灰泥辦公大樓,並將其稱作“泰姬”,因其和泰姬陵頗為相似。不過,這棟辦公樓還是太小,跟不上我們火爆的人才招募節奏,前來應聘的人擠滿了走廊。我們沿街又租用了一個停車場,貨車不停地穿梭於貨場和辦公樓之間。(相鄰的公司都快恨死我們了。)我們的廚房裏應有盡有,簡直就像一家好市多(Costco)[2]超市。我們的零食承包商把我們的冰箱弄得像菲利普·羅斯在《再見了,哥倫布》一書中所描述的那台冰箱,為此,我們炒了他的魷魚,他提出要回股權。

這時,局勢發生了變化。

到了下一個季度,我們簽訂了價值2700萬美元的新合同,此時,公司成立還不滿9個月。看情形,我們似乎開創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業務。然而,接踵而至的卻是互聯網泡沫的破滅。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達到峰值5.04862點——其市值比前一年翻了一番多——僅僅10天以後,這一指數即從峰值迅速下跌了10%。《巴倫周刊》題為《火勢已起》的封麵報道對即將出現的經濟格局進行了預測。到了4月,政府宣稱微軟實行了壟斷,之後納斯達克指數進一步直線下跌。創業公司和投資者們損失慘重,曾被看作是新經濟的曙光而大受熱捧的網絡公司幾乎在一夜之間全都破產倒閉,成為人們口中的“網絡炸彈”。納斯達克指數最終跌破1200點,跌幅達80%。